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
2019-02-22罗延财
罗 延 财
(山西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当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置校际趋同化现象严重,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在融媒体和“双一流”的双重背景下,高等院校如何认识和解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矛盾,如何结合社会媒体发展规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从而切实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原则、思路和方法,谋求更加科学、合理,与人才市场需求适应程度更高的专业结构设置。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教育产业化为我国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呈现出在专业设置方面“急功近利”的状态。除了政府政策不力之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开设渗透了更多经济效益的因素,其决策过程缺乏相关调研数据的支持,更多的是“拍脑袋”式的主观决策方式和基于经验的管理模式,以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际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规模的扩大与市场的内在需求极不统一。
(一)艺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1998年和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别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和艺术学学士学位,实行的是“通才”教育模式。“在我国上至211工程重点院校,下至民办院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91所”[1],在这近200所的高等院校中,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特征,大多数都是按照“精英”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设立,将培养目标主要分为艺术型和技术型两个方面,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因为应用型专业教师的缺乏,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其培养计划和教育模式实行的是单一的艺术型模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媒体行业对一些实操性和技术性课程需求更加迫切。同质化的艺术型培养目标,由于其重点是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基础性提高,导致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细分化分类和梳理,特别对以技术性见长的计算机、多媒体和融媒体相关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二)单一“电视”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滞后
大多数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立之初实行的是以“电视”媒介为核心的“采、编、播、导”的专业教育。2003—2018年,媒体的社会环境和形态经历了主流媒体(以电视为主)、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深刻变革,但众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除了设置必要的文学类和美学类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基本都是以视听语言、电视摄像、电视美术、电视音乐、广播电视概论等为主,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都是围绕以“电视”教学为主,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以“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为内容的基础和主干课程的设置整体欠缺。虽然期间有些高校对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定和调整,但差异不是很大,都是基于个别性课程的细节上的调整和修改,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加重了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国内高校对人才的引进基本坚持“学历”和“科研”两个标准,作为高等院校,高学历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有些高校为了完成行政指标和增加自身社会形象,没有充分考虑学科背景和专业属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和美学素养之外,还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统一的学者型师资队伍造成人才队伍的直接短板就是不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却承担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新媒体和融媒体相关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相对较少,再加上广播电视专业艺术型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学历标准的设置,使得有些高校对融媒体教学方面师资的引进重视程度不高。
(四)实践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影视行业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相应地要求高校不断地调整和购置其实验教学设备。众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成立之初,其实验室建设都是按照电视的“采、编、播、录”相应建立的摄影摄像室、非线性编辑室、影视鉴赏室和演播厅。融媒体时代,实验室建设仍然以单一媒介形态下的“电视”为主,新媒体和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力度落后于传媒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资金的匮乏和自身创新意识的不足导致一些高校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举步维艰”。一些社会新闻媒体发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的感叹,突出反映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素养和市场需求极不统一的现状,学界和业界严重脱节。这种感叹首先来源于媒体单位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失望”,也客观反映出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者型师资,由于缺乏行业经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往往产生“实践理论化”的现象,将本来简明的实验手段和程序进行高度化理论性概括,成为学生接受的一个“障碍”,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对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20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为适应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2],其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置等都是围绕“电视”展开的。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语境下的社会媒介生态发生了以全媒体和融媒体为主流的重大变革,客观上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培养与媒体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一)以数据驱动专业设置科学化
数据技术的驱动使融媒体成为当前信息发展的主流。数据不仅仅改变了媒体的制作流程和规范,更影响到了节目创作观念的转变。新闻的产生不再是单一的只靠记者深入实地采访而获得,而是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新闻报道。记者可以以互联网为平台,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本身产生新闻素材和新闻内容,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融媒体时代,形成的数据更加多元和丰富,而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则需要相关的技术作为支撑,技术既是新闻生产的手段,也成为新闻生产的内容。因此,利用技术获取数据、筛选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可视化数据形成信息传播是融媒体时代格局下一个媒体人必备的素养。
大数据背景下的媒介共融时代,数据本身可以生产新闻内容,因此,结合统计学知识获取和分析数据是融媒体时代下媒体生产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同时,一档电视节目从前期的策划、制作和播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首先根据统计客户需求和市场反应的数据,制作适销对路的媒体产品;其次根据统计节目受众的收视数据,分析节目的优劣得失,做出实时调整;同时,根据统计数据,做舆情分析,承担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
