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9-02-22

关键词:中华民族革命道路

张 君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文化自信,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在自觉认同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坚定的信仰和意志。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但这并不代表这个民族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缺少文化自信的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无法长久立足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高度的文化自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指引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顺境中壮大、逆境时奋起的思想文化元素。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受了太多的磨难。不甘被奴役的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艰难进程。中国的国门是被侵略者的炮火轰开的,于是便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企图建造自己的先进的“器物”以自强,但自强的目的未能达成。“自强”未遂,“求富”继之,企图以商战“稍分洋人之利”,但仍以失败告终。眼界更为开阔的维新人士,跳出了“器物”的窠臼,认为国家制度的改变才是救亡之道。但终因旧势力过于强大和自身的不完备,被“戊戌政变”终结。辛亥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功,但并未改变近代中国羸弱的境地。在继续探索救亡之道中,更为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意识到文化问题、思想问题的重要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力图引进西方文化以破除旧思想对国民的羁绊。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总体上是成功的,虽无法避免时代的局限,使得“言必称希腊”、语必及西人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使“民智开化”,各种新思想涌入国人心中。在这一漫长、痛苦的民族探索进程中,中国人历经文化自大、文化自卑到文化自省。文化自省是对文化自大的纠正,也是对文化自卑的理性反思,同时文化自省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土壤。中国人意识到自身文化不可恣意抛弃,西方文化也并非金科玉律,对于自身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认同是实现文化救国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形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自信逐渐增强的过程。同时,文化自信形成和增强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崛起的过程。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深刻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人类面对客观世界无所适从。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需要巨大的文化自信力。“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7只有文化自信,只有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担当和奉献精神;革命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的广泛且深刻的内涵延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脉,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秉性,激励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勠力同心的信心。

深厚的文化自信使得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3],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程度能够深刻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的国运和国脉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曾创造过领先于世界的文明,对世界产生了重大且积极的影响。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分裂与被分裂、反抗与被反抗,从来都是归于“大一统”的进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四分五裂,但最终挺过时代的拷问,重新开始了崛起的进程。深厚的文化自信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给中华民族以无与伦比的定力,使中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华民族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道路,形成了先进的理论,确立了完备的制度。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4]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历史脉络,从根本上指明了文化自信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关系。

二、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因素有很多,但文化因素是诸多影响因素里最深刻的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前进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还需要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自信给予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得到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道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模式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独树一帜。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这条来之不易的中国道路的理解、坚持和持续发展,需要更加广阔的视野,即把中国道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去。

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牢筑中国道路自信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自秦朝以来,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海桑田,虽朝代更替、内裂外扰频仍,始终没有离开一统海内的宿命。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各种救亡图存的努力不曾间断。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诞生,始终努力探求中国归向何处的道路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问题上遇到种种困难和曲折,但是深植于中国共产党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成为党在奋斗道路上的精神营养。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5]“大一统”的国家观、“民为重”的人民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因而汇聚成排除万难、气呑山河的巨大力量。正是这种建立在深厚优秀传统文化上的自信力,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更加坚定。

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与中华民族从危亡到解放的历程交织在党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血与火的磨练中共同不断成长,不怕牺牲、乐于奉献、信念坚定、志存高远,“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品格深深融入共产党人血液中,成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新的文化基因。在长期的伟大革命新征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具有历史和时代内涵又特色鲜明的中国革命文化精神。这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沉淀了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标识。“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6]32树立坚定的革命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将革命文化运用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中去,是增强道路自信的题中之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生成于革命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发展。[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接作用于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文明等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8]864—86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更高的程度,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更多人所认识。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贫瘠感”也越来越弱,开始展现出与大国定位相符合的文化心理。具体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思维理念不仅成为国策,更深入人心。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更加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坚定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在实践上突出表现在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发展,不断利用文化自信的力量坚定走好中国道路。

三、文化自信为理论自信熔铸灵魂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实质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不断满足人民利益诉求的理论成果,都闪耀着中国文化的灵魂。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即革命理论、建设理论和改革理论。这三个层面的理论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不断在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富强的过程中发展。

