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探讨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2019-02-25叶坚锐海南师范大学
■ 叶坚锐(海南师范大学)
早在“十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议利用区域优势在内蒙古实施电子商务的构想,规则了联盟的电子商务方针政策,并提供商业信息。建立商务交流平台,致力于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水平。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进一步确保电子商务发展的稳定。赤峰市政府已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2015年,赤峰市人民政府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需求,印发了相关工作计划,指明了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资金保障得到落实。基于SWOT模型,本文对该地区从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区域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存在的优势
(一)现代信息服务支持
近年来,赤峰市政府对建设乡村计算机化越来越重视。在不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进而不断完善原始信息结构,各种现代信息媒体都有发展空间,可以为农村地区信息媒体更好的发展提供支持,信息媒体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内蒙古政府正在为内蒙古牧区的农村地区实施一项综合补偿项目。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改善农业信息,互联网基本在农村地区实现,同时,内蒙古将建立一个农业主导的专业网站,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显示方式向全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信息,使企业和农民能够方便获得有关优质的农业信息来制定和发展自己的产品计划。
(二)现代物流体系支撑
随着赤峰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体系的发展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支持电子商务的新型物流形式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根据赤峰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底,赤峰市正在建设31个物流项目。赤峰市目前有许多物流设备和配送中心,促进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物流业发展迅速。
(三)农产品发展环境优势
赤峰市始终把重点放在发展第一产业上,所以由工业污染引起的水污染,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相对较小,从而为农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带来了天然的环境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全国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过程中,赤峰市积极响应这一活动,积极引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因此,赤峰市不断更新自己种植和加工农产品产业结构,着重生产种植市场需求大、有前景的农产品,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二、存在的劣势
(一)发展电子商务意识待提高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赤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始时间晚、开展时间短,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了解。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仍主要处于颁布政府引导阶段,尚未形成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力量,与本地电子商务相关的政府电子商务管理批准程序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农村地区和企业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销售渠道。尚未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应充分重视电子商务以促进电子商务和促进传统农产品的生产,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发能力以及农业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实施。
(二)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弱
在这个阶段,赤峰市已逐步在造林和畜牧业领域建立自己的特色产品,但在产品质量和产品产值方面相比周围大规模的种植和畜牧业并没有太多的比较优势,在产品规模上及规模化领域也没有优势。同时,赤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缺乏自身的亮点和特点,没有根据自身的产品特征形成电子商务模型,它没有反映出在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建设、运营、销售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特色这一大亮点需要进一步体现和利用。
(三)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在逐步向大规模贸易和高度专业化发展,导致对专门研究大规模生产和加工技术,特别是熟悉农产品和农产品发展规律并且可以准确掌握市场动态的IT精英、运营团队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赤峰市农村电子商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相关领域的引进还不够重视,因此导致严重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平台保护技术人员较少,因此平台保护网络的销售人员也较少。
(四)电子商务宣传不到位
赤峰的电子商务宣传不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对当地农产品公司和农牧民的政策宣传,许多农业公司和农牧民尚未意识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机会。政府意识和激励政策不高。其次,没有促进农产品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仅着眼于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位置,但没有进行有特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
三、存在的机会
(一)电子商务新时代到来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不断创新的状态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电子商务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凭借自身的大数据、零距离、趋透明、共享智慧、易于操作以及的利益,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商店业务模式,并促进了在线销售平台的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二)政府政策支持
自2015年以来,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实体共同合作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家、地方和市政各级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赤峰市也不例外。通过定义补贴标准和确定关键的发展产业等方法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赤峰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行政管理体系和具体措施,以促进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在电子商务更加发达的地区建立实施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成果考核机制,进一步整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和责任,明确工作任务。
(三)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
2017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该计划提出到 2020 年建成规模重点超过两千万的新型职业农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赤峰市高度重视新型农民专业队伍的培养和发展,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可能的威胁
(一)网络设施建设薄弱
赤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其相应的网络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导致赤峰市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建立关联的基础设施过程中速度很慢,其次当前农业产品电子商务未使用和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导致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通过对赤峰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尚无安全,实用的支付方式,相应的分销体系不完善,支付方式相对简单且有一定的危险,除使用大型电子商务渠道和第三方付款外,销售方法也是如此。对于想要在官方网站上订购产品但找不到付款方式的客户而言,这些服务非常不便。
(二)电子商务配套服务滞后
赤峰市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系统急需进一步完善。因为从网络平台的角度来看,赤峰市整体上无法提供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安全和电子商务信用等基本服务。因此导致农产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过高。同时,从商业环境来看,赤峰市的电子商务创业园区仍在建设中,尚未投入使用,因此需要快速改善支持服务和服务功能。从发展环境的角度来看,赤峰市农业电子商务监督服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产业发展投资融资机制建设也相对落后。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无代表性
尽管在此阶段提到了赤峰市农产品,顾客可以想到少数民族产品,例如风干牛肉和马奶酒,但是都没有具体的代表性品牌,这足以表明赤峰农产品品牌建设没有代表性。由于该产品仍处于电子销售阶段,因此与类似产品比较没有较大优势。农产品经营企业还没有形成品牌性发展战略,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因此忽略了创建和经营品牌产品,导致赤峰市的农产品生产的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较低,现有农产品的品牌发展具有小、弱、杂的特点,农产品经营分散。
五、小结与建议
通过本文对内蒙古赤峰市农村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对策的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政府需要积极支持和改善农业电子商务,政府部门可制定实施行业整体规划,以促进对农产品的监管、合理种养。第二,建立和完善适合当地农产品发展的物流体系,根据当地农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状况,完善相应的物流配送网络。第三,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引进,进行培训,外出学习,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