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2-25叶珍媖胡景健黄超群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优惠汽车产业

■ 叶珍媖 胡景健 黄超群(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新能源汽车就是以不属于常用的车用燃料作为驱动本源(或者驱动本源为常用燃料但辅以新颖车载驱动系统)将领先的汽车驱动技术和动力把控技术相结合,出现了技术领先、结构领先的汽车。其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等,目前市面上以代表型号为特斯拉ModelS、北汽新能源EV等的纯电动汽车以及代表车型为比亚迪-唐、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新能源车企是装配动力模块,筹备整车的生产项目,销售新能源动力模块系统零部件,进行技术的开括、询问和转让的车企。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我国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奇瑞、江淮、吉利等;也有上汽通用五菱、华晨宝马等中外合资品牌。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各车企2018年销量统计可知:比亚迪汽车以21.77万辆的销量夺得2018年销量冠军,其他销量排名靠前的厂商分别是:北汽新能源14.73万辆,上汽乘用车9.7万辆,奇瑞汽车6.64万辆,江淮汽车6.36万辆,吉利汽车5.43万辆,华泰汽车5.23万辆,江铃新能源4.82万辆,众泰汽车3.15万辆,北京汽车2.9万辆,长安汽车2.62万辆,上汽通用五菱2.59万辆,华晨宝马2.06万辆,广汽新能源2万辆,知豆电动1.53万辆。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自主品牌仍然是绝对的市场主力,2018年,自主品牌占据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份额90%以上。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的主要税种有:生产部分中的增值税、销售部分中的消费税及企业所得税、购买部分中的车辆购置税、保有部分中的车船税及使用部分的燃油税等。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公布的现有的各种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对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更感兴趣,但在其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仍旧存在一些缺陷,其还未有实质上具有独立性的优惠,具有联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税收优惠也是少之又少,缺乏专项的税收法规。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销售环节相关政策存在问题

1.增值税

目前,增值税方面的税收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尤其是一些研发投资成本占总收入比重较大的企业,我国暂无设立专项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会将新能源汽车区分出来,使得其不具有专属的政策。有的一些只是税收支持政策,通常适用于节能环保行业。我国从2019年4月起再次全面减税,16%调为13%,10%调为9%。所以与新能源车企相关的为所购进的设备、材料等零部件增值税率调整为13%。

2.消费税

目前我国消费税的征税只对汽车排量为指标设定征收税费做出过规定改革,对混合动力汽车却没有专项设置对应的税收政策;因此,特殊优惠措施制定和实施的太少,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关系汽车的法规中,税率大部分是以排量为征收标准。这种设置方法只会拉大税率之间的差距,产生了“头重脚轻”的效果。但是,只以排量作为征收指标,在如今技术飞速前进的时代背景下显然这样并不是很恰当。

3.所得税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享有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绝大多数是普遍的新兴的设计新技术、新能源产业所享有的政策,并不存在独家制定的所得税政策,无法与其他环境友好产业区分开。在设计和研发生产过程中,能够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也只是符合于高新产业的广泛优惠政策,专属的优惠政策很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其配套设施,而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也没有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目前我国虽然有部分企业向新能源转型,但配套设施类似于充电桩之类的还是投入不够。

4.关税

现如今,我国对新能源产业关于关税部分的优惠政策仍止步于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单体、电机控制总成此类部分,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出口层面还未订立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方针,因此,优惠范围太窄,应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使用和保有环节相关政策存在问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保有环节也需交车船税,但是国家已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车船税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为了不增加自身的税负,部分消费者在该阶段都会考虑税费和性能比例最优的新能源汽车,但是车船税本身还有着些许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为了促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前进的最终目的,考虑到上述不足,鉴于发达国家税收优惠的宝贵经历,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对现行税收政策的优化提出以下对策。

(一)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降低税负

1.降低或减免增值税

由于新能源汽车附加值较多,与普通燃油车对比售价偏高,如此一来消费者将负担更重的增值税负。虽然不直当提高汽车的成本,但流转税最后还是到了购买者身上,提高了购入价格,较高购入价格降低了其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影响了其售卖和发展。为了指引其购买,政府应当减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值税,例如实行9%的优惠税率。紧接着对样品或试验品不予征收增值税。研发环节的产品归于试运行环节,产物机能不安稳,免征税可以减少研发产品的成本,帮助新产品的宣传,还能减轻其包袱,刺激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想法。最终在各个时间段实现增值税分档税收。在最初时间段,投入批量研发资本,较高风险的同时又不存在利润空间,使得偿债和举债能力较弱,可采用即征即退100%的税收政策;在进步时间段,已经能出现部分利润,可采用即征即退50%的税收政策,以此来达到生产能力规模化。

