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的中考记叙文写作例谈
2019-02-22朱庆国
就当前中考作文文风(准确地说应当是写风)的实际来看,堆砌华词丽藻、没有事件基础的无病呻吟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批阅时,往往会被这类文章的表象所迷惑,予以很高的分值。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记叙文的特长在叙述,叙述事件,叙述与事件相关联的人物。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事就是行动,即有发展过程的情节。行动的主角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在行动中的人,即人物。”[1]笔者以为,中考记叙文写作需要基于行动,追求真实而具体的表现效果。考生的作文有没有关注这一文体特长呢?下面以2018年徐州市中考作文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一、文题呈现
这让我难以拒绝
二、文题解析
“这”指代事物及其背后含蕴的情感,例如一份心意、一个请求、一种诱惑,等等。
“让我”规定了写作的主体(自我)、叙述的视角(第一人称),也就是说外界的行动要与“我”产生交互,写自我的亲身经历及感受,决不能“以我手写他心”。
“难以”表明在行动中有着矛盾、纠结、挣扎,即行动呈现起伏波澜的状态。
“拒绝”指向最终的结果(没有拒绝)。体味文题组合后生成的动态情境,可以看出,文题指向一種“情”和“理”的冲突,引发的后果是“情”到深处不讲“理”。“这”从“理”的角度来说是本应拒绝的,但是“我”在“情”与“理”的矛盾挣扎之后服从了“情”,并没有拒绝。
综合文题诸要素来看,出题者的意图在于让考生叙述一个行动过程,即从应当拒绝最终而至没有拒绝的事件发展过程。
三、考生作文
这让我难以拒绝
庭院深深深几许。
我带着考场失利的忧苦漫步雨中。秋雨微寒,混合着冷风,不时侵入心间。雨丝六神无主地从空中坠下,似烟似雾,眼际一片朦胧。我叹息着,在校园花圃的幽径中彳亍。
细雨如丝,眼前的桂树落花成泥,淡淡的桂香在雨中氤氲。记忆中的香气漫上心头,恍惚间,又见外婆的微笑。外婆的爱仿佛就在身边,温暖全身,让我难以拒绝。
记得小时,青砖黛瓦的老屋前长着一株桂花树,那是外婆亲手栽下的。春秋更替,桂树开花了,香气是那样的浓郁,直沁心脾。桂树下,还有外婆柔和的目光和暖暖的爱意。我喜欢坐在黄绿相间的桂树下,透过树的间隙看蓝天,享受着逗猫扑蝶的闲懒。在那漫天飘香的日子里,有着我难以拒绝的爱。
最令我欣喜的莫过于每年的桂花糕,记忆中满是甜蜜。“摇桂花,摇桂花,摇出一堆胖娃娃”,随着外婆的哼唱,那淡黄的桂树的精灵雨丝般坠落,树下很快就铺上了一块厚厚的金毯。树的轻响、花瓣的浓香,伴着我银铃般的笑声,在老屋前四处飘散。外婆开始忙碌起来,捡拾花瓣,放入清水洗净污垢,反复煎炒,然后再裹入面团中揉搓。小小的我跟在外婆的后面,笑着、跳着、叫着,有时碍手碍脚地拿这拿那。桂花糕蒸好后,热还没有散尽,我总会趁外婆不注意,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大大地咬上一口。顷刻间,清香满口,热乎乎中透着甘甜。外婆总会捏捏我的小鼻子,嗔笑道:“小馋猫,等一会呀,还热着呢。”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我呵呵地笑了起来。欢声笑语掺杂着甜香的滋味,溢满我整个心房。光阴,便在这飘香的日子里弥漫;外婆絮絮叨叨的关怀和爱,更是让我难以拒绝。
旧日的甜香似乎还在口唇间,股股的暖流又漫上了心头。这让我难以拒绝的爱,跨越时光,愈发灿烂,愈发浓烈,在我的岁月里演奏了一首最温暖心扉的歌,一首盛满了桂花浓郁馨香的爱之歌。
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儿时高大的桂花树,是纷飞飘洒的桂花雨,是甜糯可人的桂花糕,是外婆浓浓郁郁的爱。这,让我难以拒绝。
抬头望天,雨后初霁,碧空如洗。
