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2019-02-22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41)
0.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纳入到党章中,这是我国党在全面深刻认知和了解我国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从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我国主要以农业为主,解决农业升级转型、农民问题的重点就是要大力推动农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如果不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社会现代化主义进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他的存在、建设及革新既可以有效推动地区内部各种教育体制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形成社会、文化、金融及政治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基于振兴乡村战略,对农村教育现代化展开了深入探究。
1.振兴乡村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1.1 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树立人人有责意识
党的政策及方针是乡村振兴发展路线的引导者,乡村振兴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关系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需要积极调动并且广泛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合作来完成。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介全面宣传推广乡村振兴的政策及方针,宣传我国为了建设新农村所颁布的相关计划和落实建议,提高全社会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基本意识,团结和引导社会全体大众为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在计划、资金、服务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与帮助,齐心协力的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建设乡村振兴主力
将近十亿农民都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广大村民,他们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和直接受益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推动农民们共同富裕视为入手点和落脚点,因此,农民的参加热情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功不哦。对此,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实验改革开放,顺利推动经济建设的习仲勋同志曾在1979年便明确指出:“农业想要发展,关键要依靠国家政策来激发广大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调动了农民的热情,进而才能在国家帮助的基础上,实现改天换地,增产增收。”可想要切实促使广大农民主动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行列中,就需要教育的支持和引导,提升农民的思想认知和文化素养,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培育更多优质素养的现代化农民力量。
1.3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升级转型
产业繁荣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经济基础,培养当代农业产业经济,促进农业飞速发展,坚持以质量带动农业、以绿色促进农业,进一步完善当代农业产业机制、生产机制、运营机制,推动网络+农业,建设网络农业、乡村旅游事业等,加快农业全面升级和转型,而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只有教育才可以提供优质的劳动力和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教育是增强群众自身素养、推动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对我国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的事业。”乡村振兴中,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必须实行以教育带动农业、以教育扶持农业、以人才加强农业的长久发展战略,全方位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积极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以及技术型现代化农民,教育培养出一批职业农民、乡村工匠、非遗继承人等,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化产业,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1.4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明富裕乡村
2.振兴乡村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存在的主要误区
2.1 教育现代化就是增加教育费用和优化办学条件
长时间以来,许多人将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面对的核心问题定位在教育资源欠缺上,认为增强教育头图是目前甚至日后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对增强教育投入抱有冲动不实际的想法,对教育资源的高效运用并不重视。重视投入忽视运用造成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运用效率不高,在教育费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存在众多资源浪费的情况。教育现代化不只是包含物质环境的现代化,同时也指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教育能效的现代化。
健全的办学条件是确保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增强区域和院办学实力的基础。在以往,正是由于地区之间的院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过大,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对此,在我国政府部分颁布的全面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各种条例和各项政策规定中,都将优化办学条件、合理分配资源作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规定省级教育部门构建或健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院校办学条件的基础要求,主动促进义务教育院校科学化建设,为农村院校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教育器材以及书籍材料等,优化学生宿舍、校园食堂等生活类环境,切实解决住宿制院校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分配问题。但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并不仅与此,科学化的办学条件只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办学条件的优化容易实现,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则需要长期实践,需要广大农村教育人员进行创新性的改造。
2.2 教育现代化就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2000年初,为了推动贫困区域院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部门协同其他部委推行了东西部区域院校对口扶持工作,开启了东部区域院校对口扶持西部贫困区域院校工程,以及大中型城市院校对口帮助省内贫困区域院校工程。构建了地区内部城乡院校和院校之间的教师定期互动体制,利用选派部分教师及管理工作者到贫困区域和农村院校兼职,东部区域院校和大中型城市院校向被自主院校免费提供闲置的教育设施、器材及书籍材料等,帮助贫困院校优化办学条件,增强教育及管理质量。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还着重扶持中西部区域及农村地区。中央财政部分既在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分担上提供特殊照顾,并且还在薄弱院校改建方面依据1:1的比重提供奖励性扶持。此外,在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义务教育均等发展政策条例中,国家反复强调在财政资金、院校建设、师资配置等各个方面都应向农村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新增加的教育费用主要用在农村,中央财政部分应加强对中西部贫困区域义务教育的投资,加大对贫困区域、偏远区域、革命基地、少数民族地区等教育专项专款转移投资力度,全面鼓励发达区域帮助欠发达区域。不管是东西部区域院校对口帮扶工程、薄弱院校改建计划,还是城乡教师互动体制,从本质上看都属于一种他人帮助的形式。然而,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的还是农村院校自身独立的发展。
2.3 教育现代化就是抛弃传统并且努力向城市靠拢
农村教育现代化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育的全部,而是对过去教育实施科学合理的创新、传承及改造。同时,农村教育现代化也不是一个反对现代化的过程。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教育始终处在较为尴尬的境地,只是不断地向城市靠拢,教育革新步伐艰难,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等同于城市教育的复制版,也不是城市教育的现代化,其有着自身的特征,应充分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农村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为基准。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传统和当代的有机融合,是区域性特征的表现,更是农村学生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尊重。
