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对策探析

2019-02-22张玮魏梦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园生物环境

张玮,魏梦梦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1].城市湿地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美化景观和城市生态建设等功能.而城市湿地公园具备湿地的特征和功能,是对湿地合理运用的成功典范,对于实现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生态效益.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公园都有研究.发达国家对于湿地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科研水准都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水平就比较落后,对于湿地的保护对策也不够完善.根据国内的现状,推动建设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对保护湿地有重大意义.

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2].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主体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突出特点.而具备以下条件就可成为城市湿地公园:(1)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2)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3)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湿地公园的占地面积须达到33 hm2以上;(4)应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湿地[3].

2 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

2.1 科普教育功能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为了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可以轻松地了解湿地系统的知识,提供了类似于展览馆的湿地公园常识场所.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不但可以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居住的地方,还可以为一些迁徙的鸟类或其他动物提供临时的栖息地.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科教功能,针对城市湿地公园不同季节水生植物或动物的活动情况[4],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科普活动,这样不仅达到了科普教育的效果,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其生态系统.

2.2 调节气候功能

全球气温变暖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城市湿地公园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特殊的环境中会累积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此外加上湿地较为薄弱的生态环境,二氧化碳的吸收就变的很迟缓,因此就形成了可以对固碳起到很好的作用的土壤和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层[5].另一方面,湿地可以通过蒸发水和植物输送附近的水分,而周围环境湿度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降雨.所以,城市湿地公园在生态循环的过程中能够调节气候,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3 景观营造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是现代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占据了环境保护和美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这个社会具有景观营造的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形成的景观要素,包括视线通廊、滨水界面、游览设施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性.此外,现代化的城市湿地公园营造的自然野趣景观,有效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城市湿地公园在营造城市景观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艺术,所以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生态中也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

2.4 旅游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而且为城市景观的多样性添上了浓笔重墨的一笔.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主要是依靠大自然,向大众展现湿地中一年四季不同风格的景色.同时,湿地生态旅游经济强调保护湿地环境,协调湿地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价值的矛盾.湿地公园滨水区和绿地的宜人风景,是城市居民度过周末的最佳场所.另外,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就业和经济效益也有着巨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它促进了与湿地生态旅游兼容的第三产业,包括餐饮业、服务业乃至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经济价值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5 蓄水与净化水质功能

水在湿地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由于城市湿地公园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蓄水能力,在降水量相同、持续降水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很好地缓解城市内涝和水灾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湿地中有些植物本身自带大量的水分,比如苔藓,它在保水蓄水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是防洪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也具有最强的净化功能,这也是一些城市湿地公园建立的原因.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微生物等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等方式,可以将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转化,降低污染物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其中,芦苇、凤眼莲等植物在吸收污染物上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3 城市湿地公园存在问题

3.1 城市水体污染

湿地对于其周围环境有净化的能力,但是当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超过了它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时,湿地系统的这种保护能力就会遭到影响和破坏.湖泊水质作为湿地公园的主体要素,它直接影响整个湿地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怎样保护湿地公园的湖泊使其不被其他因素影响成为十分重要的探索方向.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是,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染物在没有经过化学处理的情况下就随意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去,这必然导致水质的恶化,对人和动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和谐,不仅危害到了原有生物的多样性,而且也影响到地下水质和土壤,毋庸置疑,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也因此颇受牵连.

3.2 城市湿地资源减少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的发展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革和洗礼后日趋成熟,要远远领先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环境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使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步递增.而政府等有关部门很多时候并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开采水资源,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环境的维护受到阻扰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推进城市房屋建设,扩大建筑用地和土地复垦,进而导致城市湿地资源的大量锐减.

3.3 外来物种入侵

由于湿地生物特殊性以及人为环境的影响,入侵物种很可能会导致原生物种的死亡,从而弱化湿地生物种群多样性,如果不加以人为控制,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少.最具典型代表的是,上世纪初从外面引入中国的凤眼蓝(俗称“水葫芦”),它虽有较好的污水净化能力,但由于其繁殖生长迅速,引来后很快便浮在水面,不得不吸取其他水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影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平衡,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也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3.4 人为破坏环境

城市湿地公园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它改善了人居环境,为人类、动植物休养生息提供了场所.每一株在公园里生长的植木花草都表现着鲜活向上的生命力,让居民享受到公园里的美丽和大自然的幸福.与此同时,就要面临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的问题.人类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不免会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问题,比如乱扔垃圾、践踏草坪、无节制地猎捕和采集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行为,都会对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3.5 缺乏地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湿地类型的多样化.城市湿地公园能够展现出不同地域的、个性化的自身魅力,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而应该从地域文化特色寻找灵感,创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新模式,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并尽量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表现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然而,目前的城市湿地公园更多地在意其生态功能,对于景观文化缺乏考虑,不善于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特色,而建设了许多过于相似的景观,这必然导致地域文化在传承上的断裂,使地域文化景观无从发展.

