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居加拿大的美术家

2019-02-22姚奎林卫国

文史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画展壁画艺术

姚奎 林卫国

1992年的一天,创办于1878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讲演大厅里座无虚席,人头攒动。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个从中国移民至此的、名字叫姚奎的中年美术家在讲中国画。只见他气宇轩昂却平易近人,活力四射却沉稳谦逊;他的语言条理分明,形象生动,同时不失诙谐幽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画,经过他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述,其历史渊源,其特点要素,其鉴赏方法,皆清清楚楚了然于胸。听众席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初次听讲的人连忙打听他的“底细”,认识他的人回答:他是中国山西人,在黄河边生长起来的,1979年就已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国内就已经挺有名气了!

姚奎1936年6月出生在垣曲县古城村。

垣曲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早在4500万年前这里就生存着人类的远祖——类人猿“世纪曙猿”,后来终于被中美考古学者联合考察祖在垣曲发现古人类的“世纪曙猿”遗址、发现了化石所证实。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而垣曲就是帝舜故里,称为“舜乡”,分布许多有关舜的遗迹——舜石龛、舜王坪、舜塔、舜井、舜王泉、虞舜庙等等。姚奎当然以垣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荣为傲。

自小喜爱文化艺术的他,养成了喜欢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众多遗址的深刻内涵,古老城墙的巍峨苍劲,美丽传说的生动迷人,奔腾黄河的磅礴气势,乃至垣曲的历史名酒菖蒲酒和古城特色美食锅盔、细面,无不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眷恋和对崇高艺术的追求。

爱好美术的姚奎,年轻时曾有一段军旅生涯,对他日后的美术事业影响甚大。1950年,14岁的姚奎从四川重庆的中学参军,而后随部队北上,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的一名文工队战士。他经历了严寒跋涉、炮火穿行,目睹多位战友在身边牺牲,也随胜利的部队登上了著名的上甘岭……他用美术当作武器,鼓舞士气同侵略者斗争,其自身的美术才华也得以施展。因表现突出,他获得了三等军功章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战争结束后,姚奎靠自学于1957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壁画专业,师从装饰绘画艺术大师张光宇、庞熏琴、张仃先生。碰巧的是,他与另一位运城老乡丁绍光成为同窗,攻读的都是装饰绘画系,只是丁绍光主攻的是装饰画,后来定居美国;而他主攻的是壁画,后来定居加拿大。他们在不同国度,都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并博采众长,竭力创新,从而都跻身于饮誉国际的画坛名家之列。

学生时期的姚奎不仅学习十分刻苦勤奋,还坦荡大方,待人友善。他是班上两位党员之一,不仅担任班长,还是学校4年学生会主席。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左”倾严重错误时期,他没搞过什么“严厉批判”和人整人,因而同学之间感情没有隔阂,造就了终生的同窗情谊。

姚奎1962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助手,参与桂林市展览馆的壁画设计建造工作。1965年,他被调到中央文化部出版局工作;1973年,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连环画报》美术编辑组组长;1979年,他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1986年,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助理;1988年,担任《中国书画》第25期执行主编;1990年,担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副总编辑。

1990年,业已54岁的姚奎,竟然不顾亲友惊讶的目光走出国门,赴加拿大定居。

这是他第二次出国。第一次去朝鲜,是军人天职,为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次去加拿大,是自觉行为,为的是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说到出国闯荡的人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的居多。而他在国内已经发展得不错,可以说已经拿到了“红色铁饭碗”,可是他竟然不留恋,毅然放弃,过了半百还要出国定居,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可是在姚奎身上,恰恰不缺这种勇气和决心!

