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避暑营造历史探析
2019-02-23鲍沁星
鲍沁星
邱雯婉
宋恬恬
叶 丹
张敏霞*
古代传统园林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营造在当下颇受业界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智慧,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在《庭园与气候》[1]中通过自然原理分析,总结了以意大利为主的西方传统园林如何利用“土”“火”“空气”“水”4个自然元素创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给予了本文极大的启发。中国学者在传统园林的微气候领域也有一定研究实践,其中研究方法以定量科学实测为主[2-7],也有结合自然原理分析园林微气候的营造方式[8],研究结论均不同程度地表明古代传统园林具有朴素的气候营造智慧。同时,历史学科中总结古人气候适应性智慧的研究也值得本文借鉴[9]。但传统园林研究中着重应对夏季气候的避暑营造历史研究至今尚有不足。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录”“法”“式”3个角度梳理传统园林中的避暑空间营造历史,试图构建中国传统园林避暑营造的历史研究框架。
1 传统园林避暑营造之“录”
传统园林作为日常生活直接接触的室外环境,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应对酷暑与寒冬的极端气候,使人类得到舒适性的补偿[1]。《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10],《将作大匠箴》“侃侃将作,经构宫室,墙以御风,宇以蔽日,寒暑攸除,鸟鼠攸去”[10],《闲情偶寄》“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房舍亦然”[11],《长物志》“蕴隆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12]等史料都共同体现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居住环境对极端季节的适应性。
相比冬日严寒,解决夏季的气候矛盾更加困难,也成为传统园林营造中必须考虑的重点,正如袁枚所说:“亭馆之宜,避寒易,避暑难”[13];吉田兼好在著作《徒然草》中也提到:“修造住所,宜以度夏为主,冬日则随处可住也。[14]”而且中国传统园林中诸多名为“清凉室”“凉堂”“凉殿”的园林建筑,也直观反映了为实现夏日清凉,古人在居所环境营造上所做的努力。
就隶属关系而言,中国传统园林可主要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3种最具代表性的类型[15],三者在避暑营造上也各有侧重。
1.1 皇家园林——建避暑离宫,享君王之乐
中国古代皇室往往将园林避暑功能与宫殿举办政治活动的需求相结合而建造离宫。在《园冶》中“相地”被认为是营造园林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各个朝代的皇室因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通常可以从宏观尺度上考虑,从疆域中尽可能选择夏季气候宜人的山水佳处来建造离宫,使园林整体的气候都适宜消暑纳凉。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吴王夫差在洞庭西山的消夏湾建造离宫[16],“三面环峰,一门水汇”[17]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此处“一湾湖作沼,六月暑如秋”[16]“纵有暑光无着处,青山环水水浮宫”[17]的清凉园林环境。
汉武帝被冯翊云阳县(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流潦沸腾,飞泉洒激,两岸峭壁,孤竖横盘,凛然凝冱,每入穴中,朱明盛暑,当昼暂暄凉秋,晚緼袍不暖”[18]的山水、气候条件吸引,在此地建造甘泉宫,并在甘泉山南坡及主峰开辟林苑区——甘泉苑[19],作为“避暑之处”[18]。
唐代九成宫则是在隋仁寿宫基址上选择了一片谷地而建。《九成宫醴泉铭》中写道:“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20],认为汉代的甘泉宫避暑效果尚不及此,足见其为清凉胜境。