融媒体语境下,“数据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生产资料’”[3],但由于政府政策的不力和高等院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大数据应用在教育层面的滞后,国内高等院校出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际同质化和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状况。高等院校是专业设置的主体,应避免以前经验式和“拍脑袋”式决策旧样,形成利用“数据”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利用“生产资料”梳理,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历史沿革、设置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和就业状况等数据,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置和修订的对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依据行业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
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是当前媒体行业重要特点,折射在教育层面,要求高等学校打破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不同介质而区分的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方面树立“融媒体教育”的理念。融媒体重新整合了社会信息资源,弱化了各类媒介的独立性,媒介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运作形式和生产方式等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1.媒体管理和运营的能力。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有其成熟的相对独立的新闻业务流程和信息发布渠道,而融媒体则是要对这些既定的流程和渠道进行全方位的打破,将单一的信息载体进行“融合”,确立全新的信息传播流程。单一媒体形态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融合”概念下的媒体管理和运营。信息共享,但信息采集和信息载体彼此分离,是目前融媒体管理和运营的现状。信息采集和信息载体彼此分离,报刊以“文字和图像”为主,广播以“声音”为主,电视以“画面”为主,各类媒体形态继续保持其传统的采集方式和发布特点。在这种媒介生态中,传统单一媒介形态下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融媒体时代格局,客观上需求传媒人才两种基本的管理能力:一是平台管理能力,首先涉及在保持各自独立性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状况的媒体格局下,对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二是人才管理能力,以信息生产为任务,将不同行业背景和不同专长的人才重新分配和组织,达到人才资源的综合化的有效利用。
2.团队协作能力。融媒体发展现状对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可以分为单一媒体形态下的内部要求和媒体集团下的外部要求。以传统媒体电视为例,电视讲求的是多工种合作,例如一台电视晚会需要摄像、灯光、音响、表演等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可以制作完成,这是单一媒体形态下的团队协作行为。媒体融合下,诸多媒体形态结成“利益共同体”,一台电视晚会不仅仅涉及的是电视媒体内部各个工种的合作,还需要和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和新媒体等“齐抓共管”,形成更为综合的传播效应。因此,融媒体背景下,对团队协作能力一方面体现在内部内容生产的具体分工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外部媒体集团内容传播的总体整合中,比单一媒体形态下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更广、更高。
3.移动互联网思维。全媒体是一个“多屏时代”,PC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同时,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第二屏幕”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电视的“第一屏幕”。从这个层面讲,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能力: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是新型的受众主体,更加精确,更加细分。作为当前媒体从业人员,在了解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媒介形态的移动性、个性化的基础之上,还要树立目标受众意识,根据媒体呈现形态和受众特点制作“适销对路”的媒体信息产品。
4.新媒体素养。以微信、微博、APP等为主的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4],成为当前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及个人发布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和方式。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之际,作为当代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站在信息时代改革的前沿,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一方面继续巩固提高原有的传统媒体的素养和技能,另一方面掌握以“微信、微博、APP”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规律,不断提高和丰富其在新媒体方面的专业技能。
总之,融媒体时代对传媒类人才的整体要求就是复合型、全能型。因此,高等院校首先应弱化专业界限,打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单一的艺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媒体行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复合型目标。以大传播为理念,融媒体为视野,一方面限定性地保留和减少“通才教育”模式下的公共课程,提升学生必要的文学素养和美学素养,另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保持“电视”特色,但也必须将新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的相关课程纳入其中,同时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媒介经营与管理、互联网应用、统计学等与融媒体有关的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必要补充,提供给学生进行选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融媒体时代对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等院校整体性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为了避免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现象,作为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具有复合型和地方化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体制原因,我国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师资力量基本属于“学院派”,专业教师大多数来自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其学科主要有广播电视艺术学、戏曲戏剧学、汉语言文学、传播学、音乐学等。多年来,这些教师在自己学科内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媒体行业经验整体缺乏,融媒体领域知识鲜有涉及,导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际教学效果欠佳。国内高等院校的学者型师资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短板,而国外的一些高等院校要求教师如果不具有从业经历和行业经验,是没有资格担任传媒类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必须对现有唯“学历和科研”的人才引进模式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补充,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突破现有的唯“学历和科研”的人才引进模式,积极引进一些业界精英担任专业教师,使学界和业界产生良好的互动;另一方面,强化现有专业教师跨学科意识,尽力冲破自身专业的局限,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和改革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减少理论授课课时,增加实验课时。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授课偏多,实验课时不足问题,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加课程的实验学时和学分。第二,成立实验中心,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可以将摄影摄像室、非线性编辑室、录音室、虚拟演播室、综合演播厅等集中统一管理,并采取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以课程为依托,开设将文案写作、策划书完成、脚本设计、摄像、摄影、导播、录音、采访、后期编辑等多工种集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一技多能”的专业素养。第三,实行集中实习下的项目实习机制:为了统一管理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将原来专业的自主实习改革为学院管理下的集中实习,同时在集中实习的体制下采取项目实习模式。第四,校内平台化的实践教学策略:分别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负责的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传统校园电视台节目生产可以交由学生策划、制作和播出,既完成了学校的报道和宣传任务,又为编导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开办新媒体,采取由专业教师整体统筹,运营主体则是编导专业的学生。两个平台一个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一个是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虽然两个平台隶属不同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但在具体的新闻制作报道中,两个平台的编导专业的学生经常沟通和合作,使电视和微信“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