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019-02-23李海军杨士剑王政昆朱万龙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语知识点教学内容

李海军,杨士剑,王政昆,朱万龙,张 浩

(1.云南省高校西南山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生态适应进化及保护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1]。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学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且在2011年生态学被新增为与生物学同级的一级学科。生态学课程是高校生态学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作为我国现阶段崛起的重点课程,对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善以及动植物的生态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高校加快了对生态学教学的改革步伐,运用现代教学所积累下来的经验,现在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的优异成绩。针对现代生态学教学的着重点,可能是老师所需要考虑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生态学学科教学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本文就学生角度结合高校生态学的一些教学特点,分别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教学的强化阐述了一些思考。

2 生态学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

随着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以及教学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成熟发展,除生态学和生物学专业外,生态学课程也在大多的学科专业中被设置为必修课程。促使生态学教学课程的发展空前的提高,但在现阶段的生态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教科书内容的更新难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与学科的最前沿科学结合在一起,不能及时更新教学中的旧知识、已印证的错误内容以及本学科前沿科学知识的渗透。就现在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立场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点的方式已经多样化,例如,通过手机新闻、学术讨论会、阅读文献等方式获取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对老师平时的积累和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较高的要求,俗话说:“育人先育己,要给学生每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在网络多媒体发达的社会已远远不是这样,教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然得有一条小溪,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才能给予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更换教科书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实施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新知识点不能及时到达学生手里,这就需要老师多多关注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和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将其展示给学生。教材是承载知识的工具,老师授课的主要知识来源,对教材内知识点的整合和理顺,以及内容的适当更新能够提高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且加速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2]。

3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3]。生态学中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就其中的新热点和新动态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有效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由于生态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老师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点、理顺知识点中的主次,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将所教知识吸收,才能做到教与学的结合。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学习量大,已经客观存在于现代教学中,一味地用传统教学手段已经远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和消化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多媒体和信息网络辅助课堂教学,即能够加大教学信息量,也能改善教学效果[4]。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生态学成绩考核方式单一,主要是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考核标准。为了达到现代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应该有一套全新的教学考评体系,除了理论考试外,还应该结合实验操作技术、调研报告、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报告等。例如,野外实践成绩的考核最终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评分,即野外数据获取、实验数据分析、论文撰写。期末成绩的考核可以通过多元化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较大比重,它包括:野外实践教学成绩;平时开展的就生态学问题探讨的成绩。探讨的主题尽可能以热点问题和附近的生态环境为题材,如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和滇池该怎样治理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加以准备,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给出一个总结方案。

4 倡导生态学双语教学

生态学双语教学也属于生态学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范畴,之所以把双语教学从中挑出来做进一步探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双语教学重要,而是因为双语教学在现在的许多高校中依然没有普及。早在10年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生态学双语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实质上的效果。双语教学被分为4种模型,即渗透型、穿插性、示范型和选课型,针对这4种模型的实际应用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绩影响不同,发现穿插型和渗透型这两种教学模型较选课型和示范型教学模型方式优越[5]。因此,教师可以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双语教学中的穿插型和渗透型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适当的渗透和穿插第二种语言。

生态学双语教学对促进生态学教学内容与水平的提高、跟踪生态学科学发展前沿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时期,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采用双语教学,通过学习不同语言教学的知识体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前沿,并且能够把基础知识体系与专业知识体系紧密的结合起来,高校生态学教学应该推广和实施[6]。

5 实践教学应落到实处

教育部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推动作用。生态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野外实践学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实践教学通常是在野外,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紧密结合,脱离现在许多学校将知识只局限于课本的窘境,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着重学生的安全考虑,诸多高校减少了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行程,导致学生野外实践教学的经历也相对应的减少。为了克服实践教学的难点,可以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到每一个老师的名下,帮有项目的老师做实验,这样学生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减轻了负担。通过做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接触到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特殊而且重要的实践教学手段[7],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练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 结语

目前,生态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教学者着重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以及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倡导这几个大块入手。完善、更新教学内容能有效传授学生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事半功倍掌握知识点,应用双语教学能让学生了解生态学全球科学研究前沿。实践教学具体落到实处,对学生往后的事业和科学研究以及生态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双语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