姚奎到加拿大后,定居的第一個城市是蒙特利尔。2002年,又迁居温哥华。

在这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里,姚奎面临的是探索和挑战,他头脑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精力充沛、性格乐观的他,毫无顾虑和担心,很快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环境和风俗民情之中。他以中国画家特有的审美眼光捕捉异国他乡感兴趣的每一个场景,运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和形式创作出一幅幅带有异域特色的精美的图画。

2000年《姚奎海外新作》画集出版,风格同国内的画作大有不同,更加大胆,更加豪放,更加粗犷,更加艳丽。国外朋友说他:“作为画家,他从不玩忽职守,避重就轻,从不走捷径,从他那儿找不到商业画家造作的蛛丝马迹,相反,他总是坚持冒险精神,探索新的可能。”

姚奎的绘画作品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举行个展、联展,作品被出版和收藏。

2007年7月5日,姚奎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享年71岁。祖国母亲知道:他虽然身着洋装,但他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中国心!祖国母亲知道:他虽然持有异国的永久居留证,但他最割舍不下的是华夏情!他一生为艺术,为人民,表现真善美,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祖国母亲应该为有他这样的赤子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母亲亲切地呼唤海外赤子:魂兮归来!

于是,姚奎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在追悼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出版社的领导以及国内外的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书画家都来和他告别。许许多多的挽联,都是书画家们最后对他表达的肺腑之言,同时也都是各自创作的真迹墨宝。

如果要快捷地大致地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莫过于浏览他的“艺术年谱”。我们展示姚奎的“艺术年谱”,就会发现他有几个“不断”:第一个是不断创作、创新;第二是不断举办画展(联展或个展);第三是不断充当使者,积极从事中外文化交流。

1964年,他为桂林市展览馆设计制作大型陶瓷马赛克壁画《桂林山水歌》;1979年,他为纪念“文革”烈士,创作了中国画《我以我血荐轩辕》,此画参加了纪念张志新烈士画展,并人选纪念画集;1980年,他的中国画参加日本“中日友好画廊画展”;1981年,他赴西藏采风,创作的作品人选中日合作出版的画册《西藏》;198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姚奎画集》;1982年,他的3幅中国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3年,他的作品参加《北京风光中国画展》首展;1983年,他的中国画《小鸟天堂》在中国美术馆部分藏品陈列展中展出;1983年,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他的中国画《身在海云边》;1985年,他的作品赴香港在集古斋参加《五岳三山、古今风情》画展;1986年,他的作品赴日本参加《中国画、版画展》;1986年,《姚奎画展》在故乡山西省垣曲县文化馆举办;1986年,有姚奎作品参加的《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在香港、深圳举办;1987年他的作品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运河之子》中国画展;1987年他的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北京风光中国画展》;1989年他的作品赴澳门参加《中国画展》;1989年《姚奎画展》在台北、台中举办;1990年他的作品在香港集古斋参加《太行风情画展》;1990年他的作品入编《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作品选》;1991年,《姚奎画展》在加拿大多伦多星岛画廊举办;1991年,《姚奎画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举办;1991年,他的事迹和作品人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1992年,《姚奎画展》在庆祝加拿大蒙特利尔建城350周年举办;1992年,他为蒙特利尔大学讲座《中国画》;1992年,他的事迹和作品入编《现代中国画精英作品集》;1993年,他的作品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梦湖园举办的《中国画家联展》;1993年,他的事迹和作品人编《北美华裔艺术家名人录》;1994年,《中国魁北克风情——姚奎画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文化中心举办;1994年,他的事迹和作品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博览大典》;1994年,他的事迹和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名人录》;1996年,他为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座《中国画》;1997年,包括姚奎在内的《三人画展》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会维多利亚市举办;1997年,《姚奎画展》中国文化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1998年,他的中国画《蒙特利尔之夜》参加北京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获铜奖;1998年,他成为《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中国画艺海外组获奖人;1999年,他为中国西北大学美术学院讲座《现代西方美术》;2000年,《同窗十人展》在中国美术馆、济南美术馆、烟台画廊举办;2000年,他的中国画《文武之道》《鬼节欢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0年,《姚奎画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自由画廊举办;2001年,《祖国情、他乡趣——姚奎画展》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2002年,“艺缘”四人联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2003年,他的作品在加拿大中华文化艺术总会写生画比赛获“卓越奖”;2004年,《姚奎画展》在台湾高雄佛光缘美术馆举办;2004年,《姚奎画展》在深圳大学举办……

