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2019-02-25李小光杨英男贾秀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营销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管理院校

■ 李小光 杨英男 贾秀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任何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财务会计,拥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单位经营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备受关注。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各个企业都在寻找方法进行改革,突出体现为对财务管理的强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如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的推动下,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业财融合,这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直接成了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以便为相关人员提供可行性的应对措施,推动我国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水平的逐步提升,更好地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

所谓“业财融合”,该词是一个新的概念,主要指财管管理人员将过往独立的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结合,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独特的运营模式,共同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讲,业财融合对于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加大企业的业财融合力度,才能迅速实现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与升级,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它不仅涉及整个企业的收入,还包括企业的资金运作,应当交给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运营操作,以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从而为企业提出全面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实际经营的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企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在业财融合课程方面的不足

作为一种新事物,“业财融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以新的时代因子击败了落后于时代的旧事物,能够更好地参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虽然说“业财融合”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认可,但是并不意味着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由于信息技术比较复杂,业财融合的流程需要理论指导,也就是迫切需要一群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院校纷纷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的“业财融合”课程,但是取得的改革成果不多,基本观点仅仅浮于表面,难以起到实质性的财务管理功效。

(一)缺乏理论成果

众所周知,“业财融合”概念提出时间不久,许多人都不知道,只有个别学者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再加上实践经验不足,理论明显存在许多缺陷。大体上讲,部分学者对业财融合的研究花了不少时间,但都集中在公共通识课程领域,对于各个专业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或者只流于形式,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完成这个重任,与财务管理“业财融合”教学改革有关的论文成果寥寥无几,很少有人报道,直接制约了“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

(二)课程改革滞后

为了推动业财融合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我国许多院校尝试改革“业财融合”课程,但是课程改革都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实践理论做指导,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例如:《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等课程,主要内容只是倾向于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相当少,即便提及企业财务管理,但是也不够深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以至于学生毕业生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企业也招不到业财融合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者。

(三)技能研究不足

从字面意思上看,财务管理属于一个文职工作,属于一个指挥者,但是财务管理却与其他的管理职位不相同,它蕴含了较强的操作技能。但是,当前许多院校并没有深入分析行业的业务需求,不明确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对于有些知识要点一笔带过,笼统地提一下,不够专业,不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企业所需核心技能的定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信心,逐渐失去对所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兴趣,同时也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建设的途径

(一)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算得上合格的理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相互促进。对于一切新技术而言,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普及应用,必须经过大量理论知识的论证。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相关人员一定要搜集并整理文献资料,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利于财务管理专业的信息化学科建设,都可以借鉴。同时,部分院校还可以借鉴区内率先在“业财融合”财务管理课程方面取得成就的高校,分析其优秀的研究成果,予以借鉴。当然,不能全部套用别人的理论,而要边运用、边研究,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

(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一个教学机构来讲,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必须拥有一个明确的、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严格依照这个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方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高校首先要注重专业操作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财务核算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增强其谋划运筹能力。其次,高校还要处理好“通才”与“专才”之间的关系,着力培养出能够做好筹资、投资、用资、收益分配等的管理工作,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又要向学生传授财务管理的技巧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创新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这就要求院校创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大体上讲,院校教师要梳理和提炼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再充分结合业财融合的现实背景,进而对就业需求进行知识体系的优化与安排。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中,可以将云会计、共享会计等引进教学,让学生将就业与新的经济业务进行相联系,让他们从思想上感受到就业的迫切性,以及掌握新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力,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面对业财融合的大趋势,院校还应当积极改革财务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业财融合”的基本要求,不断摸索出适合本校教育的特色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院校可以采用的新式教学方法较多,比如:既可以采用试点“请进来”的方式,也可以开展“以赛代练”的训练计划。只有合理运用,每种教学方法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均能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财务管理操作技能,还需要加强校外实习管理的创新,确保本校师生都能够经得起社会用人单位的考验,竭力打造一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四、结束语

总之,“业财融合”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都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实践经验不足,驾驭不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所以,相关院校必须注重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建设,积极地为学生传授先进的财会操作技术,以及渗入“一体化”财务管理思想,同时要有效融合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管理院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财务管理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