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9-02-22郭辰越
摘要:“互联网+”是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新运行模式,成功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传统行业的改进与创新。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加大了对“互联网+”的应用,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機遇,让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育工作效率。但是其也为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也对许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 机遇 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其带动下衍生出大量的“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与之相结合,并在现实中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而教育行业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为实现改革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这种新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
当前“互联网+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成功实现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较大的优势,这也是该种教育模式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下面对其表现出来的巨大优势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有助于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开展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可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升。我们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快慢来调节学习的速度,可以对不明白的知识点进行回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从而让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1]。同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我们学习存在的薄弱之处,然后通过网络开展定向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弥补我们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我国教育取得较大的发展进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重点突出了教育“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让教育中的参与主体需求都得到满足,进而对我国教育产生较大的帮助。
(二)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该种教育模式下,使得教育工作开展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互联网教育与实体教育共同形成当前的教育体系。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移动学校、云端学校,为我国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较大的督促性作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机构为了不被当前时代发展所淘汰,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拓宽教育资源获取途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作为学生的我们在获取知识方面有着较大的局限性,更多的只能够从学校开展的课程中来获取,虽然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但是拓展的内容也十分有限。而且其中许多的知识点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使得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受到影响。但是在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之后,整个教育过程都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展开,在此环境中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搜索相关的知识,在获取学习资料方面变得十分的方便[2]。例如:当我们在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时有着较多无法理解的地方,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需要通过向教师请教,以此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但是由于教师个人的精力十分有限,需要指导的学生较多,使得这一请教的过程常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到学习的效率。但是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的教育视频,能够较为快速的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让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
(四)有助于实现全民教育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机构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展开教育,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工作却较为缺乏,使得整体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严重不足,这无疑对我国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社会中各类型群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可以自行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源学习,也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培训学校学习,可供人们自行学习的途径较多,也因此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顺利实现[3]。
二、“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挑战
正所谓“有利就有弊”,“互联网+教育”在给我国教育带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工作开展带来较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情感交流上较为缺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方式,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感波动。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照顾,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这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都能够很好的体现。但是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处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之中,相互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在这种教育情况下将很难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淡化,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较为不利[4]。最为主要的当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思想道德的认识会存在不足,严重者甚至会失去学习的信念,失去学习的目标,无法自行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
虽然从积极的角度来讲,“互联网+教育”模式能够让受教育者更加容易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为学习带来较大的便利。但从实际的应用来看,许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搜索和记忆,自身却缺乏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得他们并不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5]。尤其是对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习者而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想到的就是在网络中搜寻正确的答案,而没有注重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分析。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虽然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较大的扩展,但是在思维能力上却出现降低,反而不利于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实质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并不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虽然“互联网+教育”模式能够实现知识教育功能,但是在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上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同时因为学生之间很少聚集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这也造成在凝聚力和责任感的培养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必然会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更加的功利化,认为当前的学习只是为今后能够获得一份较好的工作,对金钱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追求欲望。
(四)部分学校盲目跟风
面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学校教育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也在教育中增加了网络课程教育、远程指导教育等模式,但是其自身在教育和引导工作上做得不足,使得诸如此类的网络教育缺乏实际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校教育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6]。对于这种现象在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改革与创新,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則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盲目的跟风,对教育工作开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何种教育模式都存在着利和弊,“互联网+教育”在给我国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其存在的弊端做出改进和创新,找出更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带来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兰莹莹.“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大学教育,2018,(05):37-39.
[2]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37(10):46-51.
[3]王春丽.“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西部皮革,2016,38(14):95+105.
[4]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3-10.
[5]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26-32.
[6]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作者简介:郭辰越,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2016级 高三年级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