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女性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9-02-22郝勇
郝 勇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50)
一、前言
当今社会,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改善就业结构、创造就业岗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业浪潮风起云涌,女性创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女性创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女性的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正逐步深化,因为就业而选择创业的女性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越来越需要创业这个“引擎”来推动。在国家和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分析当前我国从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型过程中女性创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定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元视角下女性创业的机遇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视角:女性创业是体现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女性创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时代特征,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1]。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作用[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充分肯定妇女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3]。妇女与男子一样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尊重妇女、保护妇女、促进妇女发展,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女性失业情况严重,再就业困难,再加上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歧视现象,严重阻碍了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创业为女性提供了和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利于改变性别刻板印象,提升女性社会地位;有利于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创新和弘扬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有关创业女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女性创业者带领的企业平均绩效要更加优于男性创业者领导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女性创办企业获得了成功,并使得女性在创业领域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女性开展的创业活动在实现女性社会价值、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女性创业者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人力资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创业则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动力,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引擎。女性创业者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人力资源和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使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我国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担当[4]。《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也指出,要提升妇女创业创新能力,引领妇女顺应“互联网+”新趋势,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实践。当前,我国正从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型,女性群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视角:女性创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经济结构转型为女性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显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创业的数量和规模激增,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信息化大潮中抓住商机,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才华,开展创业活动,力求成就一番事业。2005年,在从事创业活动的人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已达到1/3。2010年,全球范围内女性参与创业的比例已超过了1/3,而亚洲女性的创业比例甚至达到了41%。在2012年全球67个经济体中,有1.26亿名女性正在创办新的企业,其中0.98亿名女性正在运行已有的企业[5]。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报告》,中国的创业活动在全球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型经济体中依然处于活跃状态。中国女性参与创业活动的绝对比例和相对比例都比较高,在参与调查的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女性创业者为20.47%,居第六位;其中初创者占19.27%,居第五位。女性创业活动指数和排名相对于男性创业者在全球创业活动中所处的位次都要靠前,显示其活跃度更强。2017年,GEM还专门发布了一份以女性为重点的报告,该报告强调,从2014年到2016年,全球女性创业活动增长了10%。GEM在2018年女性创业日前一天发布的2017/2018数据表明,全球女性创业活动有所增多,与2016年和2017年参加调查的同一组其他50个国家相比,女性创业率增加了6.6%。GEM执行总监Mike Herrington评价说,女性企业家为社会的发展和福祉作出了重大贡献,应该为她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以推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6]。
三、多元视角下女性创业面临的挑战
(一)基于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视角:社会对女性创业缺乏包容性,家庭对女性创业缺乏鼓励性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多数人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定位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女性应该以治家为本,男性应该以立业为本。传统的家庭理念和家庭分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男性和女性的就业思维,这也往往会带来就业和创业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女性在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同时,还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即人类繁衍的重任,以及照料、抚养和教育小孩、照顾老人的责任,受此影响,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事务上。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每天花在家庭事务上的时间要高于男性约5~6个小时。特别是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和以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孩子成年前宁可让女性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全心全意留在家中照顾小孩,导致这部分女性自然脱离了劳动力就业市场,而无法参与就业。传统劳动分工所构成的落后性别文化同样对女性的就业和创业形成排斥和歧视,女性在就业和创业中受性别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和工作待遇,从而形成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劳动参与率的状况。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还表现为男女创业机会的不平等,整个社会对女性创业有严重成见而缺乏包容性。人们惯于认为创业的风险大,成功率低,且女性无法承担自主创业的重任,即便开始创业了,也难有大的作为,弄不好还破费钱财,得不偿失,因此,多数人不主张女性创业,女性创业难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从而降低了女性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可悲的是,很多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大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观念,对就业和创业产生了消极心理,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自然对创业也持消极态度。此外,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希望女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反对她们冒险创业。由于很多家庭对女性创业行为缺乏鼓励,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女性创业的积极性。加上当代不少事业型女强人的家庭生活可能并不幸福,且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这些女强人往往不被人看好,甚至被贬为“男人婆”,这给希望创业发展的女大学生留下消极的心理阴影[7]。