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是空前黑暗的历史,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都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解放的历史责任,必须采用“革命”方式改变近代中国的状况。中国人做事情习惯于“师出有名”,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赢得人民拥护,二是取得一定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思想也需要“师出有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承列宁主义的“暴力革命”方式,二是延续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的“革命”惯性。虽然俄国的暴力革命取得了成功,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俄为师的“暴力革命”并没有取得成功。“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9]115中国的情况就是军阀割据、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战争是可以选择的唯一方式。如何进行战争?包括历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起到鉴古知今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10]29在政权和人民关系上,中国文化强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发动、团结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一场人民战争,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农耕文化,使得农民对于土地的诉求异常强烈,但现实是农民手中几无土地。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诉求,成为中国革命基本内容,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深度融入中国革命理论中,成为了中国革命理论的灵魂所在。

久经战乱的中国,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仍然需要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正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1]1439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设一个新国家需要更加艰苦的长期努力。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仁民”“爱民”“存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思想与共产主义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共同筑起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国家的全部意义所在,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虽然在建设新国家过程中出现急于求成等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经过数十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国家面貌和人民面貌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在国家层面上,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尖端科学取得突破;人民生活上,人均寿命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并且,涌现出“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奋斗精神。

纵观中国历史,变与不变相互交织。《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年代久远的朴素辩证法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意义在于“改变”关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经历“文革”浩劫的中国已经到了“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的地步,并且人们的思维变得僵化,对于“改革”的做法似乎认为是“离经叛道”。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改变,并且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前所未有地接近。“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2]改革开放理论的成功不仅回应了变与不变之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于改革理论的自信心,为我国在改革之路上继续前进提供了民意支撑。

四、文化自信为制度自信植根培土

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但在近代遭受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如不能在价值系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发生创造性的转变,则很难在现代化的时代进程中保持繁荣。从横向对比来看,如果这些创造性的转变离开了原有的文化轨迹,则又断然难以取得成功。众多在现代化浪潮中仅建立起符合现代化规则的制度,而抛弃了原有的文化内核的国家,最终还是走向了国家治理的失败。“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内在精神。”[13]114制度和文化是融为一体而又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否则制度的设立将变得毫无意义。中国历来崇尚伦理道德精神带来的约束力,但努力进行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神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才能解决近代以来强烈的制度忧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将制度建设视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逐步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既符合现代化国家治理的要求又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求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自信表现为其强调制度的内生性,而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现有制度;注重从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中获取制度智慧和学习对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制度自信的根源。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政治文化独树一帜,在整个文化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政治文化的制度化,构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核心内容。“天”“地”“人”的结合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政治理想的理路,即权力的来源、制度的承袭和民心的向背。三者皆备,才能构筑起合法稳定的政治秩序。文化传统需要继承,需要借鉴,更需要创造性运用。以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为精神起点,借鉴吸收苏俄的“苏维埃”体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以革命的方式取得政权,并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公正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些政治制度的建立,打上了中华文化精髓的烙印,又借鉴了外国的先进理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14]1772坚定的制度自信来自于对优秀文化的自信,反之则会抹去人民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对政治制度的自信必然出现裂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值得我们尤为警惕的。

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中处于统领地位,而经济与社会制度则是实现政治理想的载体,即政治制度的本质、理念、初衷要通过经济和社会制度加以落实。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性国家转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深刻表现在制度虽不断变换,但隐藏在制度里的文化精髓从未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15]226纵览世界其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全部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凤毛麟角。作为鲜明对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下,中国的政局足够稳定,民族团结有增无减,生产力水平更是显著提升。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忠于中国的过去,而且还将服务于中国的未来。

五、余论

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底蕴。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化的步伐不会停止。除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挑战外,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加深刻,但又会十分隐蔽。虽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不可替代性和独创性,但文化全球化不再是个伪命题。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在思想上并无所谓的 “文化危机”或 “文化安全”问题,但时代的变迁,改变了这一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文化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如何确保文化安全以及延续文化自信是讨论的关键所在。守护好自身优秀文化,确保中华文化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最低要求。调整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姿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同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则是更高的文化追求和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和支撑,以及文化自信赋予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自信。但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不是盲目自大,要在不断发掘和借鉴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添更加厚重的底色。与此相对应的,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自觉抵制危害文化安全的行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丰富而又十分庞杂、获取信息的途径极为便捷的社会,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一个十分艰巨又紧迫的任务。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革命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