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及实现路径探究

2019-02-22段俊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才观总书记人才

段俊霞,赵 宇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四川 610500)

一般而言,人才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才问题、人才工作、人才事业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是世界观在人才问题上的运用和反映。[1]习近平总书记从高瞻远瞩的角度出发,继承了我党优良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历史为镜,结合当下人才需求的亮点,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并同时将国内与国际的多重视角,紧扣时代需要和历史定位,围绕新时代我国人才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论述。这些指示和论述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未来发展纲要和目标作为出发点,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人才观体系,并将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人才理论进一步充实。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才问题的讨论,我们其实能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让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让更多的人才涌现,以此才能充分合理的调动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

一、习近平人才观的内容

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对于人才问题一直有着比较持续的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于人才问题的讨论和讲话更是比比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话和讨论,我们认为习总书记的人才观是一个完整且不断扩充的体系,在这体系之中,关于人才的培养、选用、引进、战略规划等其实均包含其中,并且这些内容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作用和影响,最终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主要指导内容。

(一)强调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价值的发挥,因此人才强国的战略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才强国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我国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而制定的符合我国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战略。它的出现,推动我国向人才大国的方向迈进,也进一步契合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的目标。

1、人才强国是新时代发展必然要求。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所首次提及的人才强国的战略,第一次让我们意识到人才是我国建设为经济大国、科技大国、人文大国的重中之重。根据习总书记在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国家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的指导思想而言,不难发现人才的培养与价值的体现对于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中国来说,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也是当下十分迫切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的力度和广度。

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竞争优势的建立,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的新格局,这些都离不开人才强国战略的充分发挥。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经济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要素,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的逐步走向主流的目光,世界格局的变化也逐步将创新发展作为核心要素。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才强国的战略,不单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对于人才的渴求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当今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军备竞赛,谁拥有更多的人才储备,谁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上升到国家竞争的层面,其实也就是人才之间的PK。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提升和巩固国际地位,已经早早的将培育和招募优质人才、建立核心竞争力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级。因此面对如此激烈的格局,对于我国来说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大的挑战。因此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与推进,不但是开拓人才发展与培养的全新疆土,更是加快与巩固我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

2、人才是实现中国梦最可依靠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原有的历史阶段,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借助人口优势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原有的人口优势以及不足以让我国在国际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形成人才优势,进而在国际范围内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地位,所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结构化的人才梯队,通过不懈努力与奋进,才能将我国打造成人才强国,才能将中国梦照进现实。

从我国人才的基本组成来看,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口,因此人才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这是我国值得骄傲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现实,我国人才体系结构不合理、人才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某个领域世界顶尖的人才储备。根据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表明到 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同比增长约60%。在这之中,在我国核心领域的人才储备也需要同步的提升,甚至提升的幅度要超过我国总体人才增长比率。因此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立人才发展的战略观、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要重点合理的布局,只有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才能提升国家经济地位和世界地位的原因了。此外,人才发展战略还需要将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素养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3]

(二)提出培养高素质人才

对于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习总书记有着十分清醒的认知,也多次强调树立人才为先的理念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所以,如何选人用人、如何识才爱才惜才是当下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首要去解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与发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信念感,才能有利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顺利实施。此外,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意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力度,突出国家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对于科研类人才的培养需要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4],我国始终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他能够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贡献极大的能量。在未来,人才的开发与挖掘将成为首要任务,同时注重优质人才、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不但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期望,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

(三)选用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在当今对于人才需求如此高涨的时代背景下,选人用人不单是我党以及人民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之外,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对于人才的选用,习总书记指出,要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以德为本,作风优良,提倡选人年轻化;对于人才的选拔要知人善用,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选人用人的机制要摈弃原来存在的不足,推进创新的理念,对于人才的考核评价以及绩效激励等工作也要同时跟上,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建立起符合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人才选用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对于优秀的人才我们就是要努力争取引进,对于外来的人才我们需要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对于外来顶尖的人才就是要花大力气引进;对于人才的选用要打破地域歧视和限制,强调尊重人才、支持人才的理念,充分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引进人才的速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形成了竞争优势地位,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前来。

二、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实现路径

通过对习总书记人才观内容探讨,了解到今后人才工作要以培养高素质、重创新、有信念、有理想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发展工作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人才强国的理念,从社会和学校这两个方面着手共同讨论人才发展方案和道路,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以及组织在人才培养上的正向作用,这不但关乎我党和人们事业能否迅速发展,更关于整个社会层面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从社会层面

