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润泽生命 在生活中品味阅读
2019-02-22罗蓉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阅读不仅是课本,关键是借助教科书这个支点,引导学生来阅读更加广阔的人生。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文学创造者的灵感和体验甚至创作的动机也是来源与生活,生活是每位作者进行作品创作的力量源泉,是为作者提供文学素材的工厂。所以,我们的初中学生在阅读书籍和文章的时候,也就是在阅读不一样的人生,也是在感悟不同的生命,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就要适度地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饱览群书的过程中,不断感悟生活的真谛,同时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不断品味自己阅读中感悟的道理,让自己在阅读中润泽自身的生命,在生活中品味阅读的魅力。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现自主阅历积累
生活是阅读的源泉,是教材文本内容的主要来源,初中学生要真正了解文本内容,就必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积累自己的阅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积累的主体,学生只有积累了足够量的语文知识和情感感悟,才能自主地与文本内容交流,才能读懂文本,进而把有用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的阅读不是用眼睛去看的,也不是用嘴巴去读的,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用心观察,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认真思考问题,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对生活的社会、自然和自己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才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凡的人、事、物,一般人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但是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却总能从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善于在生活中调动自己的感官,善于积累自身的体验。
在文本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感觉体验的结果。首先,视觉体验。如《紫藤萝瀑布》中“从未见过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文本中的紫藤萝花和学生生活中的紫藤萝花是一样的,它他之所以在文本中表现出如此的不同,就在于作者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者把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是听觉体验。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但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看似无趣的小动物的叫声,在鲁迅的眼中却充满了生机。再次是味觉体验,例如《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汪曾祺形容别处的鸭蛋味觉“入口如嚼石灰”,石灰大家都见过,嚼石灰谁都没尝过,这样的写法调动了读者的味觉体验。最后是触觉体验。例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海伦·凯勒“我领悟了‘water这个词,它指称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在作者看来,水从中划过,是清凉的、奇妙的。
这些来自作者感官的体验,为学生调动感觉积累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感官的体验是有限的,但是在生活中可以调动的感官确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在学习《白鹅》以后,学生们生活中听一听白鹅的叫声,看一看白鹅走路的姿态,摸一摸白鹅身上的羽毛,看一看白鹅在叫、走路和吃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傲慢之气。并要求学生把这些感官上的体验和心理的感悟用笔记录下来。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学生都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生成感悟,并积累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积累并对学生阅读学习有帮助的知识,例如家庭成员之间、亲戚朋友之间的口语交际所使用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贴的春联,村镇集市上、社区的集会上、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里的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上所使用的语言等,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这些资料搜集起来,进行加工编辑成小册子。这样学生就会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的阅读知识,在阅读中润泽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养成自主观察习惯
观察不仅仅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必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随时随刻、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春花秋月、人情世故、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学生用心观察的对象。
首先,学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只有长时间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学生才能对身边的人和事保持持久的好奇和爱好,才会主动关心和留意身边发生的一切,才能对身边的事物有所感悟和收获。在生活中,可以持续观察的人、事、物有很多,例如传道授惑的老师,和自己相处的亲人、姿态万千的世界等都可以进行持续的观察,从细节和变化会发现生活的真谛,進而生成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背影》一文后,可以每天观察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送自己上学的一举一动。
其次,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观察的深入,才能注意到事物的每个细节,才会根据每个细节的变化生成自己的感悟。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对“百草园”的观察非常细致,对“百草园”中的植物和动物了如指掌。如此细致的观察,是和作者的兴趣分不开的。我们学生身边虽然没有“百草园”,但是生活中却有千姿百态的公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公园,找寻到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促进自身生活体验的生成。
再次,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在生活中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丰富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我们的学生只有从不同的层面去观察身边的世界,才会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有兴趣去阅读文本。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俯瞰全城,然后引导读者饱览雪后的山景,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把小山呈现在读者面前:先写城外,再写城内;有河水中,再到半空中国,最后到天上的顺序进行描绘。作者写景物由山到水,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把济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学生能够利用的观察方法有很多,例如方位观察法、主次观察法、远近观察法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某一个方法观察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可以多种观察方法并用,写出城市的一景一物,这样,学生的感悟才深刻,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品味出阅读的味道。
三、指引学生贴近生活,展开自主联想翅膀
联想是人类独有的思维活动,是人们由某一个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合理的联想,就好像长出了“千里眼”“顺风耳”,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大胆的想象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的广阔天地里去思考和观察。联想是连接文本和生活的纽带,学生借助联想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的阅读学习就会轻松自如。添加了作者独有的联想,就会为文章增添很多的色彩。
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老舍先生由“济南的冬天”联想到了“北平的风”“伦敦的雾”。虽然作者利用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情”,但是联想的内容确是在空间上产生的。因为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便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冬天有风的北平住过;因为济南的冬天是晴响的,便想起了曾在有雾的伦敦住过。作者利用空间上的关联,产生联想,引导学生唤起有关的记忆表象,再去展现冬天温情的景象,去联想济南冬天与众不同的景致。
语文阅读教材为学生在生活中联想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紫萝藤瀑布》中,作者由眼前的“藤萝”想到了“瀑布”“大条幅”,由“紫藤萝花”想到了“水花”“张满了的帆”。这是作者身边的藤萝,懂得了生活中的学生就会联想到身边的藤萝,就会引导学生去看看身边的藤萝和藤萝花是不是和作者描述的一样,然后再联想一下身边的藤萝像什么。在《春》中,作者看到了细雨,于是联想到了“牛毛”“花针”“细丝”,这是南方的雨,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看生活中的雨是不是和朱自清描写的一样,联想一下自己家乡的雨像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链接学生生活体验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比拉近阅读文本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要让阅读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从中获取深刻的阅读体会。一位老师在讲《游子吟》时,把古人在外出的时候,母亲对子女的疼爱和不舍与学生暂时离家的情景结合起来,和自己妈妈的表现结合起来,一下子把古人母子之间的爱拉近到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情绪瞬间高涨,上课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然后联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去感悟自己怎样去回报妈妈的爱。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現实生活和历史中徜徉,对作者这首发自肺腑的诗,有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深刻感悟,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感悟为联想创造了前提条件。学生在生活中一定要一边观察,一边联想,并且联系文本中学到的知识,促使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刻、丰富,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是最生动的教学资源,教材不是唯一的阅读资源,社会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学生只有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历,才能在阅读中引入生活之水,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润泽学生的精彩人生。
罗蓉,广东省佛山南海石门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