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分析

2019-02-23陈梦洁李炎林吕长平孙田娇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浏阳河城市公园长沙市

陈梦洁,李炎林,2,吕长平,2,孙田娇

(1.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1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公园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在净化城市环境,防尘降噪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居民社交、休闲、娱乐、锻炼以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极大地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

2 调查地概括及调查方法

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111°53′~ 114°15′E,27°53′~28°41′N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湘中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变化明显但春秋短促冬夏绵长且夏季高温高湿雨热同期,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为植物种类的生长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调查时间2016年5月初至2017年4月底,主要调查公园中植物配置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的特征。调查地点为长沙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浏阳河婚庆园、晓园公园、桂花公园,包括其公共区域、休闲娱乐设施、观光旅游区、建筑设计等方面。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景观整体景象协调

公园的类型不同,植物的配置特点也不尽相同。桂花公园是以桂花为主的特色公园,众多名贵植物点缀,绿化覆盖率高达98%,集游览、历史、休闲、娱乐为一体,因曾有古桂数株故取名为桂花公园。其中园内有休闲广场、桂花休闲卡座、娱乐场所等各区,虽各区功能不同,但又相辅相成形成整体景观生态,该园植物配置的特色: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植物繁茂,造景类型多,功能齐全,四季伴随着桂花清香。晓园公园在继承我国园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湖湘文化特色,凸显精、特、雅、静的特点,其观景以观花为主,该园的植物配置特色:碧草如茵,花繁叶茂,园中建筑更是玲珑小巧,造型奇特,更有山水相连,相映生辉,观赏效果极佳,植物配置中做到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图1、图2)。浏阳河婚庆园是休闲娱乐型公园,集婚庆、休闲和游玩等特色为一体,设有婚庆文化产业园、时尚娱乐街区、餐饮美食文化街区、亲子体验创意乐园四大主题园区,该园的植物配置特色:建筑以欧式为主,造型独特与植物相互搭配,在发挥其功能性的同时又不缺失观赏性,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植物种类繁多以常绿植物为主,但又不缺少彩色叶植物的搭配,景观层次分明。

3.2 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明显

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典型的气候变化特征使得植物景观呈现较为明显的四季变化。公园植物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特征,对各类具有典型季节性特征的植物,尤其是对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植物做出了合理的搭配,使得各季节植物品种特色明显,春季观花树种主要有郁金香、月季、樱花、碧桃、迎春、海棠、玉兰、杜鹃等;夏景主要为荷花、石榴、紫薇、栀子、木槿、八仙花、美人蕉、月季等;秋景主要为彩色叶以及落叶树种,如桂花、栾树、梧桐、枫香、银杏、鸡爪槭、火棘、乌桕等,特别是浏阳河婚庆园在楼梯处选择种植穗冠花与广场相连,加上独特的造型,使原本单调的阶梯充满趣味性与观赏性(图3);冬景景观单调较为普遍的腊梅栽植较多,在元旦增加了主题建设,拥有浓厚的节日气息、人文情怀。但明显缺少冬季景观植物,可以适当增加例如山茶、二月兰等,让冬季也有景可观,导致出现了植物的观赏主要集中在春夏秋,春夏季观花,秋季观叶、观果,而冬季就很难发现吸引人的观赏特点。

图1晓园公园景观门口

图2 晓园公园郁金香

图3 浏阳河婚庆园

3.3 植物景观地被植物覆盖广群落层次丰富

植物配置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地被植物的应用。目前,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配置中大多采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地被层进行搭配(图4),以达到结构多样层次分明的效果。乔木层多采用常绿乔木,如香樟、石楠、桂花、朴树、榆树等,具有高强度抗污染滞尘能力树冠浓密,显著提高了生态效益;灌木层植物配置丰富,晓园公园中,选择在大树根茎处种植鸢尾、三色堇、郁金香等花色艳丽的植物,用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来代替草坪,洒金珊瑚、沙地柏、八角金盘、麦冬等用在阴暗处来覆盖地面。浏阳河婚庆园中根据路面的不同设计方式,选种一二年生花卉,丛植或群植成错落有至的花径,充分利用植物季节变化效果以及色彩变化相搭配,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与周围植物景观协调地衔接起来(图5)。桂花公园中利用植物对各空间进行划分,绿地与湖泊间虚实分隔,提供了充足的休息座椅,整体显得生机勃勃各自又保持了独立性(图6)。

图4 浏阳河婚庆园疏林草地

图5 浏阳河婚庆园园路

图6 桂花公园湖畔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未综合考虑植物未来生长

对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长远发展,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特别像桂花公园历史比较悠久的老公园,植物配置时间较长。比如原先配置的高大乔木下层配置的是喜光的灌木,随着时间推移高大乔木生长为下层灌木形成了较为荫蔽的状态,导致喜光灌木生长受到阻碍,开始缺失观赏性。地被植物种植较为普遍的便是种植乔灌木的树坛内一般选择耐半荫植物,树坛内遮荫面积大、光照条件、差乔灌木数量多,使灌木的色彩和姿态配植得当,使得景观更具生气,贴近自然。这种配置手法不仅对植物的观赏效果、色彩、外部形态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控,也着重突出了植物品种繁多的特点,使景色更加贴近自然。

4.2 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未能相互配合协调使用

植物配置中色彩是其最直观体现,是园林植物最活跃的影响元素。在植物配置中各植物间色彩的搭配协调及大的影响观赏效果,为达到表达出植物搭配所特有的类型不一,功能多样,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应做到四季分明、各有特色的效果,在长沙市城市公园调查中发现色彩搭配大多较为单调,以常绿为主却是彩色植物的应用,特别在冬季,应多配置冬景植物,这样在冬天也能吸引游客入园,带动城市公园及周边的经济效益。

4.3 公园中同种植物配置过多,水生植物种类较少

公园中常有单种植物配置过多的现象,在晓园公园中,出现植物造景显得有些雷同,花坛、花境较多而变化少,而桂花公园中水生植物配置单调,大多呈现出光秃水面,让人倍感无趣,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希望加强改善。事实上长沙市有许多可供造景的植物,完全可以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如可适当采用兰科植物、鸢尾科植物、虎耳草、草景天等观叶植物进行造景,同时还可多样化造景风格。

4.4 本土植物应用少

公园中植物配置便一直以来便是体现文化的一部分。可以选多用本土植物、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如湖南本土较多的杜鹃、红花檵木等,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又不失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管理提供便捷,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同时又不消耗过高人力物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经济、简便的原则。

5 结语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园的建设正逐步加大力度,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现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景观设计水准良莠不齐,存在着植物配置欠缺长久考虑、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本土植物应用少、养护成本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城市公园建设中应以优先原本的生态系统为前提加以建设,因地制宜,更多突出其自然美,注重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使之设计更合乎规范,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猜你喜欢

浏阳河城市公园长沙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开福区福欣幼儿园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浏阳河穷途末路 停产或为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