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理想信念教育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影响

2019-02-22王馨

祖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王馨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把握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就需要了解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社会、学校和青年自身四方面着手,引导新时代青年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理想信念 新时代青年 教育

崇高的理想信念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并且可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的重要力量之一。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新时期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对新时期青年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理想信念,在一定意义上,理想就是信念,信念就是理想。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对于将来可能实现的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所谓信念,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而保持的一种坚定的态度,相信理想一定会实现,并努力为之奋斗的观念。理想与信念是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体现,信念是理想的支撑。信念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对理想的一种坚定的认识,只有在信念的支撑下,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才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的政治信仰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人生价值观确立的最高标准。而理想信念不会自发形成,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自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青年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必要条件。

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青年只有自身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第二,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加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青年健康成才成长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青年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还要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新时代青年才能够健康的成才成长。

二、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缺失

一些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导致出现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有的趋利性,使得一些青年只讲究现实的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认为理想信念是虚幻的,金钱才是现实的,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第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不足,而货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夸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升值和道德贬值的现象。使得一些青年认为只有金钱才是最真实最有用的东西,理想信念则是抽象和虚幻的。第三,很多青年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自身的健康、知识和能力最为重要,而德行修养则需做到不违法乱纪就可以。因此这些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当代青年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理想信念缺失。

(二)政治信念迷茫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地涌入,新时代青年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更容易受到其他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导致其政治信仰上的迷茫。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政治信念上存在多元化,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随着各种社会思潮地不断涌入,青年接触到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熏陶,这些文化对青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青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增多,政治信念上的追求不再是青年唯一的生活目标,部分青年的政治信念趋向多元化,在面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时,逐渐淡化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第二,出现政治方向的多元化选择。当代部分青年由于自身的政治方向不够坚定,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得他们对自身所信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进而导致了他们的一些政治行为和选择出错。第三,出现政治参与功利化。新时代青年身处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极易受到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进而导致部分青年在参加政治活动时出现追逐功利的现象。

(三)社会责任感缺失

新时代青年在思想观念上大多都认为国家集体的利益要高于个人的利益,但在实际生活中,个人理想往往与社会理想相脱节,许多人通常是注重了个人理想而忽视了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一些青年认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因此他们更多的是注重个人的利益。当集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则只关注自身利益,而不考虑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第二,更加重视个人理想。一些青年认为社会理想太遥远,不真实,不可能掌握和实现;只有现实才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更专注于个人理想。第三,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當前,青年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总是不愿向别人请求帮助,同时也不愿为别人提供帮助,不注重团队合作。第四,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如今,个别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道的很少,对西方文化又略知一二,却一味的推崇着西方文化,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认为只要是西方的东西一定比中国的好。

三、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复杂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断地接受着新事物的影响,同时这些新事物也影响着人们,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产生着影响。首先,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一方面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及其精粹所知较少,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动摇着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不再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和商业性,这种盲目性和商业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青年难以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再次,互联网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青年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严重冲击着我们思想阵地,对新时代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不良的影响,使得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学校的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好坏与青年未来人生发展的方向紧密相关,并影响着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然而目前,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学校不够重视以人为本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教师在施教时,教育方式趋于单一化,只是一味地灌输,忽视了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其次,教育内容的实效性不强。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还没有与青年的实际生活形成契合,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再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强。有些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有些教师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皮毛,并未深入的探索,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影响着新时代青年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

(三)青年自身的身心局限性

青年时期是人身理和心理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处这一时期的青年其心理素质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自我意识也正在形成并急剧发展。但由于其思想上的不成熟,青年在理论学习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往往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学习,侧重于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而,许多青年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理论较弱,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思维方式往往出现两极化趋势。如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往往容易以偏概全。此外,当代青年大多是从小受到父母过多的宠爱独生子女,优越感很强。也正是由于他们从小的这种“理想化”的生活,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的培育。

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

社会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第一,要正确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用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陶冶青年的情操,激励青年的意志,充分发挥青年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青年抵制西方外来思想带来的诸多诱惑,保持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强大的社会环境支撑。第三,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开创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有利于对青年网络上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了解,从而针对性地对青年开展教育,促进青年积极健康思想的形成。

(二)优化学校环境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学校是青年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校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第一,要转变理想信念的教育模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新发展。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尊重青年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性,将青年从被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自我教育转变。第二,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引,开拓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使其更好的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第三,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优化教育者的队伍结构和年龄结构,可以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保障,使其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第四,要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也为社会的建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提升个人素质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

青年要想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除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第一,青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青年要在夯实理论根基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第二,青年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是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青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珍惜各种实践机会, 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会促使他们形成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建军等著.信仰书简: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政教育研究,2013,(09).

[5]范萍,梁丹丹.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的理想教育[J].教育評论,2014,(09).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