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中走进诗词的山水画面
2019-02-22王丽萱
想象力为任何创新之所仰赖。无独有偶,诗词中蕴涵的联想空间乃文学创作之根基。此中想象力乃建基于“图文互现”之逻辑,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迟日江山丽”的江南水乡中,桃花流水鳜鱼肥;在“大漠沙如雪”的塞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寄情山水,用诗词刻画了一幅幅意境隽永的山水画。张志和的闲适,李白的豪迈,苏轼的旷达就藏在这样一幅幅山水画卷中。
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许多模山范水的诗词,如王之涣之《登鹳雀樓》,北朝乐府之《敕勒川》,张志和之《渔歌子》。课后所设计练习亦往往强调“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诸如,课标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诗歌,大体体会诗意,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情感。可见想象是走进诗词画面的重要法宝。然,现有教学研究中鲜见就山水诗词之意象建构专门阐述。因此,如何为学生搭建想象的桥梁即是本文阐发的旨意所在。
一、圈意象,联想特点,想象词中之画
大部分的山水诗词创设了一系列丰富的意象。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触目皆春,入眼皆美,创设出“日”“江山”“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等九种意象;紧紧扣住了景物的特点,如“日”是“迟”的(春日迟迟,日光和煦),江山是“丽”的(水碧山青,欣欣向荣),花草是“香”的(散发着早春的芬芳)……把早春景物描绘得形象生动。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了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后两句则是工笔细描特定的场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写,又有鸳鸯懒睡的静态写照。如此意象丰富的山水诗词在统编教材中举不胜举,譬如《春居》、《凉州词》、《惠崇春江晚景》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引领学生圈意象,联想特点,走进诗人笔下的山水画面,想象词中之画,似如“诗中有画”之理。下面将详细述之。
1.圈意象,词中景物有多少。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学片断:
师:再读读读词,想想词中写了几样景物呢?用笔圈出来。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人的想象力非凭空捏造,乃因有物质存在之前提。因此之故,建构学生对该词意象之理解首要在于识别词中之物。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苍山、白鹭、鲜艳的桃花、清澈的流水、肥美的鳜鱼”五景并存。将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白鹭翻飞,鱼儿畅游的图景呈现;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则展示了:渔夫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在烟雨迷蒙的江上泛舟垂钓。此番问答之后,学生必是困惑何以作者寄情于此等景物而非他者呢?我进而抽丝剥茧,引导学生从景物的观感世界进入诗人内心的精神世界寻找答案。在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等景物中,领略此番情境的惬意,当诗人置身其中时“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的出场,两相比较之下那份怡然自得就显得悲壮了。此番推演亦得到史实的佐证。时值张志和因事获罪贬至南埔尉,不仅虽获赦还,然已看破红尘矣!自称“烟波钓徒”的他驾舟往谒之时有感而发,借景抒发自己不愿重返朝廷,更愿做一名自由自在的渔父之心声,而发出“不须归”的叹息。
2.联想景物特点,想象词中之画。
教学片断:
师:这一首词只有27个字,却描绘了9种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闭目,听老师配乐朗诵)你的脑海中有画面了吗?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说给同学们听一听。(交流、指名说画面)
生:桃花有的盛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师:真是千姿百态。
生:满树的桃花开了,粉嫩嫩的。
师:(板画满树的桃花),这千朵万朵,层层叠叠的桃花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杜甫《溪畔独步寻花》中一句诗——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别的同学看到的桃花是——
生:花儿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的红一些,有的淡一些。
师:这真是:可怜一簇开无主,
生:可爱深红爱浅红。
……
师:让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在头脑里想象画面,当你读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词时,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
若说识别景物乃构建意象之初始,那景物之属性则为意象之出场提供了美妙脚注。这里我着重谈一下“桃花”意象的构建。教学伊始播放音乐,在音符旋律的跳动中学生似乎触摸着了十里桃林的千姿百态,回归课堂引导学生对桃花“数量、颜色、姿态”的属性建构。在此基础上挖掘已有知识的积累,从文学视角探索“桃花”的美学意象,运用想象还原诗词的画面,使词中文字鲜活起来,完成从诗词当中桃花的具体意象到“桃花”意象谱系的延伸,令这种意象的建构更具稳固的基础,亦因此使“桃花”的意象有更多元、丰富的视角呈现,而令学生流连忘返其中。
二、抓诗眼,丰富意象,想象诗中无边光景
当然并非所有山水诗词中的具象皆是丰富的。针对有的山水诗词只有一两个具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的山水意象只有两个——苍苔和红杏。但是我们不仅能从“一枝红杏”见到“满园春色”,而且仿佛还看到了“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无边春色,闻到了弥漫天地的芳香春气。像此类山水诗词善于截取一两个意象,用典型概述的艺术手法,让人以小见大,“见点红而知姹紫嫣红无限在”,收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艺术效果。像这一类的山水诗,意象建构的重点则在于诗眼,课堂教学当中如何引导是为至要,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走入诗人笔下的山水画面,想象诗中的无边光景。
1.抓诗眼,体会诗人心中情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学片段:
师:蘇轼笔下的西湖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美!
