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时代内涵与方向引领
——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2019-02-22樊帅领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樊帅领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激励广大干部要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也就赢得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做好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接续进路建设工作,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必须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必须引领高校青年党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是全党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攻坚战、持久战。

一、准确把握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当代语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需要准确把握高校青年党员的“微心态”、成长特征和历史使命,准确把握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当代语境。

一是,高校个别青年党员因“精神世界的荒漠化”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一方面,高校个别青年党员存在“注意浮躁化”“感知碎片化”的“微心态”。“微时代”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微信、微视频等为典型传播载体,通过网络实现即时、“无限中心化”传播的新型自媒体时代。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人都是传送或者接收的中心,传递“微元素”,开启“微生活”,促使个别青年党员“注意浮躁化”“感知碎片化”的“微心态”“微时代”既满足了高校青年党员高效的跨时空互动,又通过“微心态”以“去中心化”虚化本质,以“碎片化”消解价值,以“瞬时化”摧毁信仰,最终摧毁了“快餐文化”大厦,留在一些青年党员精神世界里的只有“过把瘾就死”式的遍地“无厘头”。另一方面,高校部分青年党员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逐利本性已经使物欲凌辱和奸污了我们的精神”[1]“因为‘微媒体’而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和“瞬时性审美’,对“身外之物”的热衷追求更加剧了“精神世界的荒漠化”,精神失落让人苦不堪言,高校部分青年党员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不可能自我救赎,它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矫正。

二是,高校部分青年党员具有未来性和创造性特点,价值观容易发生硬性撕裂。高校青年党员群体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标尺,是弘扬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骨干力量。高校青年党员作为最富创新、最具梦想的力量,“总是鲜明地表现出正在发育成长中的自然人与社会性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人的两种特点。”[2]一方面,部分青年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收到“微媒体”“自媒体”的消解和重塑,政治定力和道德智慧不够,一定程度上容易轻信、盲从,具有强烈的未来性特征;另一方面,青年党员思维敏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独立,最具鲜明的创造力。高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当代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群体意识和个体自觉,引导高校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避免价值观硬性撕裂。

三是,高校青年党员要进一步增强党的思想优势、核心优势、道德优势、政治优势,勇做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先锋者。当前,极少数党员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这种“失理”现象有蔓延之险,严重影响了党的思想优势。[3]一些党员政治纪律涣散,看齐意识不强,组织生活散漫,这一“失矩”状况损害了党的核心优势。[4]一些党员贪污腐败、道德败坏、作风骄奢,这一“失德”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道德优势。一些党员宗旨意识淡薄、漠视群众疾苦、假公济私、官僚主义、损害群众利益,这一“失民”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政治优势。高校青年党员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续增强党的“四大优势”,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深刻理解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时代内涵

高校青年党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好“失理”“失矩”“失德”“失民”问题,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5]

一是,讲政治、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他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凝聚青年共识、汇聚青年力量、引领青年成功的重要法宝和理论之基,高校青年党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信仰信念、保持对党忠诚、不忘入党初心、坚定“三个自信”,以理想为骨,用信念铸魂,在体认与践行中补足“精神之钙”,永葆政治本色。

二是,讲规矩、有纪律。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避免走岔路,亦可以帮助高校青年党员驱散价值迷雾、消解思想症结、祛除精神困扰,从人生歧途走上“人间正道”。高校青年党员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心中有尊崇、行为有遵循、说话有底线、做事守红线,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讲道德、有品行。每个党员都有提升党性修养、自我接续发展的责任,打扫思想尘埃、驱除不良作风、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高校青年党员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党性觉悟和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知敬畏”作为终身课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及时用党章党规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努力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是,讲奉献、有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国家增创更多财富,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价值旨趣和执政信念。[6]高校青年党员要保持“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先锋者。

三、全面拓展高校青年党员敢于担当的方向引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广大青年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用功学、用心学、用情学,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7]高校青年党员要夯实“学”之基础,抓好“做”之关键,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敢于担当之本色;练就过硬本领,强化敢于担当之底色;勇于创新创造,提升敢于担当之成色;矢志艰苦奋斗,增添敢于担当之亮色;锤炼高尚品格,丰富敢于担当之背景色。要用心用功用力用情,落细落小落实落长,奋斗实现中国梦。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敢于担当之本色。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高校青年党员应有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接续奋斗,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承担也必将承担的重责。首先,高校青年党员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宠辱不惊的心理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释放向上向善的精神能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次,高校青年党员应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再次,要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不忘入党初心、坚守党性修养,淡泊名利、珍视操守。高校青年党员应自觉涵养更加过硬、坚毅、恒久的政治定力,自觉做精神高地的守卫者。[8]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抵御“三大诱惑”:权力、金钱、美色。加强政治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扎扎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最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强化敢于担当之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调研时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9]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青年党员要在理论、实践、思维三个层面练就过硬本领。首先,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具体问题,积极用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静下心、学进去,学深一点、悟透一点,脚踏实地、只争朝夕、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学习,接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其次,高校青年党员要既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坚持学以致用,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注重学习社会经验,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再次,注重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底线思维能力。高校青年党员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前进性与曲折性,深刻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确识别、精准教化和精细管理,严守政治底线,充分掌握学习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从而增强学习教育的系统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练就过硬本领,强化敢于担当之底色。高校青年党员干部要勇于担铁肩道义、著家国文章、铸民族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蓬勃的力量。

三是,勇于创新创造,提升敢于担当之成色。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高校青年党员应有的品格。一方面,高校青年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10]高校青年党员要自觉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想敢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增强政治勇气,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勇做当代的“劲草”和“真金”。时刻准备坚持真理、时刻准备修正错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另一方面,高校青年党员干部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要按照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思维素养等方面重新“扫描检测”,找出能力软肋、经验盲区、思维空白、创新短板,加强系统学习和精准提升,促进知识更新、能力到位。高校青年党员干部要珍惜青年时光,敢做先锋,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发扬劳模风范、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创新创业成果更多更快更有效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在无私奉献中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四是,矢志艰苦奋斗,增添敢于担当之亮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是时代赋予高校青年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青年党员干部在筑梦、追梦、圆梦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舞台。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也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光荣伟业。高校青年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始终胸怀大局、心怀天下、恪尽职守、攻坚克难,自觉履行时代使命,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11]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12]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之壮丽,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彰显;青春之激情,只有在奉献中方能绽放。高校青年党员要勇做时代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既要读万卷书丰富素养,也要行万里路增强实践;既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也要志存高远、勇于拼搏、开拓进取。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矢志艰苦奋斗,拒绝骄奢安逸,用辛勤和汗水扫清困难和障碍,浇灌人生和事业的前程之花。

五是,锤炼高尚品格,丰富敢于担当之背景色。高校青年党员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平台,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性认知,提高思想自觉;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情感认同;培育政治定力,提高明辨能力;坚定信念信仰,引领向上向善;凝练实践导向,释放价值感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引入实践,在行动中感知,在生活中领悟,于灵魂深处添砖、在信念高地加瓦,接续累积、久久为功,以冰心玉壶的虔诚去锻造提升,以三省吾身的执着去审视检修,以刮骨疗毒的意志去辨别取舍,不断锤炼高尚品格。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