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之初,来自关外的满族统治者很不习惯于北京的炎夏气候[21],因此建造了众多离宫御苑,其选址和营造都有避暑的考虑。如避暑山庄,康熙赞美此处“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22],而且因山构室以得清凉,“山近轩居万山深处之高坡,因高得爽;碧静堂因地区阴森,得凉静;玉岑精舍由于谷风所汇,山涧穿凉”[23]。清漪园中倍受乾隆青睐的清可轩,也因“四季皆致佳,九夏尤宜盘”[24]“夏屋含凉幕岩壁,芳馨仙草翠纹铺”[25]的夏日宜居环境吸引皇帝屡次前来,所谓“山阴或不来,来必憩斯轩”[24]。
1.2 私家园林——理消夏之景,得当暑萧爽
私家园林的营造在强调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对气候补偿的功能性有着充分的重视。其在选址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建于城市或城郊。古代文人也常以“城市山林”指代城市私园,强调其为“以山林为理想,对城市地造园条件极其变化采取相应经营对策的应变结果”[26]。因此在环境营造方面,如果说皇家避暑离宫御苑在选址上充分利用了大环境的避暑优势,私家园林着重于小尺度的气候设计则是应对夏季炎热的有利补偿。
宋代司马光在其游憩园——独乐园中,进行了多样的园林避暑营造。《独乐园记》[27]中“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可以看出园主利用加厚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利用建筑朝向来营造通风的室内环境,并且以避暑为目的专门营建“种竹斋”,在其前后种植美竹。园记中还描述了园中水系,不仅“中央为沼”,而且引水“贯宇下”“疏水五派”“绕庭四隅”,如此贯穿全园的水系设计,也体现了十分显著的降温增湿功能。
晚明名园愚公谷,则善于利用园中高大乔木营造避暑纳凉景观。园中水边林下“风至则璆然有声,与泉互答”,而“不受赤日长夏,可当清凉界”,由此看出此处通过通风环境的营造加之泉水天然的降温增湿作用,又有林木荫蔽,形成了可供消暑的“清凉界”。另有枝峰阁“虽盛夏不热,四窓虚悬而业木,非独高寒亦以多阴围之”,韵舍“推窗而出,即苍筤墀所见,无非竹也者”,温凉沼“左半邻树覆之,全不受日”,桐街“有梧树,乏此孤高德。婆娑亦成阴,日气不受射”[28],都是利用高大茂密的植物遮挡烈日而得以纳凉。
清代被誉为金陵名园之一的愚园,园记中记载了园中竹坞的营造“轩窗四辟,罥以碧纱,绿阴昼静”,通过通透的建筑与植物荫蔽,得“当暑萧爽”;水石居“前临清塘”“长夏南窗毕启,熏风徐来,荷香晴袭”[29],除了水面与清风带来的舒爽,清新的荷香也从心理上提升了此处的避暑体验,使人溽暑在此不觉炎热。
表1 私家园林中的避暑营造
从历代园记[10]中可见大量私家园林都有避暑营造(表1),此外,冶麓园、遵晦园、薜荔园、季园、嘉树林、荪园、将就园、平山堂、随园和春草园中也有对避暑营造的记载,在此不逐一详细叙述。
1.3 寺观园林——缀纳凉亭室,品山水清荫
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30],道教追求同归自然的“神仙境”与佛寺追求的“环若列屏,林泉青碧”“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的山林环境[31],选址上与皇家避暑离宫御苑相似,都占据了绝佳的气候优势。而相比皇家园林的奢华、私家园林的精巧,寺观园林更倾向于与自然风景亲和交融,充分利用山林中自然存在的避暑空间,点缀亭室。也往往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寺观为中心、游人纷至的公共避暑胜地。
以虎丘山寺为中心的虎丘风景名胜区,山体不高但“山绝岩纵横,茂林深篁”[32],清代袁宏道笔下的虎丘已是“游人往来,纷错如织”,多是前往“塔云迷午色,剑气出寒泉”“石山凉云石下泉”[33]的清幽环境消夏。直至现代仍保有“憨泉水冽才消夏”[34]的避暑环境。
杭州虎跑定慧寺,以寺中名泉“虎跑泉”而闻名,也因林泉相映的避暑山林空间,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对清凉舒爽环境的诗词感慨。《虎跑定慧寺》[35]中“古寺纳凉过半日,白雪堆里抚僧林”“山深草木有真香,共憩松阴爱午凉”等大量诗句无不展现了虎跑的消夏之景。
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有“西湖第一山林”的美誉,由冷泉、飞来峰围合而成的空间“泉渟渟,风泠泠”,使人“蠲烦析酲,起人心情”[36],因此,此处自古以来就是游人纷至沓来的避暑胜地,“飞来洞避暑”成为古时备受推崇的避暑方式之一[37],并且在南宋皇家园林中出现了多次以避暑为目的对此处景观的仿建[38]。
此外,在明代李培《水西全集》[39]关于消夏的诗篇中,还列举了天台、庐山、峨嵋、徂徕这些寺观云集的风景名胜游览地也因绝佳的避暑环境,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游人。
2 传统园林避暑营造之“法”
