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2019-02-25廖思凤
廖思凤
广西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横县530300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主要引发源头是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冠状病毒),此病具有发病急、传染率高等特点。患病鸡群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打喷嚏,泌尿系统存在尿酸盐沉淀,腺胃肿大发炎,消化功能明显下降,生殖能力下降,蛋壳薄易破,产畸形蛋等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禽业逐渐发展为集约化和规模化,禽病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在我国也不断增加,往往在养殖场缺乏专业的诊断与治疗,从而延长病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大多数发生在规模化的养鸡场,无论是肉鸡场还是蛋鸡场,偶尔少数野鸡也有感染,但其它家禽未有感染。不同日龄的鸡群都可感染此病,没有日龄限制,但雏鸡感染时症状最为严重,有母体抗体的雏鸡有一定的抵抗力[1]。若饲养密度过大,鸡舍过热,通风不良,鸡群严重感冒,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缺乏,以及未严格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免疫,都会造成此病的暴发。呼吸道传播是该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给易感鸡。此外,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此病,如通过饲料和饮用水等。病鸡可以在此病恢复后49 d 内携带病毒,前35 d 具有传染性。该病没有时间规律性,传播迅速,具有接触史的易感鸡群可以全部受影响。
2 临床症状
4 周龄以下的鸡会突然发病,超过4 周龄的鸡群会出现精神萎靡,羽毛松弛,翅膀下垂,严重呼吸困难[2],颈部伸展,用口呼吸,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体温上升,怕冷、喜爱扎堆取暖,夜间呼吸声最明显,大多数病鸡发育不良,生长滞后,输卵管发育受阻,严重影响产卵。鸡群感染后,成年鸡的呼吸道症状较轻,但产蛋性能明显下降,产畸形蛋,软壳蛋明显增多。病鸡粪便经常出现在未成型的带壳蛋中,蛋的质量明显降低,蛋清似水。病鸡康复后难以恢复生产性能,生产力大幅度降低。肾型毒株主要感染4~8 周龄的鸡,观察到病鸡严重腹泻,白色水样粪便,饮水明显增加[3],精神萎靡,羽毛松弛,可视黏膜粗糙干燥,机体消瘦,冠状紫绀。
3 病理剖检
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中发现大量炎性渗出,气囊内有大量浑浊、黄色的奶酪状渗出物。在产蛋母鸡的腹腔内,有液体状蛋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和肿胀。剖检18 d内雏鸡可以观察到异常的输卵管发育,导致在成熟阶段产卵异常[4]。肾脏肿大,体积是原来的2~3 倍,肾脏大量的出血点、坏死灶,呈“花斑肾”[5]。肾小管和输尿管尿酸盐沉积,肾小管和输尿管变粗,有出血点。
4 诊 断
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时,可以结合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饲养管理具体情况等作出初步判断。如需确诊,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无菌操作采集病死鸡的肾脏、肺脏和支气管黏膜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固定,干燥,若未检出细菌,基本排除细菌性疾病。将上述样品送至动物疫病防控制中心,通过ELISA、琼脂扩散和病毒分离鉴定,鉴定阴性或阳性结果以确诊此病。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成年鸡群发病时,给病鸡注射龙达三肽,采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金银花15 g,连翘30 g,板蓝根35 g,混合煎水,放置适宜温度,采用喷洒的方式,一次150 mL,2 次/d,持续3 d(1 个疗程为3 d)。口服溶解肾内尿酸盐物质的药物,如肝肾康(八正散)等,治疗肾脏肿胀,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5.2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人员需严格消毒饲养用具和鸡舍,应该分离并观察新采购的鸡群,选择一些易感鸡同采购鸡群共同饲养,时间为2 周,若未发现临床症状可以证明没有携带此病毒,然后再进行混合饲养。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不应与易感鸡混合饲养,应严格隔离。此外,有必要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麦麸的用量,以减轻肾脏负荷。
5.3 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鸡自然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机体可以产生强烈的免疫力,至少1年甚至终生拥有免疫力。易感鸡接种疫苗30 min 后至1年内,会获得保护能力。母源抗体可以通过卵传播给雏鸡,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效果非常差,并且会干扰鸡的免疫力。笔者认为最好不要在疾病不普遍的地区接种减毒疫苗或天然毒力疫苗,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疫情病原长期存在,还可以传播其他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