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河南省传统曲艺文化现状调研
2019-02-22宋红豫李晓敏常民强
宋红豫 李晓敏 常民强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并写入党章,充分彰显了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再次吹响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集结号。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月,党中央政治局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逐步从战略层面为乡村振兴做好全面谋划。2018年7月,河南省政府正式确定18个乡村振兴示范县,振兴乡村是满足亿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之路,是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自然而然成了重中之重,其中“乡风文明”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文化精神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厚重、多元、辉煌的河南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传承、提升农村优秀的传统曲艺无疑也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地方曲艺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河南省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曲艺是最具民族性、民间性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体现,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无不受到曲艺艺术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大众传媒现代化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更迭,与此同时,曲艺的受众群体被不断压缩。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曲艺,在当下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困境,生存现状堪忧。当下,如何有效地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曲艺这一极具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形式,成为摆在大家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河南省曲艺文化发展现状
河南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唱过程中,不断适应着不同时期民众的审美需要而产生、发展了众多的曲艺形式。民众生活的多姿多彩,决定了曲(书)目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曲艺的类型有300余种。大调曲子(鼓子曲)、河南坠子、大鼓书(鼓词)为其三大曲种,其余还有地方性的三弦书、槐书、灶戏等代表性曲种形式。
2.1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兴起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起源于中原大地,在发展过程中将曲艺道情、三弦书和莺歌柳等融合在一起,而后在河南、天津、北京、山东和安徽等省市传播发展。河南坠子,名称的由来,就源于其主要伴奏乐器——“坠子弦”(现又称坠胡),加之演唱时的河南地方话,因此得名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的演唱形式,有时是一人演唱,有时是两人对唱。有的演唱者自拉自唱,也有的是演唱者只演唱,伴奏者在一旁打简板,有的伴奏者是拉坠琴,也有伴奏者是用脚踩打脚梆子。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演唱的词目以七字句为主,曲目的篇幅有长有短,现代题材为主的曲目,大多数篇幅较短。河南坠子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 河南大鼓书
河南大鼓书,兴起于河南省,因其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因此被称为河南大鼓书。河南大鼓书演出的时候,经常是演唱者自己边打鼓击板、边演唱。演奏所用的书鼓大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演出形式也如同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比较自由。演出艺人可坐可站,书鼓可大可小,击的板材质也是多样的,有木质的,也有铁质的、铜质的。唱腔也随着曲调而各有千秋,豫东大鼓、鼓儿词、鼓儿哼、大鼓京腔或豫南大鼓,其中流行在淮河以北的,又称北口、淮北大鼓,流行在淮河以南的,又称南口、蛮口或淮南大鼓。
2.2.1 河洛大鼓。河洛大鼓,俗称“说书”,是河南省传统地方曲种之一。其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通过说唱的表现手法,将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演唱出来,通过说唱讲故事、表情感、颂生活。其演唱艺术形式有11种词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和《小八义》等。河洛大鼓发源于河南省偃师市,兴于巩义市,流行于洛阳市、孟津县、登封市等地。河洛大鼓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2 南阳大鼓。南阳大鼓又称鼓儿哼、鼓儿词、南阳鼓词、毂辘词等,是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早期的南阳大鼓,因为唱曲的时候在尾音多带一些鼻音,因此,这种唱法又被称为鼓儿词。南阳大鼓历史悠久,唐代的道曲也是南阳大鼓的起源之一,北宋时又加入了新的唱曲形式,又叫道情,南宋时民间把这种说唱的形式称之为鼓儿词,这种说唱形式在南宋时非常流行,后来在清朝时从北方传入了中原。20世纪20年代,鼓儿词发展非常昌盛,尤其是在南阳市各地,其中镇平县最为集中。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南阳大鼓在表演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唱腔,引入了三弦的伴奏,南阳大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3 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初盛行于河南省开封市,后流传于洛阳市、南阳市等地,约有200年历史。至清末民初,唱鼓子曲的艺人将旋律简洁、易于上口的各色杂曲小调用作民间踩高跷时伴舞、歌唱,时称小调曲子,即河南曲剧的前身。开封、洛阳一带的鼓子曲即因小调曲子的兴盛而渐渐衰落,而南阳一带的鼓子曲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发展至今的大调曲子。其曲牌有200多个,可分为大牌、昆牌和杂牌3种。曲体结构有单曲和曲牌联套2种。伴奏乐器以弹拨乐器为主,如三弦、琵琶、筝,打击乐有檀板、八角鼓等。旧时无专业艺人,多是业余爱好者休息时围桌演唱,互相切磋技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专业演员,并走上了舞台。
2.4 三弦书
三弦书又称铰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河南南阳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已有250多年历史,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三弦书的唱腔朴实无华,形式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说唱,具有一定的文学和音乐欣赏价值,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录的省级曲艺名录[1]。