本文中引用“冷源”①这一概念,指代避暑营造中发挥气候调节作用的要素。纵览传统园林避暑营造史料记载,不难发现传统园林中作为生物冷源的植被与山洞、溪流、泉水等地质冷源共同起到了重要的降温和增湿作用。因此下文将传统园林中对冷源要素的运用进行分析归纳,试图总结成“法”。
2.1 植物——群木林林,相覆如幄
植物在传统园林营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生物冷源,天然具备降温、增湿、阻挡太阳辐射的功能,通过特定形式的园林营造,则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创造舒适的避暑空间。
1)蔽日。古代多以“翳然林水”“阴翳”等词语表达舒适的园林环境,可见林木在传统园林气候营造中体现较多、较有效的是利用树冠遮蔽太阳照射来营造避暑空间。袁枚在《峡江寺飞泉亭记》[36]中就强调了夏季树木遮蔽下环境的舒适性,他认为峡山飞泉在观景体验上优于天台、雁宕、匡庐、罗浮和青田之瀑的原因就在于此处观瀑的飞泉亭“古松张覆,骄阳不炙”形成了“阴翳”环境,而游者在观赏其他瀑布时往往“皆暴日中,踞危崖”。此外,如听雨轩“轩当小溪屈曲之处,两岸竹树掩覆,绿阴蓊合,亭午无日色也”[25],澹园“木故而乔,新植参之,清荫森然”[10],曹氏杜家桥园“园中多古乔木与竹,长夏之际,虬龙舞空,赤日不下”[10],都体现了传统园林中树荫之下的清凉环境。
2)覆凉。当有地质冷源,如溪流、泉水、山洞存在时,其周围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使地质冷源产生的冷气集中于围合空间之中,充分发挥降温作用。如听雨轩建于溪边,“两岸竹树掩覆,绿阴蓊合”,使“亭午无日色也”[25],植物覆庇阻止了冷气的散失;春草堂中山奕小屋以“翠峰环列”的山体作为地质冷源,其上“老桧阴森”作为冷源的覆盖,使此处“盛夏可以逃暑”[10]。
3)导风。植物可以起到良好的导风作用。植物顺应夏季风向疏植时,风从株间穿过,因间隙狭窄而提高风速,使空气温度下降。薜荔园中风竹轩旁“疏竹千竿翠欲流”的营造,能够形成“自有冷风驱郁暑”[10]的宜夏空间,又有万竹园的“赤日避而不下,凉飕徐发”[29]。
4)树种。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李渔认为“夏日之至,非大不凉”,而“树之能为荫者,非槐即榆”“此二树者,可以呼为‘夏屋’”[11],夏季应有冠幅巨大的植物遮阴避暑,槐、榆2类植物效果最佳。同时,《长物志》中对宜夏建筑周围的植物配置描述为“长夏宜敞室,尽去窗槛,前梧后竹,不见日色”[12],认为屋前的高大梧桐为建筑起到荫蔽作用,高大冠幅下开敞的空间与屋后竹林共同起到良好的导风作用。此外,芳香植物亦可从心理上驱除暑气的烦扰,如《闲情偶寄》中所述“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11],因此在避暑空间营造时,也可考虑在景观至停留点的主导风向上配植芳香植物。
2.2 水体——寒泉深池,清冷自生
水体作为地质冷源,因水温往往低于周边环境温度而成为小环境中清凉的来源。同时水体环境与陆地环境因存在热压而形成气流循环,产生凉风[40],因此在传统园林中,常利用水体营造景点,并冠以“慎夏晚凉”(学山园)、“清凉无暑”(避暑山庄)等意为适宜消夏的景名。
1)泉源。“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36],园林中冷水泉②在流出之处,还未与环境进行热交换,因此对环境具有显著的降温效应。因此,若园林中有自然泉眼,常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加以打造,如灵洞山房中“山之趺,有泉曰‘天池’,自地涌出,莹可鉴发,其甘若饴,盛夏冰齿”[41]。杭州玉泉寺园林中,晴空细雨泉“泉眼上涌,浮激波面,滴滴作雨状,每斜风疏点,游人或惊雨而去”[42]。
2)飞瀑。飞瀑作为动态水体,有着较好的降温增湿作用。所谓“瀑水含秋气”使人感受到“满耳潺湲满面凉”[43],就是因为瀑布在快速下落的过程中水珠飞溅,使空间充满清凉的水汽,同时水声又能让人从心理上更增一份凉意。汉武帝避暑甘泉宫 “飞泉洒激”[18];南宋禁中“寒瀑飞空”[38];寒山千尺雪“凿山引泉,缘石壁而下”[44],深得乾隆皇帝喜爱,“爱其清绝,因于近地有泉有石”[45],称其“境野以幽,泉鸣而冷”[46],并在皇家园林中多次仿建,都体现了飞瀑在传统园林中常作为营造清凉环境的手段。
3)静池。宽广的平静水面也能制造大量的湿润空气[4],以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因此,传统园林常常在池旁点缀“敞轩”“水亭”,形成良好的避暑空间。如溧阳彭氏园中有亭建于假山上,“冈前后皆水,水气入亭”,使人“觉意界俱凉矣”[10]。而且《长物志》中认为园林凿池“引泉脉者更佳”[12],若能积泉为池,则比人工水池更胜一筹,因为源源不断的低温泉水从泉眼中冒出,使池水始终保持低温状态,能为周围环境持续带来清凉。如北京玉泉山相传为金章宗避暑之地,“泉出石罅,潴而为池”“泉迸进湖底,状如裂帛”[47],池旁周围有石桥、望湖亭等园林营造,为游人提供避暑停留点。
