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9-02-22

邸 敏 学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太原 030006)

中国梦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来的。关于二者的关系,近年来学界虽有研究,却不深入,并没有完全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三点意见。

一、中国梦是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定性,是近百年来乃至今后的定性与实践。

(一)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的是中华民族一定会走出近代以来的屈辱、挨打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兴盛。按照先辈的共识,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第一,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独立的、自由的人民共和国。第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即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或者说现代化,彻底摆脱积贫积弱现状。

应当说,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民族复兴这一点上,与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的不懈探索是一致的。我们都曾记得,最先觉醒的洋务派,从屡次失败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师夷以制夷”。虽然这次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先河,建立了一定的近代工业,但是,这次学习是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宣告结束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道路失败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试图通过学习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把我国引入现代国家。康梁的主张虽然得到年轻的光绪帝的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反对,主张改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不得已逃亡到日本。政治改良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主张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经过无数次的起义,无数次的失败,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推翻了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赶走了皇帝。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原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不但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还使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天下大乱”。

就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几乎陷入绝境之际,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先进的中国人在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以后,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并于1949年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大任务——民族独立和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温饱、小康目标,正在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步目标迈进。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二大历史任务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

(二)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诞生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几近无望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决定了她不仅仅具有共产党的一般性质——实现共产主义,而且还决定了她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或者说中国梦密切相连的特殊性,即在中国的大地上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历史使命是绕不开中国梦的。

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的联系,已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诠释。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意义在于向世人昭示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这一宏伟目标化为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会议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相比于党的一大,二大是一个进步。她把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的国情——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了。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党的最低纲领依然存在一个如何实现的问题。因此,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这个问题。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指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国共合作得以实现,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虽然这次合作促进了北伐战争,打倒了军阀,扩大了党的影响,但是,大革命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公开屠杀共产党人宣告失败。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之秋,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捐弃前嫌,提出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对帝国主义列强战争的胜利。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大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自由。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第一大历史任务的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工业化的开启。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以后,1953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搞了“两弹一星”。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并且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都如期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其实质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发展思想

以上论述表明,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彼此相连。其实,联系更为密切的是党的发展思想。在党的最终目标前提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党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不同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思想也是不同的。概括起来,我党98年的历史大体上有三种发展思想。

(一)以政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政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党在这一时期的奋斗目标——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为依据提出来的。

夺取政权是指中国共产党以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建立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独立、自由的人民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阶段。这场革命就是要把压榨中国人民的国际资产阶级和国内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让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的主人。也就是说,代表中国工农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但是,如何进行阶级斗争,如何在中国进行阶级斗争,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事情,是以政治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这一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将这一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分清敌友,壮大革命力量。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见解各不相同。延安时期,胡耀邦曾经询问毛泽东什么是政治,毛泽东告诉他,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收入《毛泽东选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的成功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1]3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首先要分清谁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谁是依靠力量,谁是团结对象,谁是打击对象。然后通过一系列政策、策略,充分发挥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的作用,把游移不定的团结对象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彻底孤立、瓦解、打击革命对象。当然,阶级阵线并非是僵死不变的。在不同的革命过程中,我们还要依据革命力量的大小以及革命任务的不同,随时调整党的政策和策略。如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成为次要矛盾。我们党就改变了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策,提出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合作,并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对帝国主义列强战争的胜利。第二,探索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与欧洲以及俄国的国情不同。虽然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照搬马克思的书本、照抄苏俄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懂得了这个道理,接受了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第三,建立革命军队,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是不予人民民主的,是不讲道理的。对其统治不利、人民有利的事情,政府是反对的,甚至是要被镇压的。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周恩来到南昌发动了南昌起义,毛泽东到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两支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打起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在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根据地建设和人民军队三者互为统一,缺一不可。在这里他特别注意建立、发展、壮大党领导的新型军队——人民军队。他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2]107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国民党蒋介石的政权是被人民的军队打败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3]1131革命的“扫帚”就是人民军队。人民军队打到哪里,哪里的国民党政府才会“跑掉”,人民政府才能建立。人民军队打到全国各地,全国解放了,新中国就成立了,夺取政权的任务就完成了。第四,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革封建地主的命。在中国也是这样,必须推翻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所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工商业不发达,工人阶级人数少、力量弱,不足以肩负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任。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完成革命的任务,就必须把农民这个可靠的同盟军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就必须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让农民在革命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革命每前进一步,革命力量每壮大一些,党的土地政策就前进一步,工农联盟就巩固一些。工农联盟的建立,改变了革命阶级与反革命阶级的力量对比,壮大了革命阶级的力量,为夺取政权奠定了阶级基础和力量源泉。

经过这些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前提。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否意味着以政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结束,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开始呢?这个问题恐怕是迄今为止存在争议的大问题。对此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已经做了肯定的回答:“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3]1427“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3]1429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党的工作重心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转移过来。在此期间,党的工作重心还停留在巩固政权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美国、苏联主导的“两大阵营”对新生政权的态度直接阻挠、影响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在政治孤立新中国,还在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包围、围剿,对新中国的经济实行封锁、禁运,加上中苏关系恶化,摆脱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就成了新生政权的第一要务。第二,国内敌对势力人还在、心不死,时刻都在威胁新生政权。为了稳定人心,保证朝鲜战争和国内建设,我党不得不大张旗鼓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彻底肃清特务、土匪、恶霸,让人民抬起头来、挺起胸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之后,资产阶级右派利用开门整党之际,向党猖狂进攻,……如此等等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毛泽东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第三,经济建设很难摆脱政治影响。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照抄、照搬”了苏联经验,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二是中苏关系恶化后,我们搞了与苏联“马钢经验”截然不同的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把精神鼓励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把成本核算、物质鼓励斥之为修正主义。三是党内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不同认识,往往无限上纲、上线,致使许多好的建议得不到采纳。对于这一时期的沉痛教训,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深刻指出,我们的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党“没有完全搞清楚”[4]116。

