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
2019-02-25王克
王 克
辽宁省开原市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站,辽宁开原112300
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具有传染性,是近年来猪场需要注意防范的一种高致病性猪病。猪圆环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家猪和野猪是自然宿主,猪科外其他动物对其不易感。猪圆环病毒感染后会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症等,严重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为避免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就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防治措施作总结,以期增强养猪户对猪圆环病毒病的认识。
1 病 原
猪圆环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环状、单股DNA 病毒,含有1 767~1 768 个核苷酸。猪圆环病毒在氯化铯溶液中的浮力密度为1.37 g/mL。猪圆环病毒可使部分动物红细胞凝集,耐酸,在pH=3 的环境下仍可存活,耐氯仿,70 ℃环境中仍可存活15 min。将猪圆环病毒与系列市售消毒剂,如双氯苯双胍己烷、过氧化物、碘酒和酒精在室温下作用10 min,病毒的滴度会下降。
2 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家猪和野猪是自然宿主,猪科外其他动物对猪圆环病毒不易感。口鼻接触是猪圆环病毒的主要自然传播途径。由于感染猪在猪群中不规律地走动,这可以使疾病在猪群中水平传播,并且被污染的衣服和设备也有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载体。怀孕的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也会经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通过PCR 法可以检测出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感染或非感染猪粪便、分泌物和血清中是否存在猪圆环病毒。PMWS 与猪圆环病毒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去势后的公猪较母猪更易感染。
3 病理变化
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肾脏灰白色、水肿,脾脏轻度肿胀或萎缩,肝脏肿大、可出现中等程度的黄疸,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肺脏肿胀,质度坚硬或似橡皮,其上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变区,全身淋巴结,特别是颌下、腹股沟、纵隔、肺门和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为灰黄色,有的可见出血[1]。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只都表现为肾脏肿大且有斑点。此外,圆环病毒通常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临床解剖中常见有胸膜炎、胸壁粘连、纤维素性渗出、肺脏出血、脓肿、心包炎、心包液增多、腹膜炎、腹腔纤维素渗出、关节炎等。
4 临床表现
PMWS 是由感染猪圆环病毒引起,发病仔猪发育不良、生长速度缓慢、渐进性消瘦、有的呼吸加快,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症状[2]。圆环病毒病是免疫抑制病,怀孕母猪一旦带毒,那么在仔猪未出生时,仔猪的免疫系统便会受到圆环病毒的损害,出生以后即便是给仔猪接种了圆环病毒疫苗,断奶以后也不会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所以必须在母猪怀孕期间进行免疫,杜绝圆环病毒的垂直传播,而后再给仔猪进行免疫,才能彻底起到保护断奶仔猪的作用。
5 诊断方法
首先通过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再用实验室方法检测组织中的猪圆环病毒进行确诊。原位杂交(ISH)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是目前最为广泛用于诊断猪圆环病毒的方法。PMWS 或PDNS 感染猪的猪圆环病毒抗原或核酸可在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多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细胞中检测到,流产的胎猪在心肌细胞中也能检测到猪圆环病毒。
6 防治措施
6.1 药物防治
目前,还没有高效的疫苗能完全控制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对PDNS 的治疗效果甚微。市场上用于母猪和后备母猪的猪圆环病毒佐剂灭活疫苗,能有效降低PMWS 的发病率。还在研究阶段的猪圆环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疫苗、DNA 疫苗及嵌合感染性DNA 克隆疫苗,这些疫苗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用抗生素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无明显效果,但能减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贠小红等[1]使用中兽药复方黄芪健脾散来治疗成年猪的圆环病毒病,将药物混入饲料后喂饲,每天使用3 次,提高了猪只的抗病毒能力并防止了继发性的细菌感染。王丹[2]归纳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技术要点,建议通过抗生素药物和中药制剂的搭配进行治疗,抗生素药物主要有盐酸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和阿莫西林等,主要是用于防止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中药制剂主要为黄芪类免疫增强药物,增强猪只的抗病毒能力。此外,对于发病的仔猪,猪场还可以通过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加Vc、VB1、VB12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6.2 定期消毒
搞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对进出车辆、猪舍、食槽、用具、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其中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都对猪圆环病毒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建议在离猪场1 km 外开设车辆清洗消毒通道,用复方戊二醛溶液按1∶300 稀释,对出入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猪场受污染的猪舍地面泼洒生石灰,清扫移除有机物后,再使用16%~23%过氧乙酸溶液按1∶250 稀释后彻底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