2.3 山石——深岩绝壑,冬燠夏凉
岩石具有相对恒温的特性,往往能使周围环境趋于“冬燠而夏不受暑”[48]。因此古代传统园林中常利用岩石创造岩深暑寒的小气候环境。常见的营造形式有岩壁、洞壑和置石等。
1)岩壁。夏季,低温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整体环境温度。若岩壁“面阴”则可阻挡主要方向的太阳直射,更具备了“当暑而含雪”[10]的绝佳避暑功效。传统园林中不乏倚岩壁而设的庭园空间。如清漪园清可轩在天然岩壁半围合下的空间构建,形成了“夏屋含凉幕岩壁”的空间,使此处环境“四季皆致佳,九夏尤宜盘”[24],因此吸引乾隆皇帝夏日多次前来,题刻大量感叹此处环境清凉的佳句。
2)石洞。石洞作为多面围合的庇护空间,依托山石较为恒温又可遮蔽太阳辐射的特性,十分有利于营造避暑空间,如春草堂中山奕小屋“洞后小屋一间”,利用石洞夏日带来的天然冷气,营造“盛夏可以逃暑”[10]的园林空间;将就园“岩壑幽深”“能使六月无暑”[10]。此外,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洞中宜空少许,贮水其中而故作漏隙,使涓滴之声从上而下,旦夕皆然”的描述,认为如此引水入洞的营造更可让“置身其中者”感受到“六月寒生”[11]。园林实例中石洞与潺潺流水结合的实践,也确实体现了避暑功效,如学山园中有一石洞,名“芥谷”,山泉从石洞中流过,“若细云常满巉岩”,与松林共同营造“犹生六月秋”[49]的清凉环境。
3)置石。除了利用大体量的岩石形成避暑空间外,岩石也常常被置于荫蔽处作为供人坐卧的园林家具,如惠山听松石床,李白就曾描述“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10],倚虹园也有“屋中叠石于梁栋上,作钟乳垂状,其下巑岏嵲嵽”使人“盛夏坐之忘暑”[50],可见石制的园林家具可通过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体温以达到避暑效果。
3 传统园林避暑营造之“式”
随着传统园林营造技术的发展,避暑营造越来越具普遍性。不少古籍[11,37-38]对传统园林避暑营造进行了分析(表2)。同时,在以避暑消夏为主题的文人画中,也直观反映了古人应对炎热气候所营造的避暑空间。消夏园林基址以山脚、山谷地居多(图1);避暑空间常由茂密树荫、近水景观与山石围合(图2);避暑建筑则往往表现出四面开敞、邻水或跨于水面的形式(图3)。从中可见,古人在描述理想消暑模式[12,43,51-53]时,植物、山石、水体等冷源要素结合形成的空间被反复提及(表3),也在传统园林营造中付诸实践。本文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类作为避暑营造模式的典例进行分析,模式一为“每周以楼,高树深池”,模式二为“山树为盖,岩石为屏”,探索一种从“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传统园林避暑之“式”的研究思路。
图1 古代避暑图中避暑点多选址于山谷、山脚
图2 古代避暑图中岩石、林木遮蔽形成的避暑空间
图3 古代避暑图中开敞建筑跨于水面或临水
表2 古代书籍中园林避暑营造、活动总结
表3 古人对传统园林避暑模式的描述
3.1 模式一:每周以楼,高树深池
高树、深池等冷源要素与园林建筑组合,这种“每周以楼,高树深池”的营造模式格外适用于夏季湿热气候,在岭南园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陈从周曾指出“旧时岭南园林,每周以楼,高树深池,阴翳生凉,水殿风来,溽暑顿消”[54]。
从岭南地方古代文献中可见“每周以楼,高树深池”的模式,自古就有广泛应用。如被列为名园的“东阜别业”中就有“湖中有楼,环以芙蓉、杨柳”[55]的园林营造;也园“中有老榕,古干参天,浓阴蔽日。榕之下为榕堂,堂之下为榕塘。塘之上有楼、有亭、有轩、有室、有桥、游廊”[56],可见整个园林依水而建,又有参天古树蔽日;听松园“乔木林立,皆百年物,尤以松胜”,全园在林木覆盖之下,“堂上一片水”,在其中“不知酒醒,但觉凉沁骨”[56]。
现存的岭南园林遗迹中,“高树”的特征,因岭南处于全年气温较高且雨水丰沛的气候带,多高大树种而表现得十分明显。有学者统计岭南四大园林中树冠的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14%~30%(其中建筑占总面积的37%~53%)[57]。而且岭南园林中高大乔木的种植位置多在主要厅堂附近,以通透为主,从而达到遮阳、通风的目的。
