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叶松在土石山区育苗及造林技术分析

2019-02-23张立春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落叶松病虫树苗

张立春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8466)

1 引言

落叶松在我国的华北区域被广泛种植,究其原因,可发现落叶松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在土石山区中主要用它完成植树造林的工作,因此随处可见它的影子,但是受到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育苗技术的高低因素的影响,使得落叶松在土石山区的种植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反而最后产生了不利的条件,造成一定范围的波动。在土石山区种植落叶松,从培养幼苗到大面积植树造林,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落叶松的种植面积一步步扩大,提高其土地占有率。

2 土石山区落叶松幼苗培育

在土石山区种植落叶松幼苗的过程中,操作步骤繁杂,包括育苗地的选择、对育苗地进行催芽、撒种的操作等,如果其中涉及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那么都会给培育的幼苗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使培育的幼苗质量有所保障,应注意在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不同的操作环节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解决。

2.1 选择育苗地

选择不同肥沃程度、透气性能、排水性能的土壤,将会使种植的落叶松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为了满足实际种植的幼苗与预期的种植要求相统一,应明确育苗地的重要性,注重对它的选择,在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相对肥沃的土壤,这样的土壤层数较厚方便进行浇灌,与此同时,为了使后期的幼苗运输以及移动栽种的工作更加顺利的运行,一方面应在植树造林地段周围种植培育幼苗,另一方面,为避免落叶松种植培育时遭遇病虫灾害,应及时更换土质,放置于有沙棘的土壤中,保证其健康生长。

2.2 处理育苗地

在培育落叶松幼苗之前,应确保在前一年的秋季对育苗的土壤重新翻新深耕,并处理其间产生的草根、石块等杂物,与此同时将细碎结块的土壤翻新,进行大约25 cm深的耕种,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对土地施加过磷酸钙、腐熟有机化肥,还需要建立高床,保证高床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排水性以及较高的地表温度,在通常情况下,高床的高度应该控制在0.15~0.2 m之间,苗床的长度定为10 m,宽度设置在1~1.2 m之间,考虑病虫灾害带来的影响,所以还需在土壤中施加黑帆、50%的浓度的辛硫酸并将土壤摊开,将底水充分灌足在一周之后进行播种,在高床中间预留出足够宽的排水沟,避免因雨水冲刷导致水量淤积无法排出。

2.3 催芽、撒种操作

为了保证幼苗的高出芽率,使培育的幼苗质量较好,应先对落叶松进行催芽处理,然后再撒种。催芽之前,先将精选的种子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2 h之后换至清水中再浸泡22 h左右的时间,捞出后放置于阳光下,保持温度在20 ℃左右,用其他东西遮盖,每天翻动它们,并撒上适量的水,使环境足够潮湿,然后再进行雪藏操作,当种子裂开口时就可实行播种步骤,在播种之前,还需确认土壤的温度满足条件,比如当天的气温值为10 ℃,在地下0.05 m深的土壤温度高于5 ℃时就可进行撒种,播种时应按照种子的实际情况决定播种沟壑的深度,一般来说选取2~3倍种子大小的沟壑深度,播种之前在苗床底部灌满水,播种之后再使用土壤或者由沙子、土壤、草炭混合而成的灰渣进行覆盖处理,覆盖2 cm左右即可,然后进行一次压制,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防止发生鸟害等虫患灾害,在覆盖土壤工作结束后,应喷洒波尔多液,把不含籽的松柏树枝条采集平铺在高床层表面,将其完全覆盖。

3 土石山区落叶松造林技术

在土石山区栽种落叶松,使用的造林技术涉及3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分别是选地、将培育的树苗包装好运出苗圃;实施造林;后续的维护管理,特别强调对后期进行维护管理时,应着重关注病虫灾害预防治理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使落叶松生长得更好,保证其质量,以下将对造林技术中涉及的几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