4 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对策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湿地公园的建造落后于城市的发展[6].由于我国对于城市湿地的研究比较落后,人类在城市湿地公园里活动,有形无形都会对城市湿地造成干扰,而且全体公民的保护意识也有所欠缺,保护的难度加大也不足为奇了.所以,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就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根据城市湿地公园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个保护对策.

4.1 严格控制废水的污染

目前,城市中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问题经常见诸报端,这种现象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城市湿地功能的弱化,我们不得不采取严格要求和管制措施,否则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化.首先,根据生态修复原则的指导,可以选用类似于芦苇的水生植物进行移植,利用草炭对湿地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进行净化,然后,可以引用具有净化功能和观赏价值的当地水生植物,以期达到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的效果,使城市的生活和工业废水对湿地公园的有害影响被削弱到最低限度.其次,也可以将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化学处理,再将其进行排放.并且要加大对工厂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工厂要实施一定的措施惩罚,让其按照规定去排放污水.

4.2 行政保障措施

4.2.1 将湿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内

湿地公园能够改善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城市生态安全,所以城市湿地在城市规划的考虑范围内是无可厚非的.2005年2月由建设部颁发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进行强制性管理.为了规范湿地公园建设的程序、发展方向,使之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有针对性的专项法规来指导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统一的宏观界定和指导,及时解决并正确引导已经出现的问题.

4.2.2 行政管理、法制制约相结合

由于人们对于城市湿地的保护存在不同的认识,而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无法用金钱来权衡,城市湿地在保护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城市湿地的拥有人员将改造湿地用来搞开发房地产所收到的利益可能远大于对于保护湿地所得到的利益.保护城市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政府首当其冲应该起带头作用.政府带领人们去保护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利用以下途径,比如报纸的刊登、电视的放送、以及媒体的广播等宣传手段,从而使公民保护湿地公园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有关的方针政策因为政府的普及,也被公民所熟知,保护湿地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中国的环境市场和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不完善.城市湿地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该运用行政管理、法律约束和市场激励等手段,加强对于城市湿地的管理和保护.

4.3 维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湿地公园是优质的天然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稳定性等特点,它为生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国内很多的自然湿地不但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还能够为野生生物提供生长环境,比如水禽在迁徙、繁殖时候对栖息地和生活场所的要求.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营造最适合生物生存发展的空间,注重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保护原有生物廊道[8].保护湿地中稀缺物种、维护具有典型代表的水体、地貌、栖息地等原有形态及代谢过程,从而实现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群落的稳定性.

4.4 规范人类行为

为了避免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的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规范人类的行为.首先应制定相关的惩罚政策,来遏制人类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破坏行为,人类对城市湿地公园形成的破坏,无论出于什么用意都应该受到处罚,而故意破坏者更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其次,在生物最易遭到破坏的时期,比如该生物的生长期,此时该生物就比较脆弱,不宜受到过多的干扰,此时就可以采取减少此生物开放的次数,有必要时直接采取不对外开放的政策.最后,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人群的游览行为,因为,在人同周围景观环境交流互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个体生物的生长,而如果采取相应的隔离模式,使人类和湿地生物互不干扰,这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到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

4.5 传承地域文化

由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缺乏地域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去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地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特征,用有形的景观来展现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对于材料的选取,应尽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的优势[9],使所创造的景观风格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至少也不至于太突兀,同时也能够降低建筑材料的搬运成本费用.其次,在设计城市湿地公园的休闲活动区域时,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喜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人的认同,并唤起他们对历史深处的情感,也是体现地区文化特色的最佳方式.最后,可以在湿地原有的地域文化上进行创新.城市发展具有地域性,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在展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又融合别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文化的多样性,让人们能够欣赏到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样也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活力,而不至于将所有的城市湿地公园都建成一个模板.

5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健康安全水平,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能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快捷便利的好去处,也从而慢慢提高了整座城市的生态效能.由此可见,城市湿地公园无论是在人类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建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存在问题提出的保护对策应该得到重视,而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能更好发挥湿地公园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休闲娱乐的价值,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公园生物环境
生物多样性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在公园里玩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第12话 完美生物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