“深池”的营造则在岭南园林水体与建筑的关系中充分体现。刘管平曾提到“为改善庭内环境质量,在建筑物结合水型处理上,岭南喜用‘船厅’和‘壁潭’”[58]。也有学者总结岭南园林中建筑与水体之间的关系常为“房水相伴”[59],建筑常向水面延伸或跨于水面。同时,不同于江南园林中水旁或湖心一般为小体量的点景建筑,岭南园林往往将大体量厅堂安排于池中或池边,以充分提升夏季园居环境,如余荫山房中的玲珑水榭处于八角形环形水池内;番禺瑜园船厅与水庭紧密相连。又因岭南园林常以硬质垂直驳岸增加水体平均深度,形成“深池”,如此营造,相对于自然驳岸,在水面受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硬质驳岸水体因深邃而更不易变热[59]。
将“高树”“深池”与建筑合理布局,则更能充分发挥园林的避暑效能。如清晖园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为以方池主景的园林、乔木密度较高的庭园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宅园,通过科学实验也印证了如此顺应夏季主导风、前低后高、前疏后密的布局,可显著改善庭院环境[6]。此外,余荫山房玲珑水榭池水环绕,池边高大密集的植物有效降低了水体周围温度,建筑四面临水的通透环境又使四周来风,形成了此处可供游人夏季纳凉的景点。同时,有学者对余荫山房此处空间的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水体与植物配合更有利于庭院热环境调节”的结论[5]。
3.2 模式二: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唐代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36]16个字把园林空间建筑化,精准概括了以山树作为顶盖、岩石作为屏风、活动空间亲近泉水的营造模式。冷泉亭位于西湖山林北部的灵隐飞来峰前,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且布满大小岩洞,其北侧的冷泉在灵隐寺前形成水面,地下泉水喷涌不息,并在观飞来峰与冷泉的最佳位置建造了冷泉亭,避暑效应至今十分显著。
此处避暑空间中,作为主要停留点的冷泉亭周围,高大乔木上大下小的横斜冠荫,天然具备了遮蔽炎炎烈日的庇覆性[60],能够有效减弱场地中的太阳辐射。同时,冷泉南侧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飞来峰也成了为冷泉遮挡烈日的屏障,与林木共同构成内聚式山林空间。且飞来峰自身“岩洞玲珑”,在“三伏熏人”之日,也提供了“气凉石冷”的清凉石洞空间[38]。此外,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33],相比林木、岩石发挥遮挡太阳辐射的作用,冷泉“潺湲洁彻,粹冷柔滑”[36],作为清凉的来源,为此处带来的冷气,也在“山树为盖,岩石为屏”的围合空间中,得以充分发挥其降温功效。
基于飞来峰、冷泉一带突出的避暑效果,古人对此处景观进行了多次仿建,皆取得优良的避暑效果。如南宋皇室禁中“于北内后苑建造冷泉堂。叠巧石为飞来峰,开展大池,引注湖水,景物如同西湖(灵隐)”;德寿宫也有“于宫内凿大池,引水注之,以象西湖冷泉,垒石为山,作飞来峰”,周益公评价该仿建“聚远楼高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38]。此外,无锡寄畅园中的知鱼槛,以冷泉亭为蓝本,九龙峰仿照冷泉亭对面的飞来峰,“分二泉之伏流汇而为池”来模仿“冷泉亭下有涧泉”,营造了“茂林在上,清泉在下,青峰秀石,含雾出云”的消暑空间,使“虽遇炎天,热客到此亦觉清阴爽人,不摇扇而自凉矣”[61]。
同时,此前由本研究团队基于“避暑”特征,对飞来峰空间进行了科学实测,分析得出此处“避暑降温功效优于其他城市园林绿地”的结论[2],也科学印证了“山树为盖,岩石为屏”的空间模式所具备的夏季气候适应性优势。
4 结语
以上为本文对中国传统园林避暑营造历史的梳理研究④,通过对不同类型园林的史料考证,分析植物、水体、山石3类冷源要素的避暑营造方法,进而探究避暑特征显著的传统园林中冷源要素特定组合的营造模式。
笔者希望通过系统化认识传统园林中的避暑智慧,对当下气候适应性园林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当代园林建设的规划与选址中可将冷水泉、山洞等具有显著降温作用的自然冷源要素的存在情况作为衡量依据之一;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可参考传统园林避暑营造方法,通过调整植被和山水结构,对冷源要素进行综合利用,从而优化园林环境的避暑效能;此外,不同地域的园林建设可依据该地区传统园林避暑营造模式,将不同的冷源要素进行特定组合与布局,以寻求园林建设中应对当地气候的合理途径。
本文试图建立中国传统园林避暑营造的历史研究框架,其合理性、全面性值得继续探讨,有待后续研究完善。限于研究能力有限,若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学者指正。