2.5 槐书
槐书为河南新野独有曲种,艺人往往就在村庄大槐树下给乡亲们演唱。久而久之,人们称其为“槐书”,即槐树底下说书之意。槐书初为单口唱或双口对唱,鼓锣伴奏,兼有猴戏、杂技、戏曲、民歌等特点。表演时,演员与受驯动物猴、狗、山羊等配合,男女主角边跳舞边口噙2片槐叶演唱台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情趣,深受乡民喜爱。
2.6 洪山调
洪山调是广泛流传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博爱、温县、济源、武陟、修武和孟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曲坛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自清朝初期出现职业演唱艺人(均为盲人)后,由盲人代代传承至今,传统曲(书)目有200余部(篇)。在演唱风格上,洪山调有顶板和闪板2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2.7 豫东琴书
豫东琴书是流行于河南省永城市、民权县、柘城县的曲种。其发源地就在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皖北、鲁东南一带。1988年,当时的商丘市文化部门曾对全地区琴书艺人进行普查,得到的数据是全地区登记艺人972人,豫东琴书艺人233人,占艺人总数的24%。就人数而言,在商丘市,豫东琴书是仅次于河南坠子的第二大曲种[2]。
2.8 灶戏
灶戏又称灶书,是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特有的民间曲艺曲种,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稀有曲种之一。其代表剧目是《郭丁香》,《郭丁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原唱、原生态的民间口头文学,其唱词长达1万多句,可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相媲美。从灶戏的文化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所具有的民俗性、情感模式及宗教情结[3]。专家学者评论灶书《郭丁香》填补了河南省没有民间叙事长诗的空白,丰富了民间叙事的宝库,为文化研究和中国叙事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范本。
3 河南省曲艺文化的传承保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加之现代传媒形式的快速传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曲艺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举步维艰的现状。在多种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曲艺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艺人的演出随之减少,由此带来民间艺人收入捉襟见肘。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年岁渐长,愿意从事传统曲艺传承发展的新一代年轻人寥寥无几,这种现状亟待改变。近年来,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和发展河南省传统曲艺,其中多种曲艺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河南省传统曲艺的传承和发展依旧艰难,需要社会、艺人共同努力。
1977年以后,随着传统曲(书)目的开放。民间三弦书演出活动重新活跃,但演出武段子的女演员后继乏人。为拯救三弦书艺术,南阳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对三弦书传统曲(书)目进行了挖掘搜集。同时,南阳市文化局连续举办8次不同规模的三弦书会(调)演,在会演期间的座谈中,认为三弦书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诸多艺术技巧未能得到全面继承和发展,尤其女演员的培养存在缺陷。而民间的职业艺人又缺乏艺术革新。随着专业三弦书团队的减少以及缺乏有影响的演员与作品,三弦书的演出活动越来越少,亟待得到保护与发展。
大调曲子原是贵族的艺术,一般在茶楼或是富家堂会演出;后来在民间节日,以豫西跷曲的形式上街表演;随着更多的人喜闻乐见,最终走上戏曲舞台,以曲剧的形式为大众表演。这种大众艺术值得传承和发展。2007年,大调曲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专业团体减少、传承断层、由专业演出变成自娱自乐、演出场所少。目前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注重传承,开拓市场,增加演出,培养青少年观众等。
新野县槐书曲艺队以唱腔别致清新、调门独特优美的演出方式活跃于全国各地,受到群众的喜爱,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也为发掘保护民间艺术做出了贡献。作为全国稀有曲种——“新野槐书”被确定为南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该县加大了对该剧种的保护力度。新野县对濒临灭绝的“槐书”加大保护力度,新创作的《新野县城新面貌》等10多个新剧,让人耳目一新。槐书的演唱通俗易懂、极富情趣,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槐书仅在南阳市流传,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在南阳市,槐书艺人集中在新野县,其他县、市艺人很少,即便有,也都是跟新野县槐书艺人学来的。因此,人们把槐书称为“新野槐书”,有关专家又把新野槐书誉为“华夏独曲”。
20世纪60年代,新野县艺人汝新和,外号“汝和尚”,传有《打蛮船》《叉衙门》等十多个曲目,使该曲种得以流传。改革开放后,新野县整理排演了《叉衙门》《双育苗》等20多个传统节目。后来又创作、排演了《爱我中华》《削价姑娘》《上夜校》等10多个新剧,加之各地艺人移植和自编自演的节目,最多不超过40个节目,但演唱艺人很少。可以说,南阳槐书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目前洪山调保护现状令人担忧,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仅剩马九信一人能表演完整曲目,后继乏人。马九信于2006年被认定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是目前唯一的洪山调传承人。
4 结语
曲艺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多项曲艺形式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各界的努力,曲艺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受到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影响,当下包括曲艺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一方面,传统曲艺的传承人年龄偏大,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参与这样的传统艺术的学习,而且随着社会收入和演出的逐渐减少,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艺人越来越少,许多曲种后继无人,濒临失传;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和娱乐方式丰富多样,使得传统曲艺的受众越来越少,市场不断萎缩。近年来,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和发展河南省传统曲艺,社会各界和艺人们也在共同努力。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做好传承保护工作,为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促进乡村振兴。振兴乡村,文化同行。中华儿女是一个“乡愁”满满的民族。一首《思乡曲》呼唤人们携带希望回归,梳理传统优秀文化,承载古文化符号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