这篇作文,乍一看,语言美丽,情感外溢,所以很容易得到高分。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你会发现此文不过是黄瓜藤蔓上一朵艳丽的谎花,远远经不起生活逻辑的推敲。文中说自己难以拒绝外婆的温暖和爱,但温暖与爱为什么难以拒绝呢?矛盾纠结的过程在哪里?温暖与爱只是一种自我的内在心理感受,但这种感受并没有与形成难以拒绝的行动过程相关联,因而,此文既空洞无物,又偏离文题。笔者浏览了众多的考场作文,发现很多考生犯有同上文类似的错误:简单交代事件,然后在作文中用很多的笔墨展现自我的情绪体验,并没有充分发挥记叙文应有的叙事特长。从记叙文的文体特征来看,记叙文六要素中特别强调的就是事件要素。事件才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持续的、真切的情感。因为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不是告知式的抒发出来的,而是蕴藉在事件之中的,“‘事情这个词我们要学会拆开了来看,它是‘事和‘情的结合体,情托于事,事中含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打动自己的同时打动和感染别人。”[2]因此,仅仅说自己难以拒绝外婆的温暖和爱远远不够,而当是通过人与事的行动过程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感受。
下面以一篇教师下水作文为例,进行比较说明。
四、下水作文
这让我难以拒绝
“爸爸,生字默完了吧?”儿子抬起头,甩了甩手腕,扭了扭脖子,侧耳听着窗外,“我可以下楼玩一会喽?”
楼下,几个孩子玩闹的声音顺着窗子钻到了屋内。很响亮,很激烈地响在耳边,虽然我并没有听清楚他们争论的是什么。
我顿了一下,指着儿子的默字本,轻声说:“你看,刚才这一课,你把‘燕子的‘燕也默错了,还有,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你的错字还很多呀。我们再把错字默一遍吧?”
儿子转正了身子,似乎默字本上错误的红叉特别刺眼,揉了揉眼睛,小声说:“好吧,再开始默吧。”
“山清水秀、欢天喜地、你争我抢”,我故意提高了声音,楼下的声音便似乎听不到了。阳光斜斜地射进窗子,在椅背上,在儿子的头发上,在书桌紧挨着的墙壁上肆意地跳跃。落日前的余光显得特别亮,“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李商隐的诗吧,观察地真是入微。我扭头看向了阳台,儿子前些日子在花盆里种的土豆挑着细细的茎,尖稍还是翠绿的,下面的叶片便是黄绿斑驳了,有气无力地低垂着。
“爸爸,默完了吗?”儿子抬头看着我,小眼睛泛着亮光,“我可以下楼玩去了吗?”
楼下孩子们的喧闹声又沸腾了上来。儿子亮亮的小眼睛盯着我,真让我难以拒绝,“那……好吧。”
“好什么好!你看看你儿子上次语文考试考了多少分,亏你还是一个语文老师,连人家的孩子都考不过!不行!继续带儿子复习!”妻在客厅一边扫着地,一边大声地叫嚷着。
我一脸愧色地看着儿子。
“好累呀,眼睛都疼了。”儿子小声地嘟囔着。
“那,咱们看看窗外,休息休息眼睛?”我边眨了眨酸涩的眼睛,边站起来说道。
小家伙早已窜到了阳台,拨开了纱窗,将小脑袋探了出去。我顺着儿子的头顶往外看去,楼下散植着三棵银杏树和两颗广玉兰,两个孩子绕着树干跑着圈,一个弯着腰蹬着滑板车,在他侧前方,还有一个女孩子指着他哈哈地笑着。呼喊声、笑声、脚步的踢踏声,时而在参差错落的树影间穿梭,忽又顺着夕阳的余晖升腾。
天色忽然暗了一下。我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经落到楼的那面去了。树下的孩子们的欢叫声似乎也弱了一点点。
“爸爸,快,咱们再复习两首古诗,然后我就下去玩一小会,好不好?”兒子纱窗也没有关,就快速地坐到了书桌前。
“好不好?”儿子的声音急急的,像极了夏末的蝉鸣,真让人难以拒绝。
“好的!”我边打开诵读课本,边郑重地答应着。
楼下,孩子们的笑声顺着风又飘了进来,调皮地扑到了儿子的脸上。阳台上,土豆瘦黄翠绿的茎也随着笑声轻轻摇动着。妻走进来开始收拾衣服了。
教师的下水作文中,儿子希望下楼玩一会这一愿望构成了事件的起因,“我”和妻子的接连拒绝形成了愿望达成中的障碍,愿望和障碍的冲突及至最终的解决构成了整个行动过程。行动既使事件呈现一种因果性的连接,又构成了事件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同时,在事件的连接和转换中,人物的外部行动和潜隐的心理活动又相互呼应,因而文章也就变得真实感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两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行动。考生的写作是用告白的方式把自我的感受施加给读者,而教师的下水作文则是借助人与事的行动过程表现这一感受,进而感染读者。笔者以为,对考生作文中存在的没有行动参与的自我告白式的毛病,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记叙文的文体特征,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原料,运用叙述的方式去展现一个事件的动态过程。即便是想象性作文,其事件也应当是合乎生活逻辑的。例如某种职业身份的人,依照生活的常识,在某种场合会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行动和反应该怎样。不要把老年人写成孩子,把学生写成了爸爸。让人与事行动起来,就可以有效避免自说自话、无病呻吟的弊病。