3.振兴乡村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优化配置且高效运用教育资源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教育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机构为农村院校提供了专门的资助和扶持。但根据部分农村区域院校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院校中依旧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不足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农村院校美丽的宿舍,如钢琴、古筝等音乐器材被闲置。另外是由于农村院校生源较少,许多宿舍没有住满,因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某些教学器材放置过久,而学生所学的书籍资源比较短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在于精准。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类资源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全面准确的掌握农村院校的现实需求,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目前农村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农村院校现状看,近些年来由于教学优先地位的全面贯彻与落实,政府部门对教育投资的整体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团队总量也比较充足。可以说,目前农村院校不缺教室、师资完备、设备先进。但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教育资源并未得到高效利用的情况依旧存在。比如某市某县学生人数在200人之内的农村小学共有15所,占整个区小学数量的35.17%,这些小学中学生总人数为682人,教学班级为84个。学生人数较多的小学高达95人,人数最少的学校学生只有31人。这些小学的专职教师共有184人,专职艺术体育教师只有11人。从数量上能够看出,专职教师数量过多,但艺术体育类的教师人数过少,并未实现一校一人。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地区都存在。虽然农村院校教师编制在数量上已经满足了相关规定,但学科结构以及年龄结构上的缺陷,致使分配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优化配置并高效合理运用教师资源是重点。
3.2 完善制度并积极转变传统观念
教育现代化不单纯指的是院校宿舍与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体制和理念的现代化是农村地区教育现代化基本内涵的高级目标,它相对于办学条件的优化更加重要,也更为困难。首先,教育体制的现代化需要构建顺应现代化市场发展的教学体制、教育机制和现代院校体系,构建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现代管理机制,让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更加优越。其次,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点是教学观念的革新。对于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来说,农村院校并不需要完全被改革成毫无发展潜能的地区,院校可充分运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化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出更加符合农村当地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培养特色化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对农村院校教学和教师的评价标准应与城市院校进行明显区分,农村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应具有符合农村现实的指标。而对于教师来说,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只是为了讲解课本知识,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供他们使用和开发,农村院校的教育环境更容易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力,引进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学生家长而言,孩子读书接受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认字、算数、上大学等表面意识上,院校教育的作用不仅于此。因而,教育研究人员还需进一步开展农村教育实践工作,与农村教育者们共同探讨现代化教育理念,并用其引导农村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构成新的教学思想。
3.3 明确乡土知识的意义与合法性
农村教育现代化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是基于当地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基础上的现代化,需要充分认可及肯定乡土知识的重要价值和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而这也是农村教育现代化与城市教育现代化不同的关键点。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着地区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乡土知识以及传统文化,是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彼此契合并渗透到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知识及文化,是无法轻易被遗忘和丢失的。与此同时,这些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当中,本身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涵,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精神食粮,更是推动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应充分明确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合法性,将院校教育及区域性知识全面整合,让院校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具体来说,首先,院校课程内容和乡土知识应从对立转向互融,将当地特色尤其是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渗透到院校课程中,让广大农村学生可以在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农村院校引进乡土知识,既可以实现保护和继承农村传统文化的目标,还能让农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文化,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次,农村院校也可利用对乡土知识的引进,开展特色化教育,构成教育现代化的一大亮点。当然,农村教育现代化更加需要院校在讲解乡土知识中,尽量肩负其为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承担起农村学生不断向上流动的基本职能。农村教师应尽可能的讲解国家性以及世界性的知识,以此来满足广大农村学生迈向更高学府的基本需求。
3.4 由被动发展变成院校积极发展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将平等作为国家教育体制的核心价值之一,国家利用区别对待的划分原则,将教育资源着重向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偏远地区倾斜,进一步缩短教育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而政府部门的投入以及外部机构的帮助只是必备条件,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应高度重视农村积极主动发展的意愿和动力,在持续强化对落后区域和农村区域转移支付和重点扶持、推动地区间及院校间资源分配平等的同时,农村地区院校办学水平依然有待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属于一个积极改革、努力创新的过程,因此,在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对农村区域院校给予政策体制上帮助和资金扶持,更关键的是要对其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真正摆脱等待、依靠、被动的传统思想,从被动建设转变成主动发展现代化的道路上来,切实开拓出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崭新道路,从依靠政府部门的被动建设变成自我主动建设。
4.结语
城市与农村学校能够按照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及社会传统,构成多元化的现代化教育格局。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应是在农村当地自然、经济、文化资源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实现的教育面貌。农村教育现代化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扶持,社会机构的积极帮助,同时也需要农村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需要广大农村教育者们的共同努力。只有深刻意识到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脚踏实地的优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就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