人们发现,姚奎不仅善于作画,还善于为文。他在海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过不少关于美术的言论,不乏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見。例如:1986年9月10日发表的《对当前美术界论争的一点看法》;1987年1月3日发表在《中国美术报》的《妙在黑白间》;1987年3月发表在《美术之友》的《腾飞吧,中华》;1988年6月18日发表在《北京日报》的《我们画北京》;1991年在蒙特利尔《华侨时报》专栏发表的《闲话加拿大》17篇;1991年11月7日发表在《华侨新报》的《魂在民间》;1993年发表的《装饰的意义与价值——张光宇艺术启示录》;1997年5月3日发表在《华侨时报》的《从小培养爱美之心》;1997年10月10日发表在蒙特利尔《路比华讯》的《美的变异》;1997年6月7日在《华侨时报》专栏发表的《满城艺风——评介蒙特利尔36位华人艺术家》;1997年10月10日发布在《路比华讯》的《画家与画匠》;1999年7月发表在《美术》的《彩墨写异邦》;1999年1月29日发表在《路比华讯》的《鬼斧神功造仙境》;2001年12月21日发表在《路比华讯》的《都有一颗美丽的心——新星儿童美术比赛评选记》;2004年发表的《培养一双欣赏美的眼睛——为艺术之友而作》等等。

而他的诸多言论,无不围绕他对艺术的基本理解:“艺术是时代的镜子,是艺术家锤炼出来的心声。人类离不开艺术,它给人们带来温馨、智慧、力量、希望、惊吓和恐惧……既可爱又神秘,充当人类灵魂中的神仙与魔鬼。”“艺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创造,却又割不断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它更是人类朋友可以共同享受的精神食粮。”(姚奎:《我的艺术表白》)

如此旺盛的创作能力,如此密集的艺术活动,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如此精辟的评述言论,广大的美术爱好者,乃至普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无不对姚奎表示叹服和点赞。

那么业内人士和行家对姚奎有什么样的评论呢?

网络引用国外艺术家评论姚奎的画这样说:“尽管言出己音,却深得某些大师的启迪。”这里所说的“大师”,其中包括中国大师如齐白石,西方大师如马蒂斯、毕加索。国外艺术家评论说:齐白石笔触简洁的技法,以少的笔墨写出物体的本质东西,在姚奎的画作里完全能够体现出来,如《大动脉》《立体交叉》,即能看出他用横涂竖抹的粗线,即“给呆死的水泥、钢铁和沥青带来了活力”。而西方的马蒂斯和毕加索,姚奎在学生时代早已熟悉他们,并从那时起就一直对他们怀有特殊感情。马蒂斯是位线条大师,而“线条”又是姚奎画作的精髓;至于毕加索,他的随心所欲的精神和他突出的持久不懈的旺盛创造力,早已使姚奎获得启发和激励。

美术评论家、研究员邓福星在中国画季刊《迎春花》1991年第1期发文《奇不失真,华不坠实》评论说:“一种画风首先和画家的气质、性情、志趣等个性相关。姚奎待人友善,处事厚道持重,这些便曲曲折折地反映到画面上来。他的画质朴、平和,无一点霸悍气。当然,画风也和地域有关。南方多喜俏丽,北方更求厚重。姚奎生长在北方,他的审美趣味当属于‘骏马秋风塞北之类。他的画用笔粗壮,构图饱满,气韵充实,颇显强劲……”

“在表现技巧上,姚奎好像一个能使用多种兵器的武将,不独限于一种。他作了多种探索,从不同的画种里吸收有益的成分,补充自己的艺术。……任何成功的风景画作品都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纯然描绘,它必须也是画家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姚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外界的景象,经他一看,其所蕴藏的美被捕捉住,进而又被表现出来。……在这些表现对象中,不同程度的物化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如《运河的历史》《岁月》等作品,即使不读题目,画面本身也足以唤起读者在时间上的遐想。《前门夜色》《船闸待开》和《立体交叉》等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虽然画面都只取一角,但却凝聚并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壮阔风貌。表现的对象总是要求相应的表现方式去适应它,于是相应的表现方式往往又成为促使画家艺术观念更新的一种契机。……除有表现静谧、恬淡、优美的作品,还有表现喧腾、运动等感受强烈的作品,还有寓意回忆、思考等含蓄深沉的作品。它们是作者感受、情绪升华和丰富的体现,是画家理解、思考更加深刻的结果。作品现代感的加强,正是作者现代意识加强的反映……”

