APP下载

关于人文医学研究一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讨

2019-02-25马永慧

医学与哲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虹范畴人文

马永慧

伴随医学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医学的技术化倾向日趋严重,医患关系愈加紧张,人们开始审视医学本质、叩问医学价值,批判医学的科学主义思维。为此,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医学自然主义思潮的“精神暴动”,其实质上是回归医学应有的完整属性,核心是彰显医学的人文特质。然而,在这场精神暴动中,分化出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两个范畴。应当说,两个范畴在关键词上的逻辑顺序不同决定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

医学人文早在1919年由美国著名医学家奥斯勒提出,历经三次人文浪潮,并成为医学界与人文学界接受的全球性学术话语。在我国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基于市场化医疗改革背景下,医疗纠纷愈演愈烈,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提供的一种可行路径。另一方面是基于“医乃仁术”的中国文化传统,本就注重医德教育。二者的叠加以及人们对医学价值理解的拓展,最终促成了医学人文学科群的初步确定,对于其核心理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但在20世纪90年代,学界开始提出人文医学概念,代表是贺达仁1995年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关于人文医学的分类”。但由于二者不易区分常被相互替代,且医学人文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人文医学的学科性与系统研讨未能深入有效开展,以中国知网(CNKI)为搜索工具,用关键词搜索,关于人文医学的研讨较为匮乏,自1995年~2019年仅247篇,最多一年为36篇;关于医学人文的文献则达到了1 396篇,自2012年始,每年文献逾百篇。在这种背景下,系统阐述与全面厘清二者内在区别,关乎人文医学学科的身份合法性以及认同感,也是拓展医学范畴的必要条件。只有精准定位其合理内核,明确其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关键要素,才是界定学科存在必要性的根本。

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不仅是名词之争,而且是内容、特征与价值之别(杜治政语)”。刘虹教授以此为学术使命,系统性地梳理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即从逻辑归属、学科属性与研究内容阐述各自的不同。以分析哲学的范式指出,医学人文归属于“人文”,是人文的二级学科;人文医学归属于“医学”,属于医学的二级学科,侧重点也有差别。在这种逻辑前提下,二者的建构框架、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基本范畴等均有不同。其中,理论基础与话语范畴是学科建设的支柱。刘虹教授以哲学思维,洞见性地提出将身体理论、身体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相关学说纳入人文医学的理论框架中;关于话语范畴,刘虹教授从理论、学科、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五个范畴,创建性地建立了人文医学的学科体系。关于医学人文,刘虹教授则在简述其历史的基础上,强调医学人文是“医学哲学范畴,高扬医学人文属性、彰显医学人文精神、铸造医学人文能力、提供医学人文关怀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其范畴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属性、基本精神、核心素质、关键能力”,其中“医学人文信仰重铸医魂”。如果从学科角度看,人文医学是具有独立性的医学学科范畴,而医学人文则是包含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等的一个学科群。

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尽管存在根本分野,但是依然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外察性与自省性、自洽性与相容性的联系,强调二者的相通性,即从内外两个层面为医学服务,体现医学情怀,彰显医学温度。从逻辑上看,医学人文是达到人文医学的手段,人文医学是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倡导医学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换句话说,人文医学不仅是医学发展的新阶段,潘荣华等在“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引论”中指出,在时间维度呈现的“四个阶段:与神学阶段、经验医学、生物医学与人文医学阶段”,更是医学发展的新范式。

纵观刘虹教授文章的整个框架,作者高屋建瓴且逻辑缜密地建构人文医学的学术话语与理论范畴,以自洽的方式阐述其课程系统。对于一项创新性工作而言,既十分必要,又难能可贵。然而,文章依然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作者认为人文医学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展现医学情怀,凸显医学温度,该学科定位则给人造成误解:其一,这是医学人文的学科定位,二者之间是完全重合的,是否有必要“再造”人文医学这一概念。因为学科独立性存在基于学科定位的不可替代性。人文医学作为新概念,理应展现其最闪光、最核心的无法替代的元素。而学科定位无疑是最根本的切入点。其二,人文医学概念的提出是否意味着还有非人文的医学。我们解决问题的初心又制造了类似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彻底地阐述这种区分,是需要回答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事实上,作者已经提及,但并未深入讨论。即实践性是人文医学最本质的特点。正是这种实践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人文教育长期停留于理论探讨与社会呼吁的状况,消解人文与医学的鸿沟,破解人文难以进入临床的困境。“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只有回归其特殊的实践,在实践中发掘问题、解决难题,人文医学的学科独立性才能被接纳,为此建立师资队伍、形成学术共同体。应当说,这项工作需伴随人文医学的实践不断深入。

当然,这并不妨碍作者对于人文医学做出卓有建树且具有前瞻性的探讨,如何建构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与话语体系,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以健康为中心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讨论人文医学不仅仅满足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中,更彰显医学服务于人的健康的终极诉求,是对医学使命重新审视,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这种时代境遇下,刘虹教授关于人文医学的研讨为我们解读医学本质、破解长期困扰的时代难题另辟蹊径,值得学界关注!

猜你喜欢

刘虹范畴人文
人文
互联网平台的封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胡释中、刘虹、肖文庄、张志成作品
人文绍兴
相亲不成遭诽谤,女子用法律维护名誉权
9A 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 (speaking and writing)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