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恭义:建造留存永世的桥
2019-02-24刘志伟
刘志伟
“建造一座留存永世的桥。”这是徐恭义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他从业34年的动力。他总说,做桥梁工程,就应该有“留存永世”的信念。
多年的辛勤耕耘让这位55岁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2018年10月8日他荣获20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国际成就奖;6月12日他荣获2018年美国约翰·罗布林终身成就奖,这是国际桥梁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项之一。美国约翰·罗布林奖素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的美誉。徐恭义成为第一位获此奖的中国人,也是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大学毕业后,我赶上最近20年国家土木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非常时期。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许多大跨度公路、铁路桥梁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徐恭义说。
“大师”风范,江河湖海指点世界之最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和武汉青山长江大桥,这三座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大桥目前正处在紧张的施工阶段。这三个项目的总设计师都是徐恭义。
“大桥承载拉力全指望它了,丝毫马虎不得。”徐恭义来到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施工现场,一边查看主缆架设速度和线型控制系统,一边向身边的技术人员询问相关施工数据。
蓝天白云下,两座主塔耸立在长江两岸,映着阳光,显得格外雄伟。
爬桥塔、下基坑。他是工地的常客,相熟的工友都叫他“徐大师”。
“徐大师对施工情况问得很细,讲话很有条理,每次来还能教我们不少新知识!”在工人张俭和的印象中,徐恭义态度和蔼,脸上总带着笑,几句话聊下来就能和工友们打成一片。
据徐恭义介绍,受建桥位置及桥群密集等环境条件限制,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被设计成一座主跨长度达1 700米、上下两层结构的桥梁,建成后它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
大国情怀,用中国设计带动中国制造
“如今世界前十特大跨度桥梁,半数以上都建在中国。”徐恭义说,从无到有、从跟随借鉴到自主创新,经过30多年的成长积累,我国桥梁技术在科研设计、施工制造、装备材料等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总结这些工程的设计关键点,徐恭义认为,这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但在这些超级工程中,有一个结构,在徐恭义看来十分关键,那就是主缆钢丝。优质高强度钢丝是主缆的核心部件,但由于相关技术被国外垄断,我国使用的超高品质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
因此,近年来徐恭义着力推动和引导国内相关生产企业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要给超级工程部件、材料打上“国产记号”。“在安全、经济的基础上,我希望未来我国全部建桥材料都能实现国产化。”他说。
悬索桥的主缆由索股组成,索股则是由一根根平行排列的钢丝捆绑而成。钢丝决定着桥梁的跨越能力和受力安全水平。一般而言,桥梁荷载越大,需要的索股数量越多。
像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这样的超级工程,其荷载量巨大,若单纯依靠增加索股数量,则会增加主缆体积和重量,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因此,提升钢丝强度是唯一的破解方法。”徐恭义说。
根据该桥的荷载要求,主缆钢丝强度必须在1 960兆帕以上。可在当时,强度达到2 000兆帕的超强度主缆钢丝,不要说国内,就连国外企业也无法生产。早在设计之初,相关桥梁建设部门工作人员就曾联系国内相关大型生产企业,希望有企业能研制并生产出2 000兆帕超高强度钢丝,但回应者寥寥。这期间,只有青岛特钢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徐恭义的引导和鼓励下潜心研究、反复试制,打造出一条全新的生产线,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超强钢丝。经过试验检测,最终该国产钢丝被用在了超级工程上,中国设计成功带动了中国制造。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另一个技术亮点是其全焊接双层钢桁梁设计,这也是该技术在全球悬索桥的首次尝试。其优势在于不用一颗铆钉或高强度螺栓即可实现杆件与杆件的连接,这样既节省材料又便于后期维护。此设计为该工程项目省下近5 000吨钢材,与国际同类型桥梁相比,用钢量节省10%,由此体现出的中国设计技术水平令多位国际同行钦佩。
徐恭义坦言,在需求驱动下,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创新原有工艺、方法和材料,这是桥梁设计工作的魅力所在,也是他的兴趣所在。
大爱如痴,34年坚守“把桥修好”初心
“把桥修好”是徐恭义最大的心愿,他不在乎奖项或排名,设计、修建一座好桥是让他开心的事。
30余年初心不改,至今徐恭义已主持设计了50余座特大型桥梁,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参与设计的汕头海湾大桥开创了我国现代悬索桥的先河、西陵长江大桥实现了国内首次“一步”跨越长江……
徐恭义表示,桥梁工程师能在幸运时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历史的垂青。参加工作以来,他赶上了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才使他学有所用、能够接连承接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这得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制造能力和装备能力的提升以及新材料研发生产技术的完善。
回想从业之初,徐恭义说,大学毕业后和他一起被分配至公司的有10人,如今仅有他一人还坚守在这块阵地上。
为何能在这个领域坚持这么多年?徐恭义笑着说:“做桥梁设计,总有做不完、做不足的地方。对每个经手的项目都仔细研究钻研,精益求精完善好每个细节,这也是我多年的兴趣,时间久了自然也就爱上了这份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时,受家中住房条件的限制,徐恭义每晚都去办公室加班、看书学习,直到门卫要拉閘、锁门,他才离开。即便到了周末,他也要抓紧时间骑上自行车去补习英语,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15年,同事说他就是这样“熬”出来的专家。
“应该说,正是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砺了我潜心科研的意志和决心。”徐恭义说,现在年轻工程师们,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个人生活条件,都比我们那时要优越很多,然而诱惑也更多。“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桥梁工程师,必须在内心深处对桥梁工程有一份热忱、热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