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互联网+养老”研究

2019-02-25徐凤亮郝烜马彦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江苏省养老服务

徐凤亮, 郝烜, 马彦

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江苏省老龄化程度2017年位列全国第三,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51%,远超国际老龄化社会标准(10%)[1]。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互联网+”浪潮兴起。与此同时,各地开展的“互联网+养老”改革创新形成的多种新服务模式,推动了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彰显了我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新智慧和新方案。

1 “互联网+养老”的提出

互联网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互联网来认识和了解世界,“互联网+”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随着“互联网+”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兴起,“互联网+养老”也逐渐成为老龄社会的新热词。实际上,“智慧养老”是“互联网+养老”前身。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最早提出“智慧养老”的概念,也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

在我国,“互联网+养老”从政府主体和养老市场两个角度来看,可以有不同的概念解读。从政府主体角度来看,“互联网+养老”是指在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对传统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搭建信息开放平台,提供基本的、普惠的、高效的养老服务。从养老市场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迅速抓住政策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养老产品的附加属性,促进企业在养老领域的发展。总而言之,“互联网+养老”是不同的主体通过互联网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自身和老龄社会的发展。

2 “互联网+养老”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者对“互联网+养老”倾注了较多的关注,相应的文献成果也逐步丰硕起来。部分研究极具系统性、深入性和前瞻性。

于潇等[2]研究认为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对策,我国养老面临的危机也反向催生了“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他们强调“互联网+养老”的三大板块:智能设备、线上服务软件与平台、线下服务圈,并从三大版块指出当前“互联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西北大学席恒教授[3]指出养老服务存在七个基本要素:内容、形式、制度、管理、经济、技术和文化,指出智慧养老是在智慧城市理念下的运用,是向英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借鉴构建智能养老一体化的平台系统,通过物联网来整合养老资源,多角度来构建智能化养老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从点对点、包对包到包对点的转变。

民政部的孙文灿[4]也对“互联网+养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互联网+养老”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养老服务业进行改造升级,拓宽养老服务产业链,促进养老服务业内容创新、模式革新和机制创新。要集中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开放性、标准化、市场化、便利性的原则,从市场主体、政府主体和老年人主体出发。

3 江苏“互联网+养老”发展现状

目前,江苏已在省内多个城市加快开展“互联网+养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的多级互通互联和全天候、全方位的覆盖。

苏州市是“虚拟养老院”的首创者,这是“互联网+养老”在全国的雏形典范。苏州尽管经济发达,但其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压力与日俱增。截至2018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达26.02%[5]。市民政局预测2020—2030年老年人口将更快增加,到2030年比重将上升至37.4%[6]。2007年12月,以当时的沧浪区为代表的苏州地区开展了“虚拟养老院”模式,为老人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7]。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闭环运作的养老服务系统,以亲情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服务,很好破解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赢得了政府、社会、家庭和老人的赞誉,该项目不仅获评“民政部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还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开辟了“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8]。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南京社区居家养老也在向“互联网+”转型发展。民政部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整合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各方社会资源,推进构建老年人消费大数据平台,各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老年人消费数据分析,以政府权威为基础,吸引社会企业资金投入,构建系统的养老产业链。只要老人有需求,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完成信息传送,对应的服务便可以上门完成,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提高了其生活质量[9]。

常州市通过政企合作,政府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向电商企业购买公共服务,并建立推进常州12349为老便民公益服务平台。12349平台作为一个线下的实体平台,于2010年9月在常州开通运营,以市民来电、派单企业、上门服务、监督回访为服务模式,开通了15大类300多项的服务内容,现有加盟企业300家、品牌企业80家。运行至今,已提供服务和咨询35万余人次[10]。

2017年8月,江苏省宿迁市政府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医疗、医药电商、智慧医疗、医疗大数据、医疗养老结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闭环。宿迁市政府联手京东将着力打造健康宿迁,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互联网+”的解决模式[11]。

江苏“互联网+养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较落后;地区发展层次不平衡,差异较大;受众群体基数较低,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还有待提高。江苏省“互联网+养老”的发展任重道远。

4 江苏“互联网+养老”的SWOT分析

4.1 “S”优势

4.1.1 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生态环境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成熟的交通体系为江苏省开展“互联网+养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运输渠道。

4.1.2 经济水平较高、互联网发展程度高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GDP总量始终排在全国前列,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养老问题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离不开经济背景的支持,江苏省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推进江苏“互联网+养老”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

4.1.3 民众文化水平高、易于接受新兴观念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民众在此环境背景下,易于接受新兴事物。养老作为长期存在的问题,居家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推进“互联网+养老”需要受众群体能够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适应。

4.2 “W”劣势

4.2.1 社会经济发展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尽管居于全国前列,但“互联网+养老”的现实需求不足,部分地区积极响应中央和时代的号召,采取了譬如“虚拟养老院”、“政企合作养老平台”等,但仍有部分地区推行进程缓慢,“互联网+养老”的覆盖面与受众率仍有限。

4.2.2 传统养老观念与新兴养老模式的冲突 江苏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苏南苏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差异较大,苏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民众易于接受“互联网+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但更多的地区和民众仍以传统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为主,传统养老模式与新型智慧养老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

4.2.3 “互联网+养老”服务水平低 江苏省各地区不断尝试通过手机客户端至电脑网络平台来普及“互联网+养老”,但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江苏整体的“互联网+养老”软硬发展实力都有所欠缺。APP客户端以及网站平台的开发维护运营使用都需要一笔高昂的费用,专业的服务人才也是发展掣肘之一,影响了整体的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4.3 “O”机会

4.3.1 政府重视,企业支持,各方力量关注 “互联网+养老”能够在江苏省内率先推进,并且在全国建立示范典型,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江苏省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民生工作高质量。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展智能养老相关产品的企业也日益蓬勃发展,渐成产业规模化,政企合作,民众关注,多方力量为“互联网+养老”提供了催化剂。

4.3.2 “互联网+”概念火热、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世界仿佛以互联网为依托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智能技术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江苏省也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将其引入到养老领域,是江苏养老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表现。

4.4 “T”威胁

4.4.1 智能养老产业不成熟,市场竞争激烈 江苏省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开发还处于试探阶段,不足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相关企业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品技术攻坚、资金供应不足等现实难题。

4.4.2 政府规范性养老政策尚需完善 近年来,关于养老问题,我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更多的是建设性的条例和指导意见,语言描述比较笼统,在具体操作规定上还有较多的改进空间。江苏省养老政策制度文件尚待优化。

5 江苏“互联网+养老”的优化路径

5.1 从政府主体角度来看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完善制度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立法,制定关于养老的统一规范性文件,为执法和用法提出标准,规范“互联网+养老”的成长与发展。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互联网+养老”,全面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服务老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鼓励推动智慧养老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互联网+养老”服务政策设计、决策部署。

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平台质量。政府需要加强养老方面数据的收集整合,加强多层次的平台体系格局构建,“互联网+养老”的构建需要注重线上线下双平台的开发。培养专业化人才,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强化养老服务职业教育。

5.2 从养老市场角度来看

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应该积极推进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完善,通过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提高老年群体的消费认可度及依赖性。由于大多数项目还没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因此要求企业具备在智能化养老领域长期发展的战略与决心,具备一定的研发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的能力。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在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智能化养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有所保证。

猜你喜欢

江苏省养老服务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