美术评论家、教授段炼于1993年6月在广东《美术家》总第4期发文《云游的诗魂》评论说:“我之所以将姚奎先生此次展出的作品称为‘都市绘画,是因为他的这些作品均以北美的城市生活为素材,而主题则涉及到当代大都市生活中一些引人注目的东西,例如自然与文明的问题。……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这样的主题选择,能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在我看来是‘都市绘画主题的价值所在。……他的加拿大‘都市绘画在笔墨处理和艺术风格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古今相融》中,浓墨渲染的密集高楼,作为绿色小教堂的背景,将这种凝重的形式同古老的教堂所具有的凝重内容结合了起来。……他在自己的凝重中,又刻意追求空灵的效果,《蒙特利尔之夜》代表了姚奎‘都市绘画风格的这一特点。……从画面上凌空飞越的跨河大桥和纵横交叉的立交桥,以及桥下的游轮和桥上车流的灯火中,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享受自由的无限空间。正是这个潜在的空间,给凝重的画面以空灵之气。

“姚奎先生在艺术上既专心于探索,又没有抛弃传统。而是将其精神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艺术里,形成了寓空灵于凝重之中的独到风格。”

某国外艺术评论家于1994年3月26日在法文《快报》上发文评论说:“1990年姚奎来到蒙特利尔……这位极富感应的画家,即刻就浸入了新国家的风情里,并以他传统的水墨手法,强力地表现出他新的灵感。他的表现手法亦有变异。《秋》以极丰富的色彩表现了湖边红枫,秋意尽染的美境。这恰恰有别于他在中国的画作。在《冬雪》的作品中,我们在无言的白色里,感受到另一个仙境。

“他的彩墨画《大动脉》,使两个境界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以书法般的笔法,将几层高速公路,经过多种交叉融汇为一体,以简练的彩点,表现出繁忙的汽车,从而体现了画的意境……

“艺术家姚奎,欢迎您到美洲来!您清楚地知道,这里的人早已断离了与其先祖及诗歌的关系。我们的山水已变作了娱乐中心,而您却从未在混凝土建筑群中失去您的美感、激情。”

美术评论家贾方舟于2000年为《姚奎海外新作》撰写“序言”,这样评论说:“80年代以来,先后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不计其数。在这些人中,一些年轻的前卫艺术家决心融入西方的主流艺术,以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可,精神可佳,且有可观的实绩;另一些艺术家则由于生计问题不得不放弃艺术,另谋他途,实为无奈,也甚为可惜;还有一些艺术家则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虽不一帆风顺,但还是凭着自己的韧性,在艺术上结出硕果。……而要想达到后一个目标,则有必要以自己的民族身份建立独特的艺术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东方精神往往是他们艺术中的最有价值的内核。

“他到加拿大后,又很快融入到所在国的生活环境和风俗民情之中,怀着对异国他乡的新鲜感和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特有的审美眼光去捕捉他所感兴趣的每一个场景。……画家以饱蘸激情的画笔描绘着现代都市的种种生活画面:五光十色的都市夜景、大型音乐会、喧闹的节日庆典、幽静的居住区、林立的高层建筑、车水马龙般的立体公路、华人的社区活动、郊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在自然中进行休闲活动的人……所有这些是在他过去的作品中不曾见到的。可贵的是画家在面对这些全新的题材时仍能充分发挥中国画的材料特性和自己的语言特色,使他的画在表达西方繁华的都市景观的同时,也能具有一种东方艺术的特有情趣。这种独立品格也是构成他的艺术能够立足于异国他乡的主要原因。”

同某些山西人因为出生地贫穷落后而刻意避讳不同,姚奎在许多场合,总是响亮地宣称自己是“在黄河边生长起来的山西人”。无论他走到哪里,关注的目光总是经常停留在垣曲、山西。