五、研究建议
1.设计行动来有效组织事件。事件的次序不外乎两种,一是依事件在时间上的关系。凡事都离不了时间的约束,所以依时间叙事最为自然而简便。不过依时间叙事容易平铺直叙,因而需要设计行动来造成起落。以教师的下水作文为例,文章一开始是儿子默完了生字,且是默写了好长一段时间,要求下楼和小朋友玩耍,这是“起”。爸爸听到后,指出了儿子的错别字,并点出后天就要考试的事实,拒绝了儿子,这是“落”。儿子默完了错别字之后,爸爸答应其下楼玩耍,这又是“起”。谁知妈妈听到后,因儿子上一次语文没考好,要求爸爸继续带儿子复习,不准下楼,这又是“落”。等等。虽然是依时间叙事,但借助行动形成了一系列的起落,读来并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二是依事件在因果上的关系,就是将有前因后果的事件汇成一团叙述。记叙文六要素中的事件要素(起因、经过、结果)便是依此。研究发现,由因到果的简易度和事件本身的趣味性是一组反比例关系,即由起因到结果愈快速容易地达成,那么事件本身就愈为单调。因此,需要设计行动来造成曲折。比较上述两文,可以看出,考生作文中由起因到结果非常容易达成(没有体现难以拒绝的行动过程),教师下水作文中设置了难以达成的多重障碍,故而一文单调无物,一文曲折动人。
2.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邓彤老师说:“对于一些真实叙事类的写作,获取素材是关键,而这也是学生写作学习的不足之处。”[3]因此,要学会留心各样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不要一味地埋头在学习的象牙塔中,更不要做生活中的盲者,对什么都熟视无睹,一提起笔来,思绪白茫茫一片。平实不妨把生活和学习中的现象及感触写在自己的周记本上,需知这样才能使写作的源泉得以充盈。周记的材料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俯拾即是,家庭成员的一次远足,和班里的同学产生了矛盾,读一部名著的感想,记一次难忘的生物实验,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课堂场景,有趣的物理学实验,等等。正如歌德所说:“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来处理眼前事物,他就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4]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的中考记叙文写作,着眼于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写作中的事件要素,将人物情感有机融合在具体行动之中,可以有效避免虚假空洞、无病呻吟等考场作文弊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7.
[2]朱庆国.为写作教学“辟蹊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7):36-39.
[3]邓彤.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194.
[4]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5.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跨学科写作视阈下初中生周记写作的校本化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L064)阶段性成果]
朱庆国,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