(二)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前30年,我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了“两弹一星”,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完成了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这些成就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顺应党心、民心,提出并坚持了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30年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首先,全党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阶级斗争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在建设时期,阶级斗争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时候可能还比较尖锐。但是,与革命时期相比,这种阶级斗争是局部的。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以外,都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迫切。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商业总体上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再次,依据国情,重新确立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确立并被全党接受以后,大力发展生产力自然而然地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二是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党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再次谆谆告诫我们:“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370—371

三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现代化建设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在改革开放前,中央领导人与中央文件一般使用四个现代化概念。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使用四个现代化的同时,经常使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或者中国式现代化。其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一是它把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容转变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目标——温饱、第二步目标——小康、第三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都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用人民关心的切身利益表达出来。二是把“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目标国际化,即每一步战略目标既有“翻两番”的要求,也有人均达到多少美元的客观要求,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步,置于国际社会之中。三是加快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翻两番”和人均达到的美元数量,我们党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20世纪末期,如期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再次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即把原来的第三步目标细分为“三步”,俗称“小三步”战略。重要的是,“小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业已实现,我国GDP总量先后超越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将“小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三步”表述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总而言之,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中国人民迎来了富起来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向前跨了一大步。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表明,国情决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决定发展思想。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党的发展思想也转变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

首先,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了。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发展思想就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宏观上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在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走出国门的企业人员、出国留学人员与日俱增。他们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最大的渴望、向往是祖国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只有祖国进一步强大,他们的工作、学习才有保证,生活才有尊严,才有安全感。从微观上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精神和环境等。就物质方面讲,重点不再是基本生活需求,而是对丰富多彩的,诸如知名品牌等高质量的物质的需要。就精神方面讲,主要体现在平等、公正、廉洁的社会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既包括部分干部的贪腐行为,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对社会的毒化,也包括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如空气、河流等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如此等等,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得到解决。

其次,它“依靠人民创造伟业”。第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曾经把党与人民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回顾我党经历的98年历史,我们走过的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每一步都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在“强起来”的时代,我们党更要一如既往地依靠人民,创造新的伟业。第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党的历史表明,人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讲,谋划发展的蓝图要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制定的发展蓝图才切合实际,才能得到贯彻落实。落实发展蓝图,需要依靠人民。因为除了人民,我们党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除了人民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党完成历史重任。落实发展蓝图遇到困难,需要依靠人民予以解决。因为我们的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最愿意帮助我们党。同时,人民也有能力解决诸多现实问题——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第三,人民是党的事业成功与否的评判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一己私利,它“是完全的、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它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党的工作如何并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说了算,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最高标准。人民不满意,我们就改正,人民满意,我们就继续朝前走。唯其如此,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再次,它“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实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的政策。因而,在改革开放初中期,党的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先富”上,包括党的十四大以后确立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先富”问题基本解决了。现在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悬殊,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处于警戒线之上。就是说,“后富”或者说“共富”问题,已经提上党的议事日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从战略上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采取了重大举措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一是党中央已经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仗,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7月在国有金融企业试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国有企业职工在及时得到足额工资的前提下,还可以分得企业的红利。试验成功后,这一经验将在所有国有企业推广,以建立缩小国有企业收入差距的机制,让亿万职工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一)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富强了,人民便富裕了;中华民族复兴了,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都复兴了,都有尊严了;各个民族复兴了、有尊严了,各个民族的主体——人民,就有尊严了,幸福了。就是说,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一致的、统一的,它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5]54

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强调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领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一思想概括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似曾相识又令人眼睛一亮的思想,是从现实中来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普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须接受党的领导。由现代企业制度产生的“新三会”是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三会”的治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特别是职工在企业的经济政治地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甚至职工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以至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常态”。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强化、提升党在企业的地位、作用,弥合、缓解“新三会”与“老三会”的矛盾。其次,强调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以后,“摸着石头过河”理念的局限性不言而喻。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顶层设计,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法律、政策允许的可以改,反之,就不能改革。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必须经过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意。没有这个程序,所有重大改革均不得实施。

第二,坚持包括共享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目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说是共享,是全国人民共享,不是少数人也不是一部分人共享。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要制定出共享的体制和机制,由共享逐步进入共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然,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诉我们,共享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向前。

第三,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党在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在新的条件下中央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淘汰过剩产能,限制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2016年5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6]这里的“减少无效供给”是指去产能、去库存的问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减少无效供给”首先是去产能。据国务院201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披露,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和75%,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产能利用率平均低于80%,产能过剩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行业扩展,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5%。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的五大任务,去产能是其中之一。减少无效供给还需要去库存。去库存主要是去房地产库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扩大有效供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然,也留下了不少问题或者说短板。从不同收入群体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是短板;从产业来看,现代农业是短板,新兴产业是短板;从产品来看,生态产品是短板;从产品的质量来看,高品质的产品是短板;从资本来看,相对于物理资本而言,人力资本是短板。补短板也是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有效供给,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更好满足社会需求;要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标准;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推动中国质量、中国品牌建设,做到产品和服务质量“双提高”。

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为主攻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产品上的“减法、加法”的灵活运用,逐渐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就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党的主要任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