1984年,中条山职工大学组织成立了美术爱好者社团——“历山书画”社,特聘请姚奎担任顾问。他欣然应允并特写信给予支持,还寄来了一幅画作《五台山怀胜景》以示祝贺。1985年,他应垣曲县委和政府的邀请,回乡举办作品展览。展览期间,举办了讲座,讲北京美术界的盛況,讲自己创作的经历及作品风格。当时恰逢春节之际,他又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古城探亲,抓紧时间搞速写,收集了春节民间不少热闹的场面素材。

对于家乡的青年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姚奎一直给予关爱和扶持。有人赴京探访,他都在百忙之中挤时间热情接待,甚至还赠送他自己的绘画作品。

定居加拿大以后,姚奎的心依然与祖国共振,姚奎的情依然与故乡交融,姚奎的梦依然与亲人一块编织。人们形容他“用生命之躯缩短了世界与祖国的距离”。

2000年,姚奎知悉国内即将联合举办一次包括他在内的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10位著名画家的《同窗十人画展》,立马热情响应,飞回祖国,精选画作参与,同时和旅美著名画家丁绍光,中国著名画家韩美林、乔十光等同窗,出席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先后在北京、济南等地巡回举行,获得巨大成功,取得了轰动效应。

《同窗十人画展》展出期间,姚奎难舍乡愁,毅然决定挤出时间回乡探亲。归心似箭,连夜起程,抵达山西坦曲下车伊始,擦把脸即出现在家乡书画界为他举办的欢迎会上。在会上他谈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活跃家乡的书画艺术活动,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天他又不顾疲劳,驱车到垣曲望仙风景区写生。展现在家乡人面前的姚奎就是那么精力旺盛,那么乐观豁达。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没有让他撂下画笔。他不论走到哪里,都深入下去画到那里。

还有一年夏季,河北唐山举办世界著名华裔画家走进曹妃甸大型采风创作活动。此时他已经是一个罹患重病、靠药物维持的老人,但仍然携夫人踊跃前往。他带着厚厚的素描本,认真地用略显笨拙的笔一点一线地勾画着曹妃甸滨海新城的壮美景象,三天半的时光画满了一幅又一幅的写生草图。表面看,他那古铜色的脸膛依然红润,炯炯有神的瞳孔里依然蕴涵深情,灵活的身影依然轻捷;只有在返回下榻宾馆、脱掉汗水润湿的马甲、喝下夫人精心熬制的草药汤以后,他的疲惫萎顿的神态才会暴露无余。在曹妃甸,姚奎留下了生命的绝唱,在《精卫填海》和《凤凰涅槃》的画作里,永远回荡着他那朗朗的笑声,把生命中最后的一幅画留在了唐山。

2007年7月5日,姚奎因患绝症医治无效离世,弥留之际,他嘱咐家人,将仅存的50幅作品捐献给故乡博物馆。如今姚奎的这批画作已成为故乡博物馆的镇馆藏品,成为家乡人民永久享用的珍贵精神食粮。

为纪念姚奎在广西桂林的创作活动,2018年11月21日,由桂林市花桥美术馆主办的“桂林山水歌——姚奎桂林壁画创作和写生回顾展”在桂林市花桥美术馆开幕。本次回顾展共展出姚奎水彩写生原作24幅,文史资料文献10余篇,名家贺词10余份,历史书信、报刊、画册等30余份以及精美衍生品若干。通过本次展览进一步挖掘出不同年代保存下来的作品,向大众分享艺术之美、山水之美、人文精神之美。

《桂林山水歌》是姚奎1964年在桂林市展览馆完成的大型壁画。这幅壁画是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的3幅艺术性大型壁画中的一幅,是新中国第一幅建造完成的现代装饰壁画,第一幅大型马赛克陶瓷镶嵌壁画,系姚奎一生留存至今的唯一的壁画实物。在“文革”之后的壁画与绘画界专业论著中被反复记述,普遍赞誉。桂林市展览馆也以其完美的综合性建筑特色,被收录在中国建筑教科书中。

当年姚奎为此壁画写了一段文字:“人们有一种说法,现实生活中越是美丽的景象,越是难以再去艺术表现。像黄山、桂林,奇妙境界自然天成,确是拙手难以超越。作为画家,不安于停滞,乐于挑战,希望再造自我心中的情景。

