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质疑问难技巧

2019-02-24赵文彬

教师·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疑问难技巧语文教学

赵文彬

摘 要:质疑问难,就是在教学中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分析疑难、解决疑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要点设疑,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通过难点质疑,让学生的思维由表象认识进入抽象阶段;通过分步设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独创性。

关键词:质疑问难;语文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1-0055-01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必然会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就是“疑”,就是“难”。只有通过质疑问难,使新的知识、方法通过思维加工,被学生同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才会正确地理解和接受。

一、要点设疑

要点设疑是指教师在课文的重要之处向学生提出疑难,再引导学生逐步释疑。笔者在教《金色的鱼钩》时,针对“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设疑:“为什么‘我觉得这碗有千斤重?”起初,有些学生只能从“鱼汤来之不易”这一浅层次去认识。笔者再针对这种认识点拨:“‘ 鱼汤来之不易,‘我感到的应该是‘激动或应该珍惜,而不应该觉得‘有千斤重。”这样,学生又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老班长为了捕鱼熬汤费尽了心血,这碗鱼汤,完全是老班长的心血”“鱼汤饱含着老班长对同志重于泰山的革命情意”“鱼汤寄托着老班长对‘我的殷切期望”“接过这碗鱼汤,使‘我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的负责把同志安全地带出草地的千斤重任”等字里行间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但对老班长忠于革命、忘我牺牲的高贵品质和高大形象的认识更深入、更生动了,而且对“我”那种无比敬仰、爱戴老班长的内心活动也体会得更深更具体了。学生在这种设疑、思疑和解疑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二、难点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提出疑难。根据疑难的不同情况,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促进旧知对新知的正迁移,促进新知迅速同化于学生的认知系统。笔者在教《粜米》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提出问题,学生针对课文中“早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一段文字提出为什么旧毡帽会晃动的问题;针对“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愤激的话”一句指出,这里为什么不用“说”“嚷”而用“喷”等疑难。对第一处疑难,笔者首先启发学生看下文,使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原来“旧毡帽”是指那些戴旧毡帽的卖米的农民,用的是借代的手法。至于第二道疑难,笔者先启发学生思考:农民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这时学生通过分析上文就会懂得是米行价钱一压再压,价格低得他们几乎不敢相信。他们原想多收了三五斗,“可以透一透气,”现在米价暴跌,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在愤愤不平、希望破灭的情况下,用“说出”不能表达出他们愤慨激怒之情;用“喊出”“嚷出”难以刻畫他们耿直焦急之态,于是作者挑选了“喷出”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他们的愤慨激怒之情。

三、分步设疑

笔者在教《可爱的草塘》时,抓住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分四步设疑。首先问学生:“课文中 ‘但是我犹豫了,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把草塘比作了什么?”这一步设疑是要学生先从总体上对草塘有一个可视的形象,即草塘是一幅美丽的画。接着进行第二步设疑:“这幅美好的画卷之中,有哪些美好的画面呢?”这一步的设疑是指导学生再回顾各段内容,对各段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形象的表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出“草海绿涛”“雪地奇遇”“水泡捧鱼”“小河映画” 等美好画面。这样,学生的认识由开始的整体初感进入了具体的形象思维。然后,笔者又问学生:“作者把草塘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第三步设疑是要学生从作者思想感情的角度去看全文,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了解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最后,笔者点拨引导学生:“如果小丽和‘我再继续向草塘深处走去,还会看到哪些美好画面呢?”这第四步设疑是故意留下“教学空白”,以让学生自由地遐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独创性。

参考文献:

[1]尹守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86.

[2]郑学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读与写,2017,14(33):73.

猜你喜欢

质疑问难技巧语文教学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让问题意识走进数学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