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
2019-02-22吕永芳
吕永芳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微课为代表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它在展现上形象、具体、短小精悍的特点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微课的特点和优势,让数学课堂不断变得高质高效,赢得学生的喜爱,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应用 探究
随着微课在数学课堂的全面应用,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特点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教师由于对微课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教学中的这些变化也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在利用微课进行数学教学时走了不少的弯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需要教师的积极反思和总结,以探索出高效应用该模式的方法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将在探索微课对数学课堂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对微课在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进行讨论。
一、微课引入数学课堂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练习等,且大部分是视频和音频相互结合的形式,较为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可以给学生以充分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将学生吸引到课堂的数学学习中,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微课的模块化的特征和展现上的优势,可以让老师分模块的进行讲解和剖析,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可以有效化解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
(三)有助于教师的分层次教学
微课的模块化特征和多样化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对教学难度的区分和设置,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对应模块难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次教学。
(四)有助于课后的复习
由于微课短小精悍,不受时空的限制,可无限次重复使用,教师可以利用该特点进行高效的课后复习,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观看,进而不断补足自己数学学习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大幅度提升了复习的效能,有助于巩固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在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观、有趣的、生动的课堂导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朝着活泼、活跃的方向发展。而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在内容展示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这种特点,设计趣味性强的课堂导入,在教学的始端将数学课堂激活。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章节内容时,笔者便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导入。笔者在微课中设置了一个故事情境,具体内容是:从前有两块长方形的菜地,长有6米,宽有4米,另一块地菜地长有12米,宽有2米,森林之王老虎想要将他们分给小兔子和小狐狸,而诚恳的小兔子不敢得罪小狐狸,所以让狐狸先选,狡猾的狐狸心想第二块地一定比第一块地要大,所以选择了第二块菜地。笔者为这则故事设计了较为形象的画面,并配有动听柔和的音乐,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学生都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一个个都在全神贯注的听。当故事播放完后,笔者随即说:大家认为狐狸是否占到便宜? 这时学生开始了议论,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笔者紧接着说: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讨论这两块菜地究竟哪一块大。通过微课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知识的学习之中,课堂的导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内容一直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把握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才能较好的完成课程目标,只有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内容,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补足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视频具有模块化、形象具体的特点,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种特点,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提高数学课堂的效能。例如,在学习《千米和吨》章节内容时,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分别是:①认识千米的含义;②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③理解吨的含义;④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内容制作成形象、具体的微课视频,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在课堂上对每个模块进行反复讲解,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学习这些重难点内容,每攻克一个模块的内容就让学生跟着视频做相关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这样“微课视频讲解--做题练习--再次讲解”的反复循环中,让学生全面突破和掌握了《千米和吨》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利用微课实施分层次教学
不同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情况、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能力等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数学课堂依然采用统一式的课堂授课,则很难兼顾到学生之间这些实际存在的差异,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还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那些早已经掌握了的基础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尚未弄明白基础的知识却又要学习拓展性和提高性质的知识。显然,对他们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微课视频是分模块的,正如上面所说,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数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对教学难度进行区分和设置,并制作成不同的微课视频,有助于分层次教学的高效实施。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层次的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高层次、中等层次、低层次等三个层次,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置符合其数学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具体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对应的指导建议,就本节课来说,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认识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准确分析扇形统计图等,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基础层次的认知内容上进行拓展,如能根据一些数据制作较为复杂的扇形统计图、能在复杂的生活化场景下准确分析扇形统计图等等,将这些内容制作成趣味性强、生动具体的微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指定的内容,从而使他们都能在课堂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找到自身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体验学习的快乐,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有余力的低层次学生去尝试着学习高一个层次的微课视频内容,以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同样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复习效果好则可以大幅度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巩固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而微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反复的播放,将其引入到复习环节,自然能大幅度提升课堂复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和圆锥》内容后,教师可以将有关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圆柱圆锥的具体计算公式等教学内容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分模块引导学生回顾这些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视频讲解中有效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深刻辨析理解易混淆知识点,全面强化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让复习变得活跃活泼,让课堂变得高质高效,大幅度提升复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制作的微课复习视频放在qq群、云盘、微空间等网络共享空间上,让学生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翻阅和复习,促进学生较好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复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将微课引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微课对教学的促进意义,积极将微课应用到课堂的导入、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分层次教学、课后复习之中,全面探索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方法,不断利用微课的特点和优势提升课堂的形象性、具体性,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学科和数学课堂,为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和优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小学整体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冯彦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8,(28):38.
[2]杨涛.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究——以“认识时间”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2018,(07):124.
[3]袁銳环.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7.
[4]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关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3-6.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