2.扩大消费税免税范围

消费税其本身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促使购买者将目光从传统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现阶段我国的汽车消费税实行的是多档税率征税,乘用车是以排量的大小作为征收依据设置的差别化税率,但这种设置方法尚不合理。对照发达国家的传统做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汽车排量、燃料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来重新设计税率,同时考虑到燃料的差异性,针对碳排放量的高低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化征税,高税率适用高排放和低税率适用低排放,扩大不同档次车的税率差距,贯彻“抑大扬小”的初衷,更能显现税负公平标准,指引购买者抉择。与此同时,完善消费税的税目范围,降低税率和税收优惠范围来促进产业的完善。

3.改进企业所得税制定,改进挂钩双积分制度

政府应当制定区别于其他传统汽车的,专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给新能源车企,以此来鼓励新能源车企提高研发投入。例如允许税前预支科研研发资金用于企业新能源汽车部分、制定税收优惠用于车企研发投入部分,如此一来既鼓励新能源车企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又刺激新能源车企加速设备折旧。使得新能源车企提高研发动力,加强其竞争力。积极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正确的轨道,最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二)将节能环保作为设置税负的主题

实际上,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消费者使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环保节能,为了有效针对资源负担以及环保。应该怎样在税收政策制定上针对其优点,继而减低使用成本来引导消费者选择是关键。在税收政策制定上将尾气排放量设为计税标准,如此就能突出新能源汽车优势。与此同时,提高使用过程的税收,影响了使用,减轻资源和环境负担。

政府也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尽快颁布环保税法律法规,环保税可以根据燃料消耗量征收,从而再次减少其使用成本,既扶持其发展,又做到节约资源、环境保护。

(三)给予配套企业税收优惠,帮助配套产业前进

任何产业进步都不是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的进步也需要配套产业的同步,例如电池行业、充电、回收电池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租赁及二手车交易行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主体行业的进步。因此,提议政府尽早明确配套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配套设备制造商制定适当的免税优惠。

1.加大建设充电桩力度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公共基础设施较少、使用者找不到方便的充电方式,已变成影响其前进的一个关键。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有些国家制定专门针对充电桩建设的税收优惠,所以说,我国不仅要在税收层面上补充优惠政策,还要在服务上跟进。应当加快充电网络的建设,同时服务公司持续跟进充电桩的用户体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研究问题,深入分析可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目前政府对于基础充电设施的补贴策略已有部分调整,财建(2018)18号文中表明地方财政补贴要从补消费转向补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但并未陈列相关细则,所以接下来应同时重点关注地方财政补贴转向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充电桩的选址用地,涉及的国网线路改造。达到对充电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确保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避免其过度挤占公共资源。

2.制定动力电池回收方案

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售后工作中也要注意电池的更换和回收。动力电池的回收及再次使用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率,达致环境保护的效果,针对现阶段技术情况不成熟,回收企业盈利情况不佳的情况,建议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激励企业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和再次使用,进行售后服务再优化,例如可在这些企业成立初期重点扶持,短期内,企业将根据实际情况享受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优惠减免。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明细,已确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完善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和二手车业务发展

如今在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汽车行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汽车租赁和二手交易占据了汽车市场的很大部分市场份额。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生产和销售,租赁和二手交易层面也尚待更进一步演进。对主营租赁的企业来说,不像网约车平台那般仅提供平台支持,而租赁公司多为自己投资车辆和维护运营团队,重资产的模式使其前期投入巨大,因此,政府要注重引导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运营模式,释放更大的产业能量。对租赁领域提供更加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打消租赁企业的盈利担忧,同时也可以使刚进入的平台低价或者高额返券的形式吸引用户,做好市场推广;同时,为了改善二手车交易的困境,应参考其销售模式,制定二手车回收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刺激回收主体积极性,帮助行业树立信心。

(四)增加政府采购

为达到引导消费者购买导向的目的,政府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展示其具备的政策导向功能,以此来落实绿色减排的预期打算。政府应当将其归于采购列表,优先考虑购买,尤其是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表率,引领新能源汽车使用,传递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落实公务用车节能减排事务,地方政府还需制定采购政策,并且必须落实政策,展示出想要节能减排的信念。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低碳经济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课题编号:JJ1822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优惠汽车产业
优惠大甩卖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把“优惠”做成“游戏”
前三季度税收优惠政策减税2375亿元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