致谢: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清华大学贾珺,东南大学顾凯,北京林业大学黄晓,北京建筑大学傅凡,香港中文大学冯仕达,日本工程院院士、北九州市立大学高伟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Collaborative for Advanced Landscape Planning 实验室主任STEPHEN R.J. SHEPPARD,浙江农林大学金荷仙、张万荣、王欣、陈楚文、梅丹英等对本研究提供了帮助,特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 冷源,是空调系统冷量的来源。参见刘方亮,徐智.建筑设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② 水体温度低于20℃为冷水泉。参见骆高远.旅游资源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③ 图1~3来源:元·盛懋《山居纳凉图轴》:丘挺.元代山水上[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宋·佚名《纳凉观瀑图页》:故宫博物院藏.元·孙君泽《莲塘避暑图》:傅伯星.宋画中的南宋建筑[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1.清·袁江《荷净纳凉图》:玲珑.国画风采 中国名画鉴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宋·佚名《荷亭消夏图》:傅伯星.宋画中的南宋建筑[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1.明·仇英《竹梧消夏图》:武汉市博物馆藏.清·王翚《水阁延凉图》:王翚,文晓宇.王翚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明·周臣《长夏山村图》:曹彦伟.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周臣[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宋·赵令穰《湖庄消夏图》:赵令穰,赵启斌.中国历代绘画鉴赏[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6.明·唐寅《虚阁晚凉图》:《艺苑掇英》编辑部.艺苑掇英:第9期[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宋·佚名《柳院消暑图页》:金卫东,胡锤,冯辉.晋唐两宋绘画·山水楼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4.清·罗清《纳晚凉图》:广东历代绘画展览组委会.广东历代绘画展览图录·上:传承与发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明·陆治《竹林长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明·文徵明《层峦消夏图》: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5秋季拍卖会.宋·佚名《柳荫高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仇英《蕉阴结夏图》:(明)仇英.仇英画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明·张风《乐梧消暑图轴》:《名画再现》编委会.明代人物画[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元·王振鹏《消夏图》:李烈初.书画鼓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清·金廷标《莲塘纳凉图》:刘建平.中国美术全集·7:清代绘画(中)[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元·王蒙《夏山高隐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清·袁江《梧阴消夏图》:袁江,袁耀.袁江袁耀画集(上)[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清·董邦达《松荫消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清·王翚《桐荫消夏图》:北京海士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④ 本文的中国传统园林案例及文字资料来源为地方史志、历代园记、诗词文赋、游记等记载园林信息的古籍,多数古代文献参考相应的现代点校版书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