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中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
2019-02-25阳亮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 阳亮(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创新创业成为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一项重要决策,在各方面都给予了绿色通道,以激发大众的创业热情。为了缓解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做出应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更具有把握。
一、计算机教学与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计算机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高等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这一点,高职院校也努力在自身范围内做出积极的改变。
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创新理念对于学生发展和计算机专业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的专业人才。这不仅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高职院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的专业教学以及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都需要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通过实践教学手段与网络技术的支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提升,促进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我,充实自我。因此,从教育教学实践来说,计算机专业教学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相通性。
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能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得到具体的实践,计算机专业教学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高职院校要注意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进行长时期的努力与艰辛,更需要教师借助于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也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撑与保障。而计算机专业教学就是高职院校为提升学生能力与水平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力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的,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不仅是计算机专业需要解决的难题,更是高职院校所必须跨过的重要障碍。
二、计算机教学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面临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问题
计算机的发展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甚至是日常运行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与帮助,计算机技术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将对计算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第一,融合协作的教育理念不足。高职院校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没有与计算机专业发展结合起来,片面割断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教育合理,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良好科学的整合、利用,以至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此外,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且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二,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不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有其规律所在,学生的培养工作更是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在遵循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实践才会取得好成绩。
(二)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来说,学生培养工作没有与新时代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其次,计算机专业教学非常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开拓。高职院校也重视对知识能力的讲授,但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少,以至于让学生误认为知识对于生活中的问题是没有用的,无法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无法在学习中投入足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在所难免。
(三)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学生的培养工作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与培养更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计算机理论教学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学习。但是,这种对于理论知识教学的过度重视,让高职院校以及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发展和培养学生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至于在教学形式上理论教学比例远远大于实践教学比例。此外,高职院校发展培养学生时,忽视了学生和教师课堂地位的变化,现代教育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所发挥的应该是主导性作用,而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中,这一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依然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对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不利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并未进行过多的改变与调整,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限制和阻碍作用,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对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吸收,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四)教育保障与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培养工作中,缺乏有效科学的教育保障和考核机制的支撑,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反馈与评价制度,无法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应有的指导与帮助。首先是教育保障问题。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限制和观念不同在教学设施上发展不太完善,活动场地等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缺乏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的监督与保障,无法为教师提供优异的待遇条件等,以至于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教师,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被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师资帮助。而有效的教学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管理,那么部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教师则会消极怠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混日子”,而没有尽到自己做老师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教育机制也不能给予教师足够的教学反馈去改进教师的工作,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况愈下,教学技能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三、加强计算机教学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积极吸收和领悟现代化教育理念,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坚持融合协作、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教学投入力度,整合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努力为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与支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保障、有效果。
(二)改革教育内容
这些问题在众多高职院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既要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也要对解决问题抱有信心与希望,也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心理准备,打好每一场仗。因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改革教学内容,针对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善问题,高职院校竭力与时代接轨,让学生接收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和书本之上,而是将学习的场所扩大到生活的每一处,让生活的每一处都与知识学习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也能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必然的联系,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好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教育方式层面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的效果,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学生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领悟知识、运用知识。因此,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统一指导,让学生在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重视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要懂得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将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入课堂,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独特化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更有兴趣和热情去面对学习。
(四)培养保障与考核层面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证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拥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教学设施、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才能有所保证。高职院校应该多渠道进行教育融资,取得社会企业的支持与信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重视教师的绩效考核,给予教师良好的待遇条件,要让教师信任和尊重,从而能够留在高职院校继续奋斗。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非常有利,同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高职院校与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力量都要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学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