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生活与教学的翅膀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素养

2019-02-23陈萍萍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小学

摘 要:语文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对于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同时由于其教授的内容为我国母语,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也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一些教师朋友们由于某些原因常常将学生的语文的学习内容限定在教学中,因此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承载着信息,同时更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信仰与文化,而生活作为语言的摇篮不仅保证着语言的流传,同时也辅助着语言的进步与成长。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单纯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而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将生活内容引进来,帮助我们进行教学,而生活与教学正像两只翅膀,少了任何一只都无法让学生翱翔在语文的天空中。

一、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氛围较为轻松,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其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也大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就不妨带领学生将我们所学习的文章内容引申发展至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将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延伸到生活中,让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进而帮助学生培养其综合汉语能力。

例如在《可爱的小生灵》一课中,文章通过两篇文章分别描述了虾和松鼠两种小动物,而文中不仅语言内容轻松简单,语言结构也十分有条理,并且通过一些拟人化的语言例如“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他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让小动物的形象变得十分饱满、有趣。在描述小松鼠时,从外观到行为再到习性的细致描写也让同学们能够通过一篇短小的文章对松鼠产生了一个十分全面的认识。那么在了解了这些技巧之后,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我们身边的小动物,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模仿课文结构、技巧观察描述出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将学习与运用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把知识带入到了生活实际运用中,让知识能够真正地被学生吸收,成为学生能力的一部分,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 利用生活反差强化教学理解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差别较大,对于这些文章的理解,很多老师表示难以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代入感,但是就文章理解而言,并不是一定要有代入感才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文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与教学内容的反差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内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密切关联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因此在学生认识文章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以叙事为主的文章,通常需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以便讓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良好的共鸣,进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文章,而与学生共鸣最强烈的非现实生活莫属了。

我们以课文《凡卡》为例,在进行课程讲解前,老师先进行提问,让学生们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年夜大家都会做什么,学生们通常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言说,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换新衣服,领压岁钱等等,老师在同学们进行发言结束后,进行总结,大体都是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有家人的陪伴,但此时画风一转,老师再开始介绍本文的故事背景,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贫苦的人流离失所,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很多贫苦的家庭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富人家作学徒工、仆人等成为富人们免费的劳动,以换取一个活命的机会……以这种强烈的对比将学生反向代入文章的时代背景中,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且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种教学内容与生活对比的方式对于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在感染力有着很强的作用,同时也十分利于学生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在自己文章中构建一些虚拟环境,进而锻炼学生想象力。

三、 拓宽生活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活的内容包含十分广泛,同时生活也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它对学生的教育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课堂教育,而我们教学的意义同样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在社会中,因此若能将生活的空间拓宽,使其延伸进教学的过程中,便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而语言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无疑是学生语言素养的体现,因此广泛地拓宽生活空间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爸爸带我去爬树》一文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爸爸如何鼓励我爬树,如何教导我爬树的方式,同时在爬到树上后又与“我”产生了怎样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仅描述了一些爬树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描述中流露出了对于爸爸的敬佩以及作为一名孩子的童趣。这种在点滴的生活中透露情感的方式并非完全是写作技巧的运用,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比较难忘的事情,并思考为什么这些事情会让自己难忘,最终将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糅合教学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形成具有自身语言、思想、情感特色的文章,锻炼学生记录生活、感知生活、升华生活的能力。将生活延伸进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教学理解,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最贴近生活的理解与运用,将学生所学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汉语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关注度,更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通过生活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将语文知识学精、学活,从小入手、从细考究,让生活的感染力伴随学生的学习成长,以更为生活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欣.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赤子,2014(21):122-122.

[2]李明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六个向度[J].教学与管理,2017(2):26-28.

[3]孙迎春.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7(5):123-124.

作者简介:

陈萍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县东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生活化小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