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纽带
2019-02-22范维令
范维令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6月下旬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承接东西,连接南北,历史上看,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富商大贾甲天下”,彰显的就是开放精神。山西要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摆在山西省委政府及全省干群面前的历史新机遇与新挑战。
山西如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呢?
笔者根据十多年来对晋商及万里茶道文化研究的分析认为,应从“万里茶道”这一历史文化元素切入,以万里茶道为纽带,南连长江经济带,北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从而形成新世纪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商业与旅游的世纪主动脉。
山西地处“一带一路”大商圈
有清一代,晋商的西北部商路,已由国内的蒙、疆地区拓展到中亚及亚欧大陆。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赖慧敏研究员《清政府对恰克图商人的管理》一文,引用台北蒙藏委员会蒙古共和国国家档案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领票贸易人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恰克图(今俄罗斯恰克图市)花名册统计,总数为193人。其中除山东1人、直隶10人以外,山西商人达182人,占到总数的94.3%。乾隆四十年(1775年),恰克图买卖城中街、西街、东街商人花名册中统计:领照票的商人共173人,其中除西街有直隶6人、陕西23人外,山西商人144人,占到总数的83.2%。另据晋商学泰斗、原山西财大晋商研究院创始人孔祥毅教授研究表明,自清康熙初平定噶尔丹叛乱后,经由内外蒙古和新疆对俄罗斯及欧洲的贸易进一步活跃起来,恰克图、塔尔巴哈台都是很重要的市场。
胡礼忠等合著的《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一中俄中苏关系300年》一书表明:
“中国方面最初运往边境的多为各种宝石、白银、黄金及贵重的丝织品、冒禁私贩的生丝等。到后来,棉织品渐渐为俄国商人看好,他们从买卖城购入大量价廉物美、结实耐用的‘南京布,行销俄国境内,也转销欧洲各国。据有关资料统计,1775-1781年俄国人从中国进口的这类商品,已占中国输俄商品总额的63%。”
这段论述,已被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所长田建收藏的一本珍贵原始史料所证实。据史料(晋商手抄本)记载,祁县商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前,已有到湖北德安府、隋州等9地办大布,到潜江县、孝感县等8地办干布以及荆州袍布、汉镇扣青梭布;到河南温县、光州等6地办大布,邓州办乍布,禹州办细布,五女唐办染色青梭布;到山东办曲绸、定陶大布;到重庆办开州布销往蒙俄的经历。
综上所述,有清一代,晋商曾开辟了中蒙俄跨境贸易商路。17至18世纪,贸易的大宗商品为绸布及日用品,使这条商路成为继古丝绸之路后的一条“新丝绸之路”。美国著名作家艾梅霞称之为“草原丝绸之路”。也有学者称“北方丝绸之路”。
山西是万里茶道茶商之都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昔日的草原丝绸之路,随着蒙俄茶叶需求的旺盛、俄罗斯机织布业的兴起,茶叶取代绸布成为大宗商品。据统计,19世纪初,茶叶对俄罗斯出口,占到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95%以上。直至19世纪末,晋商几乎垄断了对蒙俄茶叶贸易,成为万里茶道上的一支主力军。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汉口山陕西会馆志》记载,为山陕会馆重建捐款的山西茶号有大德玉、天顺长、宝聚公、大泉玉、独慎玉、乾裕魁、大升玉、祥发永、裕庆成、兴隆茂、大昌玉、长盛川、德巨生、兴泰隆、长裕川、大德兴、广和兴、大湧玉、裕盛川、聚兴顺、天聚和、大德通、大德常、钱泰魁、裕盛魁、复泰谦、义生合、长顺川、巨贞和、久成庆、达顺诚、巨贞义、大道恒、隆盛元、义泉贞、协成泉、翕盛泉、谦泰兴、德慎恒、协成公、集生茂、永聚祥等44个茶庄分号。总捐款达51482.9两白银,占到总筹捐银210040.3两的24.51%。总布施银750两,占到总布施银34115.83两的2.19%。
从以上统计证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晋商故里山西,一度成为万里茶道之“心脏”。山西无隗是万里茶道之茶商之都。
以复兴万里茶道文化为纽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是亚欧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与亚欧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已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被划人首项。
2016年6月23日,中蒙俄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纲要内的32个项目确定了三方合作的基本方向:交通基础设施中转运输、海关与检疫管理、工业与投资、环境保护、边境与区域合作、拓展人文交流合作。
中蒙俄经济走廊,经中国国家发改委规划的两条线,尽管未将山西列入其中,但并不排除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接的可能性。更何况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6月9日中国青岛上合峰会,中蒙俄三国领导人会晤时,强调了在旅游方面加强三方合作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形成一条能够联结俄罗斯、中国和蒙古各地区的跨境旅游线路,即茶叶之路。这条线路已被列入建设中蒙俄经濟走廊规划项目清单,即建立“茶叶之路”中蒙俄国际旅游品牌。
2016年7月22日,为落实《纲要》项目清单第29条,中蒙俄三国旅游部长于中国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会议,签署了《中蒙俄旅游部长会议谅解备忘录》。其间,“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成立。该联盟旨在创建、发展、推动同名旅游品牌。三国将不断拓展旅游合作,鼓励三国旅游、宾馆业相关人员之间交流,完善基础设施,在国际组织框架内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备忘录》还指出,万里茶道成员也将鼓励新的地区加入到此项目中。
2016年3月下旬,山西省王一新副省长,应邀访问了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州、恰克图市。提出了六项合作建议:即加强双方政府间联络沟通,保持信息沟通;相互支持对方举办国际活动,如论坛、研讨会、推介会;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居民到对方旅游;双方博物馆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鼓励双方企业家到对方投资兴业。
王一新副省长接受《新丝绸之路》杂志总编采访时谈到,山西虽然不生产茶叶,但自古以来与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里茶道”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当时强大的晋商群体。晋商从福建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一路北上,穿戈壁走沙漠,通过资本运作,把中国丰硕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运到恰克图,再经伊尔库茨克卖到俄国的欧洲地区;然后从俄国商人手里买回毛皮和棉织品,开辟了一条前后兴盛200年的连接中俄的商路——“万里茶道”。晋商成为“万里茶道”的主导者,同时“万里茶道”也造就了一代晋商。为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山西省制定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在经贸、投资、产业、人文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山西省将抓住机遇,与伊尔库茨克州、恰克图市携起手来,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落实达成的共识,共同促进双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