师:美在哪里?
生:西湖就像古代的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美的。
师:对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西湖晴天的时候美,雨天的时候也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看到西湖的湖光山色,诗人禁不住赞叹“晴方好,雨亦奇”(板书“晴方好,雨亦奇”)
这首诗的诗眼正是“晴方好,雨亦奇”,为此在教师问答设计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寻找到这个答案,并围绕着诗眼展开意象的描述。诗歌前两句直书西湖“水光,山色”之景色,以“晴方好,雨亦奇”进行恰如其分的修辞;后两句则将此景拟人化,将西湖比为西子,而带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此情,整体上把握住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即:西湖晴也美,雨也美;绝代佳人则淡妆亦美,浓妆亦美。因此,诗眼对于学生对此的意象颇为重要。学生们既能领略西湖湖光山色之美,又可遐想西施的绝代芳华。由物至人,情渐浓,像愈真矣!
2.丰富意象,想象无边光景。
教学片段:
师:晴方好!晴方好!仅仅是波光粼粼的水光让苏轼感受到晴空万里的美妙吗?
生:不是!
师:苏轼还会看到哪些画面也让他不由感叹“晴方好”呢?你能学着诗歌的句式说一说吗?
生:沙鸥点点晴方好。
生:杨柳依依晴方好。
……
师:那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因此诗当中具象颇少之故,然仅此凭藉而至意象之丰富尤为难事。由此及彼则是有效的因应之道。教学实践中,从西湖之“晴”与“雨”切入,令学生知晓西湖“水”与“光”交织的潋滟,领略“山”与“雨”呼应的奇幻,乃有发现西湖美不胜收之可能性。聚焦“水晴”“山雨”之余,更有诸如杨柳依依、暖风和煦此类的多维空间观照。概观而言,还原意象丰富性应将单一具象扩容为多维空间介入,使之有无限想象之可能性。
山高水远,山清水秀,诗人把一方山水凝聚于自己的笔下,借以表达一腔情思。教者窥其意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走进山水的诗词画面,从而领略“千里莺啼绿映红”之盎然生机,追寻诗人“欲穷千里目”之雄伟抱负。本文透过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山水诗词意象的构建途径,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其一,具象属性是建构山水诗词意象之基础,紧扣诗词具象之属性而令学生走入诗人的心理世界而有所顿悟;其二,若就具象较少的山水诗词则须进行充分挖掘才有实现意象建构之可能。从抓住诗眼和具象延伸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实现还原诗歌意象丰富性的还原。最后,从“诗中有画”到“画中有诗”,诗歌的想象力始终贯穿于课堂,既激荡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亦达成了对古文诗词的语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教学是一种美学教育,在领略中华语言唯美之余,陶冶出个体人生“尚美”之情怀。
王丽萱,福建省福安实验小学阳泉校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