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2岁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 孩子遭遇恶性事件后,父母该怎么办?

2019-02-22马拉拉

人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守时小孩事情

马拉拉

人物PORTRAlT=P

刘彩梅=L

P:近年来针对儿童的恶性事件不时发生,从专业角度看,你认为父母应该怎么去处理这样的情况?

L:这要分为两种情况,他是自己亲身经历,还是身边的人经历。如果是他自己经历,那往往会有创伤后遗症,总体来说像这样的孩子肯定需要重建安全感和信任感,因为他会担心这樣的事隋以后会不会再发生到自己身上,不及时解决会泛化到其他的地方。

父母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反应,有的孩子会很害怕,突然怕黑,甚至影响饮食状况,但也有的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反应,是滞后性的。然后要鼓励孩子说出来,知道他的感受,让他的害怕得到抒发。有些孩子可能不善于表达,那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带着孩子画画,在画画的过程里把恐惧表达出来。害怕被表达完以后,他会感觉舒服一些,不让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听他表达完以后,要去安慰他,比如说恶性事件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保护他的人也很多。尽量让他维持原来的习惯和作息,有的家长觉得这几天就不上学了,一步不离地陪着孩子,这就让孩子觉得更恐惧,因为平常生病了可能都不能不上学,这件事情一定很严重,所以才反常。当孩子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万一遇到了恶性事件,他可以做一些什么,让他知道处理办法,有处理问题的信心。

如果他没有亲身经历,要看孩子的兴趣,也可以按上面那三个步骤来做,最重要的还是让他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知道他的顾虑是什么,再去想办法打消他的顾虑。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就一无所知,那就不谈这件事情就OK了,原则就是不要在成长的过程里增加不必要的恐惧。

P:你见到家长的惯常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L:大部分的家长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当他们不知道怎么交流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不讲,或者装不知道。如果说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状,而家长选择回避的话,对孩子肯定有不好的影响,如果后续没有什么刺激事件可能没事,但这种经验会累积。

瑞士有个学者叫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的先驱,在他以前大家都认为好像儿童是没有什么心理现象的,但他提出儿童对待外界有自己的方式,一种是顺应,一种是同化。顺应就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去调整和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比如说父母、老师灌输的观念,遇到问题被对待的方式等。他也会有同化的过程,就是主动把环境因素纳入自己已有的图式中,让它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来咨询是因为孩子太守时而经常不开心,他跟同学一块出去玩,同学不守时,他就特别恼怒,说再也不跟他玩了。这件事是因为孩子顺应了家长觉得守时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又把它同化应用到了和别人的相处模式里——家长让孩子觉得守时很重要,要求孩子守时,所以孩子也会要求外界守时,并且坚信自己是对的。儿童积累经验是情景化的一个东西,在这样的过程里,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被固化下来,通常这个过程在12岁之前完成,所以一般来说3—12岁是一个人被塑造的关键时期。

P:在长期做咨询的过程中,你接触到的儿童案例有什么特点?你怎么看待这种特点?

L:儿童案例往往都是出了问题才会找来。有创伤性的,我记得有一个孩子,小学五年级时学校发生了楼梯踩踏事故,他在事件里受伤,之后就出现了怕黑、依赖性强等症状,父母不知道怎么办便来找我。

我接触到的家庭大部分是有问题的家庭,共同原因就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这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忽视,一个是过分溺爱,两者看上去不一样,但其实本质上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需要引导的个体。家长应该是陪伴孩子的,既不应该让他依附自己,自己也不能去依附他,否则就会形成病态的依恋关系。忽视是太不在乎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溺爱则是太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孩子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我知道一对老来得子的父母,孩子说不渴,也要帮他定时一个小时得喝多少水,孩子发脾气也没用,我接触到他也是因为厌学。

可能是文化原因,尊重孩子这方面西方会做得比我们好一些。我在国外读书是带着女儿去的,当时学校组织家长带着小孩一起参加慈善活动,大家到山上走一圈然后捐一两镑给学校。我当时就观察到有一个小孩行为不一样,他应该是有点智力缺陷,但没有人对他特殊照顾,老师也没有刻意呵护他,就让他跟同学在一块儿。

这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因为他的父母、老师、同学都觉得没什么,所以这个孩子自己也觉得没什么,他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存在,不会被过度忽视,也不会被过度溺爱,就是正常而已。

P:恶性事件发生之后,家长要发现异常,这基于他对孩子的感受程度,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吗?