“1964年,我从壁画专业毕业两年,首次接受为桂林市展览馆休息厅设计壁画的任务,受延绵数十公里桂林山水的感染,强烈地希望把她浓缩在不到12米的墙面上。自然山水提供给我的素材很多,不可能都做表达,只期望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桂林山水的‘神仙境界。受马赛克瓷片生产技术的局限,如何从20多种可能生产的色彩中组合出淡雅清新的情调?‘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的精彩诗句给了我深刻启示。以象表意,舍去表面的热闹花絮,把桂林之独特山水概括集中到诗的情境,歌的雅兴之中。这幅早期的壁画尝试,受到吴冠中老师的鼓励,曾被数种壁画论著选用图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研究员陈履生在展览前言《倾听姚奎的“桂林山水歌”》中说:“新中国开始的以大规模城市建设为主导的公共环境的营造与公共艺术的创立,为20世纪后半叶公共艺术的发展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在近70年的历史发展时期内,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些与公众发生关联的公共建筑和公共艺术,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复存在。在今天所剩无几的作品中,梁思成设计的桂林市花桥美术馆的建筑,以及与建筑相关的姚奎同时期创作的壁画,就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典型的个案。

“作为一座公共建筑,桂林市花桥美术馆设计的始初就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公共环境和艺术的装饰性,使得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安排了壁画。这也是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的首都机场壁画所形成的一个新中国美术的传统。在这样一个传统中,综合性的考虑,建筑与壁画的有机结合,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都集成为一种与地域、与周边相呼应的关联。花桥美术馆的建筑与壁画的整体性的设计,应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

“1964年,年仅28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姚奎经由校方推荐,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助理承担了壁画的创作。他从收集素材到实地写生,再到创作,所发生的一切,以及所遗留下来的具体的作品,对于研究这个时代的装饰绘画和工艺美术都提供了最直接的个案资料。而与这一历史相关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20世纪以来发展工艺美术的主力和领军,在学科化教育的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手工艺,比如陶瓷、染织、雕刻、漆艺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和自身发展。他们从装饰、造型的美学提升,以及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丰富了新中国的美术创作。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为代表的装饰性绘画,包括壁画,也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的品种。当然,与具体的公共空间的契合问题,也正是这一时期装饰艺术的特点。

“姚奎的壁画在这个时期的壁画创作中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1959年黄永玉、周令钊先生为革命博物馆创作的木板壁画,而首次以马赛克镶嵌表现出了工艺的特点,这应该说是其突出的表现。这一创作无疑是一首独特的‘桂林山水歌,它的青绿的整体色调以及具有装饰性的构成,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绘画的表现方法。正因为这样一种装饰性手法的运用,让人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唯美主义的表现所呈现出的那个时代中的独特的审美取向。

“非常幸运的事,这幅壁画在历经坎坷之后而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并能够恢复到如今非常完善的状况,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由此来回顾这一段历史,还可以从历史的故事中生发出与时代和人生相关的感叹。而用一个特展的方式,把壁画以及与之相关的素材,包括姚奎所画的桂林山水写生集合到一起,不仅有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这幅壁画的创作过程,还能够由此看到那个时期的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以及他们的严谨和认真,他们的一丝不苟和不遗余力,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特色。

“因此,在這个展览所具有的鲜明特色中,与建筑,与时代,与公共环境和公共艺术,以及与一位艺术家成长的过程,都是值得研究的具体内容。而这一个案正是基于这一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的保存而展开的,有了它,就有了得以见证历史的最为直接的例证。所以,这一展览是一段历史的呈现,也是一段历史的回顾,而这一展览还能够引发公众和学界重新审视中国的现代装饰艺术,重新认识现代中国的壁画艺术以及发展。”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姚奎留在祖国和侨居国的文化遗产,是作为一个成功艺术家馈赠给人民大众的珍贵礼物,一定会得到珍藏和传承。

猜你喜欢

画展壁画艺术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纸的艺术
白云
“飞蛾”修复壁画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