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政务服务改革的对策研究
2019-02-22周翘楚
周翘楚
摘要:当前,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出发,深化“放管服”改革。地方政务服务工作的服务供给发生重大结构性改变,由原来单纯的行政审批服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为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向着智慧政务的服务方向发展。本文对聊城市政务服务改革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對策和建议,对现行地方政府政务服务改革进行有效探索。
关键词:地方政府 政务服务 改革 对策研究
近年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务服务改革尝试,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到“放管服”改革,力图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在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治理效率提升,实现管理便利化,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地方政府通过建立集中办公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不断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倒逼政府部门提高效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切实做到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放管服”改革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政务服务改革概述
新形势对行政审批服务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分多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618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以上。
(一)基本内涵。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首先要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其次要通过提供便利化的政务服务,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务服务改革涉及面广,包含职能部门机构众多,全方位覆盖了行政审批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从根本上更新理念,转变思路,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理顺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化的高效服务,最大化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省时省力和减轻负担的目标,顺利完成改革任务。
(二)理论依据。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加快转型升级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最关键的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找准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发挥各自不同的调节作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创造优质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举措。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力解决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厘清政府职责、精简政府机构、下放政府职权、取消审批事项、增加公共服务,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
二、聊城市政务服务改革现状
聊城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不断升级行政审批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整体情况。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是聊城市促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目前,进厅设立服务窗口的单位共74个,进厅集中办理的服务事项343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进部门行政许可“三集中、三到位”,积极探索“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创新实施全链条进驻、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结,持续推进市场准入“菜单式”服务、投资项目联审联办、不动产登记一条龙服务等服务形式,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二)主要特点。聊城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为改革目标,推动聊城成为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城市。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举措,以规范实体大厅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网上中介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大平台”建设,探索推进变“多头受理”为“统一受理”、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的服务新模式。
三、聊城市政务服务改革运行分析
聊城市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以提供优化服务为重点,实施简政放权和便民服务的多项措施。开展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开通公共资源交易,布局网上中介超市,增加公共服务项目,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真正做到政务服务便民利企。不断提升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优化服务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快政务服务改革,提高群众满意度。推进实体大厅、网上大厅和掌上大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部门行政许可权的集中,深化巩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推动审批办理职权和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到位,实行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促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整合服务资源,真正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内容和体系,切实提高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整合统筹业务系统,优化行政审批机制。以联审联办为突破口,梳理优化联办流程。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大力推进事项和环节进厅,提高窗口现场办结能力。构建综合服务窗口,设立统一受理发证中心,进厅办理的承诺件实现“一口入、一口出”,严把审批的两个关口,加强许可全流程管理,有效防控审批“两张皮”,确保事项承诺时限办结,实现预期效果。
(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按照“应上必上”的原则,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让办事企业和群众充分体验“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四)增强政务服务意识,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塑造政务服务中心文化,为政务服务中心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水平。引导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树立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增強服务能力。
四、推进聊城市政务服务改革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立足服务群众,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拓创新,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实体大厅、网上大厅、掌上大厅“三厅”融合,实现政务服务全链条、全方位、全天侯“三全”服务,提高了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化和政务公开水平,为构建较强回应力、高服务品质的服务型政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健全职能整合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为防止政出多门现象的出现,梳理政府职能,整合职能分工。整合行政审批权,把相关的政务事务交由一个部门管辖,有效解决部门间职责不清、重复管理、多头审批、推诿扯皮等问题,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部门审批职能整建制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开展对外服务。根据“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清单,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整合开发政务信息系统,把各部门审批事项集聚到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可共享的有机整体。
(二)健全业务协同机制,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开展集中审批改革试点,成立行政审批局。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沟通交流、相互配合,打破“部门化”政府怪象,促使行政审批便利化、规范化,树立高效政府形象。职能部门间加强横向联动,推行首问负责制、联合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方式,凝聚力量,团结协作。强化纵向联动,规划顶层设计,理顺各级关系,形成“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五级联动模式,实现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健全规范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和实施权责清单,按照标准化改进服务流程。制定实施政务服务环节的标准体系,整合资源,统计数据,共享信息,建立政务服务标准化的整体框架。逐步实现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规范后期监管。坚决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严格依法行政,实行联合督导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四)健全网络服务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务服务改革进程中,注重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推进行政审批的网上平台有效运行。以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利用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资源,使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相互融合。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保证数据共建共享。编制政务服务通用软件,联通行政审批专网与政务服务网,提升政务服务的整体性、协同性。
(五)健全统筹推进机制,完善法规保障体系。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搞好规划设计,统一实施,共同推进。切实发挥政府的统领作用,从上而下,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行政许可立法,保障行政审批服务有法可依,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驾护航。正确处理政府、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务服务的建设、运行和监管。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放管服”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政府自身改革,事关服务型政府建设。聊城市将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制度供给,完善政务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政务服务关键性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钟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段龙飞.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国务院法制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4]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8-03-05.
[5]赵定涛等.行政审批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