L:我曾经遇到一个案例,大概2岁的一个小男孩老拿生鸡蛋往垃圾筐里扔,每次他妈妈就抱怨说:“跟他说多少次了,不要再把鸡蛋往垃圾筐里扔,但他就是记不住。”她不知道的是,说的话不仅没用,可能反而还鼓励了孩子。因为从儿童心理学认知上来讲,3岁以下小孩的记忆是很短的,跟他说“不要怎么样”,在家长说完以后,他其实已经记不住前面“不要”那两个字了,他可能记的是后面的“去扔鸡蛋”。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阶段,儿童对词长的记忆是有限的,逐渐发展的,不是天生就像大人一样能记住一串词汇。那样表述也符合教育心理学里特别简单的一个原理——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做什么要正着说,而不是反着说。前者是引导,把孩子当独立个体,后者是要求,两者是不一样的。可大部分家长没有这些知识储备,自然就用自己的逻辑要求孩子。

当下关于儿童认知的研究已经不罕见,儿童对语言、空间的理解都已经多少被探索过。孩子0到1岁,每个月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他的“深度知觉”。以前没有人知道小孩什么时候知道有深度这个概念,小孩爬到桌子旁,家长会担心。后来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叫“视觉悬崖”的实验,把小孩放在木板上,上面盖一张面积更大的玻璃,延伸到平台外部,然后让小孩在上面爬。父母在“悬崖”的另外一头叫孩子过来,测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反应。很小的小孩他不知道,就往前爬,当然不会掉下去了'因为前边是有玻璃板可以爬。但是当他有“深度知觉”以后,即使有玻璃板的支撑他也不往前爬了'因为他已经知道危险了。那项研究表明小孩是在6个月之后就具备了“深度知觉”,即使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但因为不了解,很多家长到孩子1岁了还在担心会不会掉下去。

说到底还是要把小孩当小孩,尊重他的生理情况,也尊重他的心理感受。为人父母是一生的事情,虽然说无证上岗,但是上岗以后最好还是要学一点东西。

P:在国外他们是怎么处理类似的问题的?你觉得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L:我只能说自己了解的情况,至少在实际生活当中,我没有在英国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可能是因为我待的苏格兰比较安全,小偷也很少。记得有次是一面学校的墙塌了,砸死了一位学生,我女儿回来跟我讲这件事,那个学生是她认识的一个女孩,说她既漂亮又聪明,觉得特别可惜。她当时上初中,没有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害怕的事情,归结为那个女孩不幸运。当她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就没必要讲太多,附和或者赞同她就好。

我觉得比较特别的是,学校会做这方面的教育,给出的措施就是立刻逃跑。当时我女儿的学校,一进门就能看到贴了很多“公约”,里面就包括,“可以对大人说不”、“你的财产你要保护好”、“遇到危险的时候就跑”,特别实用,特别具体。

我就想也许作为儿童的家长,恶性事件曝光的时候,可能不是着急和孩子讨论,而是去想解决办法,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比如带着孩子去锻炼一下身体,增加他的跑步速度,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跟他说,在路上不要戴耳机。因为陕西米脂案那件事情,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说有的孩子是因为在路上戴着耳机,就没有注意到周围发生了什么事,错过了最佳逃跑的时机。

作为大人,看到新闻首先要想的是,要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样的伤害,像上面说过的那样合适地告诉孩子具体应该怎么做,措施肯定是越简单可行越好。而不是我跟孩子说今天有件事特恐怖,尤其是比较小的孩子,告知他惡性事件他首先想的不是要怎么避免,而是觉得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会感到恐惧。

P:如果是孩子并没有亲身经历的恶性公共事件,家长应该怎么选择告诉小孩这样的新闻?告知到什么程度?这其中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L:比较小的孩子,除非他主动地问起,家长不要给他提这些事情,他还没有成长到一个必须彻底了解社会的阶段。但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一些了解,或者觉得孩子总还是会听说一些相关的事情,可以跟他做一些简单探讨,但是原则是别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好像随时随地都处于危险之中。要强调恶性事件发生的几率是小的,探讨的目的是学会怎么去看待它,或者是怎么去避免它的发生。这对家长的认知水平要求比较高,我是倾向于家长尽量选择一些中性的新闻。现在也有专门提供儿童看新闻的平台,里面的内容着重给孩子带来批判性的思考,利用看新闻增强分析事情的能力,而不是选择那些一看就知道只有一个结论,只有好和坏的内容。

P:如果儿童时期伤害已经造成,那成年之后,Ta要怎么去面对这样的创伤?

L: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父母,没有人可以成长得毫无缺憾。我发现现在有一个现象,特别是25—30岁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把自己的痛苦归结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其实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但真的没有现在宣传得那么大。我经常说人一生大概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属于被动接受的阶段,就因为没有那个足够的心智去理解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就包括父母怎么对待你,上什么样的学校,周围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样的老师。但是等到有一天,自我开始觉醒,就进入了主动选择的阶段,会去反思以前的生活,对它有什么不满意,现在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大概就是这种阶段。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有一个过渡,因为做选择是要有成本的,比如我们想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但现实是每个人都已经是一个半成品,要打破原有的秩序去创造新的是比较难的。有些人会畏难,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就会开始给自己找理由。“养不教,父之过”,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怪父母把自己培养成现在的样子,以至于现在想改变很痛苦。

但其实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双面性的。任何一个特点都没有好坏之分,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好的特点。迈入主动选择的阶段,意味着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特点,那些特点有多顽固,然后再去想办法。人的可塑性是终生的,只不过越长大,可塑性就会稍微来说低一点,成长和蜕变就会更痛苦,所以成长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而我现在针对家长做的其实是想预防,在最开始的阶段尽量让以后孩子需要克服的东西少一点。

猜你喜欢

守时小孩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种尊重叫守时
云小孩(上)
把事情写具体
守时的朱小美
“守时”既是公交之责更是治堵之痛
一级浪漫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