3.1 选取土地、将培育的树苗包装好运出苗圃

应用穴状或鱼鳞坑的方式整改土地,对于新开发的、杂草较少的、灌木稀少的土地实行穴状整改土地;对于灌木杂草丛生、荒凉山区的土地实行鱼鳞坑整地;选取完土地之后就要将幼苗运出苗圃,落叶松起苗的时间应在土壤解冻至发芽之间的时间段选取,或者是苗木落叶至土壤冻结的时间段,起苗之前应保护好幼苗,保证包裹根的土球的完整性,出土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扎带把土球和树苗的根部捆扎紧实,防止运输时土球与树苗根部散离,降低成活概率,针对外部运输的树苗,应把泥浆涂抹到树苗的根部,再进行包装,外面覆盖帆布层,加大对树苗的保护力度,幼苗包装好后用担架搬运幼苗,记住一定不要用手抓树苗或树干进行搬运,防止土球、树苗根部、树枝梢遭到严重的破坏。

3.2 实施造林

选择正确的时间点、合适的种植密度、恰当的种植方式进行造林,通常情况下,选取造林的时间为次年的春季也就是萌芽之前或者是秋季树木落叶之后,树木种植的密度应和实际的植树造林情况相匹配,一般在种植的过程中将植株与植株之间的间隙保持在1.5 m×2 m的范围内,可使用混杂种植树木的方式进行植树造林,譬如种植了落叶松之后再种植松柏、小白杨、油松等树木,等到上述所有的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对造林区域进行布置,确定落叶松等树木移植栽种的相关事项,处理造林地时应将种植的时间定为准备造林的前一年的雨季,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一个条件,还需将造林地本地的环境因素考虑进来,栽培种植之前,在土坑的正中间区域放置树苗,待树苗立正之后再填埋土壤,栽种的深度应比苗根原土印记高2 cm,填土遵循先填充表土再填充心土,最后是覆土的原则。

3.3 后续维护管理

落叶松能否成功造林其绝大部分原因和后续的维护管理有关,所以等到树苗移植栽种的工作完成后重点关注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实施,特别是要防止树木产生病虫灾害。

3.3.1 疏松土质、清除杂草并修剪枝叶

落叶松在新的环境生长了5年之后,应进行清除杂草、疏松土质以及割除灌木丛的工作,割除灌木丛可分为生长间伐和透光间伐两种,割除的时间点选取初春、冬季两个季节,应将间伐植株数控制在1/2以上,控制树木的郁闭度在1以下,在8~10年后,对树枝进行修枝处理,即把树干下面干枯的枝叶剪掉,同时还要使切口整齐,保证树皮不会受到伤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调整光照时间,一方面,促进了树木的生长,另一方面,也为市民的烧柴提供了原材料,实施这一工作的这几年,落叶松树木的密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树木成活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人民收入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3.3.2 病虫灾害预防治理

在落叶松的生长过程中,极易爆发球蚜、叶峰虫害,所以在生长培育的过程中,应加大这一方面的预防治理力度,可使用化学的方式、生物办法以及人工的方式预防治理叶峰虫害,化学的方式即使用烟雾剂毒死初期或正在蜕变成飞虫的幼虫,在叶峰虫害爆发的高峰时期,使用7.5~11.25 kg/hm2浓度的林丹粉全面密闭地面环境,对产卵高峰期的幼虫喷洒敌嘛烟剂和林丹粉进行杀除。要消灭成熟的虫只要整合烟熏、封锁地面等方法即可;使用生物的办法消灭杀除虫体时,利用青霉素菌落和白僵菌落实现;人工的方法需要在冬季收集越冬虫茧,在春季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除。治理球蚜虫患灾害时,在幼虫还没成型时使用浓度较高的敌敌畏或者是氧化乐果,喷洒在落叶松植被上就可有效杀除球蚜虫,使种植的树木免于虫患灾害,并加大对其天敌食蚜蝇和瓢虫的保护力度,维持生物链的平衡。与此同时,还需防止发生鼠患灾害,对这一类问题采取放置毒饵、捕获杀害的方式解决,为落叶松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4 结语

落叶松的品种优良,应加大其在土石山区的种植范围,使用全新的培育方法培养出健康的植被,由一棵扩建至一片,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在培养的过程中,需注意加强管理,确保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中及时疏松土质,清除杂草并修剪枝叶,加大病虫灾害的预防治理,可使落叶松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落叶松病虫树苗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移栽树苗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合影
三棵桃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