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2019-02-22马萍萍
马萍萍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1.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互联网+”模式的必要性
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服装专业教育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服装专业教育相关的高效和职业学院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逐渐形成了以南派为核心的高校分布趋势。各个级别和层次的院校的服装专业输出的人才具有一样的特点,无法表现出其个性化特点。对于一些没有知名度且一味跟风和模仿的地方小型院校来说,长期输出共性专业人才的模式不足以让其立足于教育领域。如何能够在地方文化和地域服装产业的小环境下建立起以大环境需求为背景的特色专业型人才,成为众多服装专业院校争相探索的重要问题。“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这些缺乏个性培养模式的服装专业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在 “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一些没有太大知名度的服装院校,也能在地域文化局限的小环境下建立起以全国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服装专业院校应该转变固有的思想理念,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各部分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满足“互联网+”大背景的需求,同时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根本需求。
2.“互联网+”时代高效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2.1 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的,这种方式沿袭了很多年,方法和模式上没有任何变化,很难使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传统而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知识传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师应该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整合更多的特色教学资源,提前为学生制作学习课件、教学视频等,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互联网+”大数据为高效服装专业提供了很多的公共教学资源,比如精品课程、公开课、学术视频、教学直播等,可以以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市场对于服装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等为参考组织和安排更多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视频、翻转课堂、课堂学习视频、课外拓展视频、资料链接等。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取学习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
其次,在教学地点方面,以往的以教室为主体的教学地点发生了变化。因为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培养目标,老师可以按照课程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本、声音等组合成课件或视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以便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有所用处。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前对这些资料进行预习,课中可以针对某项专业技能,同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课后,学生可以通过专项练习、课后评价以及老师指导等方式进行持续地在线学习。学生在了解、认知、学习和练习的每个阶段,都能够使用网络资源来查询相关资料,比较名校、名师以及各种特色专业的教学资源之间的区别,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所延伸和扩展。
最后,通过搭建名师讲堂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同名师进行零距离地交流。可以在学校内开展名师课堂的活动,使得老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老师不仅可以在本校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也可以通过名师零距离的平台同校外本专业的师生进行交流,可以对该专业的其他院校学生提供在线指导和解答疑问。本校学生也可以通过此类方式同其他院校的名师形成良性互动,以此感受不同名师对于同一课题的解答方法,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增强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线上有名师的可以咨询和交流,线下有本专业的老师进行详细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快、更详细地掌握专业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2.2 完善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该将以往的通才教育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思想转变过来,以特色型人才培养为主,使得学校的人才输出更具市场竞争力。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学校可以以学校基础、生源的知识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为参考来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以企业或公司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辅助课程和实践课程等。认真分析地域性的小市场,全国范围内的大市场等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不同岗位对于专业和技能的需求,在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的条件下,按照大环境下的服装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特点来退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之间的广泛和深度合作,学校应该积极同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企业需求特点安排数字化课程教学内容和组织项目开发团队,同企业一起制定数字化资源项目建设标准,也可以一起建设数字化资源学习基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的条件下,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双向建立和沟通。可以在校企双方的努力下退出探究式、仿真式、案例式、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定向培养具有特色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3 参考大数据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输出的服装专业人才大多属于书生的模样,空有一肚子理论知识,无法拥在实践中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效服装设计专业应该转变以往的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借助项目来对学生进行市场实战型的训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来分析各个企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以这些需求为导向,定向制定个性化、具有特色的实践方式。借助校企合作的背景,同企业一起建立实训实验室,在学校教学资源重组的条件下,对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将企业引入到学校,建立和健全创新的合作机制,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以技能为核心的专业性人才。借助实验室、企业岗位培训、教师项目等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地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直接途径,所以理论学习一定同市场实践相互结合。与此同时,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层层递进的培养模式。比如低年级的工艺不见制作的训练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实践可以是照着理论知识进行模仿和学习的,进阶阶段可以对学生提出更多的要求,让学生根据产品特性进行设计并且制作出来,在创新阶段就应该有更高一级的要求,让学生在已有的产品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并给出自己的创新理念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模式,让学生的实践过程能够一步一步有所进步。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来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授专业实践的知识,也可以邀请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来为学生讲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使得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岗位有所认知,能够针对性地查漏补缺,看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哪些不足,对照这些不足来进行学习。对于即将进入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将职业能力作为下一步进阶的目标,参考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经验,为以后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构建新型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老师为核心进行综合评价,难免有些片面,无法全面地体现出学校某一专业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可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市场、企业、老师、学生等都可以是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可以吧学生的学习成果同市场之间紧密联系,以此完成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评价。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将学生的原创作品通过微商、天猫、淘宝等电商企业进行推广和展示,让学生的原创作平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度,以此加快其作品的市场化步伐。这种方式会将学生的创作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出来,同时,有市场评价体系作为参考和指导,更容易帮助学生脱离之前幼稚的设计模式,让理论化的设计思想更具实践性,以此加快他们设计出市场需求的作品的速度。评价体系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升级,建立相对应的学生评价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反馈学习信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以此平台的评价信息作为档案的一部分。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专家评价、市场评价等各个层面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会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 。以此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他们改变对于学习价值和完成作品任务的看法,让他们懂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以此提高学校的不同专业的教学效率。
3.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行业面临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对教学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巨大机遇。在传统的服装专业共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下,应该通过“互联网+”的战略思想来进行创新,加入特色培养的思想和模式。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同地方院校的服装专业都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和市场特性,来展开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应该注意的是,对于传统教学观念、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通过互联网平台,从教学观念、模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培养出具有特色的服装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