1、优化人才选用制度。通过建立公平良性的竞争机制、择优录取的人才选用机制等,能够使得那些优质人才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和个人才能,才能在各自岗位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要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5],因此对于干部的任用、岗位以及人员的匹配、职称的拟定、薪酬绩效体系的建立等,都需要将其纳入到工作日程中来。“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选用具有优良品质的优秀人才,才能带来正能量的社会风气,才能给社会带来稳定繁荣的景象,因此人才选用的首要工作便是要知人。其次,人才的任免和选拔,必须在一个合理的、严格执行的规则和程序下进行,不能凭空想象、因人设岗,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随意改变这套规则和程序,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人才的选用,最为重要以及唯一的标准,便是唯能力论,以能力来作为人才选用的唯一标准,其他次要的如社会地位、背后的利益关系等,绝不能影响人才选用的工作,人才的标准必须是德才兼备,须抛弃任何附加条件和门栏,只要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就要选用他,就要给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惟贤惟德是人才选用的根本原则。再次,选拔人才,德才兼备,且无主要次要之分,也不能因为曾经有过小小的错误,而全盘否定人才的价值,需要通盘考虑,珍视人才。最后,人才的选用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和发展观,需要有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但不能过分苛求人才必须完全达到所有选用要求,求同存异也是人才选用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样优秀的人才才能不断涌现。

2、构建合理健康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的存在,不单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更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此如何让人才合理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是我国市场目前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建立完整的人才市场体系,才能让人才的流动以及配置趋向于合理和高效。所以,人才市场体系的建设到位,有助于鼓励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之间充分流动与流转,有助于各地区之间人才资源的进一步平衡。同时,针对人才的户籍人事档案制度的改善,人才市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也是提升人才市场的社会属性,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内容;当然,人才市场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通过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式,将人才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也让人才的个人利益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保障,如此才能让我国人才市场体系的建立更为合理和健康。

3、制定人才优惠政策。21 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储备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此我国根据未来发展目标,也展开了一系列动作,如2008年实施“千人计划”,积极吸纳海外人才;2012年底又发布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的相关待遇的办法》,明确了外国人员的权利和义务。2013年修订的《出入境管理法》专设“人才签证”类别,从法律上为海外人才效力中国开启绿色通道。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优势,我国各行各业也逐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始逐步适应如何和海外人才相处协作。通过积极而又互利互惠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逐步将眼光放到了中国,而我方也积极的调整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在中国扎根。

4、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除了政府开放人才引进渠道之外,社会团体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自身的手段来吸纳人才加盟。以学术研讨等方式,充分和海外人才展开交流合作,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人脉优势,来向海外人才介绍我国当下对于人才引进的开放优惠的政策,通过奖励机制来让这些人充分的举荐海外人才加盟中国。其他海外组织也可以根据我国现有的政策,来主动推动海外人才放眼到中国,特备是驻外办事处、大使馆等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人才举荐的功能价值。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打破地区、行业、社会地位等限制,充分的与海外人才建立起交流沟通的桥梁,并将各类优质人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不断的吸纳和聚集,让人才能够形成一个人才库。此外,高校之间也要勇敢和海外优质高校开展学术和业务交流,充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彼此学习了解最为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才能让知识面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攀升。

(二)从学校层面

1、进行教学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对于人才的培养建设有着最为基础的作用。除了教会人们事物的基本概念之外,还包含了教育人们如何去做、怎么去做、什么该做的价值判断导向。因此作为我国来说,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提升素质教育,积极的将教学观念和当下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社会性质相契合,提升对于人的教育的创新性和全面性。所以学校和老师都需要转变原有落后的应试教育的模式,需要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尊重每一个教学个体,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只有将学校打造为培育人才的优良场所,才能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

(2)改革办学体制。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社会的力量,它是让我国办学走向多元化的关键所在。特别针对地方而言,需要调动起办学的积极性,通过各地政府以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协作和调控,充分重视教育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我国法律准则内,积极和港澳台地区的投资商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办学的模式,促进多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共享。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者的最大责任不单是要将学生培养为有用之人,更是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在学生生涯,如何理解创造力,如何培养创造力便是该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有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的灵感,以此才能主动的去通过了解更多的知识来解开自己的疑惑,进而才能更好的学习和了解知识,才能培养和巩固创新能力。

(2)建立优良创新氛围。创新,不但需要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更需要学校建立起一个优良的氛围,通过树立严谨的学风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于问题勇于探究,允许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发出不同的声音,进而营造一个鼓励沟通讨论、鼓励自由交流、紧密合作的良好学术氛围。此外,教育不单单局限在课堂,更需要走出课堂之外,努力让学生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社团,进而对于创新能够落地,让创新不单纯的飘在空中,更是能够深入现实的土壤来发挥应有的价值。

(3)鼓励创新成果化。创新不单是一个过程,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反映出创新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国家也对于本国创新类科技项目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投入和关注度。因此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更是需要将创新成果化,建立创新成果展示基地,为学生树立其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更好的去开展创新工作,继而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

猜你喜欢

人才观总书记人才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浅谈《三国演义》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