(二)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创业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位与创业教育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对两性角色和行为的期待往往是对两种生物性别的延伸,人们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女性的生理特征是先天无法改变的,但女性的性别角色分工却可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而改变。社会性别理论要求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性别,将女性视为发展的主体,在精神上其应该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男性的软弱心理。透过社会性别理论去审视可以发现,政府在制定创业政策、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性别意识往往是缺位与缺失的。一方面,政府制定创业政策时缺乏性别意识。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但从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政府并未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的范围,相关的条文基本上没有关注两性的差异性和女性创业的特殊性,政策的制定在现实层面并没有起到促进和保障女性创业的实质性效果。再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贯彻和执行就业政策不力,导致许多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开展创业实践中并没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国家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女性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没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创业教育之中,创业教育无视性别差异,体现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性别歧视教育。许多教育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对社会性别理论所蕴含的科学、公正、平衡两性关系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同,缺乏体现和适合女性特点的系统创业教育理念,缺乏针对女性的创业教育目标和清晰的思路,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女性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更没有把女性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女性创业者的性别意识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女性创业的发展。
(三)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女性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女性人才培养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的创业教育在帮助女大学生创业上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积极意义和功能。一是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指导不到位,对女大学生基于传统观念的情感疏导重视力度不够,对女大学生在遭遇创业困惑和困难时缺乏心理辅导,导致多数开展或准备开展创业的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出现创业信念动摇、持续创业的信心下降等消极情况。二是缺乏针对性。具体表现在:缺乏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容,创业理论千篇一律,没有专门针对不同性别创业者的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创业对于创业者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当代女大学生在规划未来职业时,很容易因为各种条件不好而出现自卑心理,或因为各种条件十分优越而出现自负心理。这两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阻碍当代女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使其不愿意接受创业挑战,只想安于现状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进而丧失了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和决心。除此之外,女大学生生活在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面临大量形形色色的诱惑,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总是幻想着能坐享其成、一蹴而就,缺乏吃苦、肯干的实践精神。在创业教育中对女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条件、创业动机、创业目标、创业的阻碍因素等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必然会违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三是缺乏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或不能深入到女大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她们的具体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掌握的动态信息不足,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女大学生在出现情绪低落、心理自卑、精神抑郁等状况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样会对女大学生未来的创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基于当代创业发展的视角:我国女性创业者素质、创业活动指数与创新能力不容乐观
根据GEM近年来的数据,在由效率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型过程中,我国女性创业者受教育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女性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含中职教育)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女性比例远低于美国等创新驱动型国家。同时,我国年轻女性创业者的比例偏低。一是从规模和数量来看,我国年轻女性开展创业活动的人数和规模比例仍然偏低,成功的女性创业者中超过八成以上都在30到50岁的年龄区间,30岁以下的女性创业者所占比例不足两成。二是从创业活动指数来看,GEM报告中的女性创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女性群体的创业活动指数增长缓慢。在世界范围内由效率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的国家经济体中,大部分国家的女性创业活动指数逐年上升,女性创业表现最好的区域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女性创业活动指数(TEA)平均比率为16.7%,其次是北美,为12.8%。中国女性创业活动指数并无显著增长,在67个经济体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6]。三是从创业者创业的行业来看,我国女性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仍然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主,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者严重不足,而在创新驱动型国家中,科技创业、学术创业、文化创业等已经成为女性创业的重要选择和途径。2015年全球在线支付PayPal发布的全球女性创业者数据显示,被评为最适合中国女性创业者创业的八大类行业中,仅有科技服务、创意服务和专业咨询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其余的五大类均属于传统服务业。有关调查显示,即使是同类型的创业公司,女性创业的启动资金、创业规模也均比男性小。百万以上注册资金女性比例很小,且公司规模多在10人以下[8]。此外,我国女性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方面的创新性偏低。根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我国女性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人数已超过男性,2015年女性创业者在该领域的占比为55%。但女性创业者所采取的创业模式大多为“互联网+传统服务业”,相比其他创新驱动型国家经济体而言,我国女性在“互联网+创业”的新模式中依然处于弱势,女性创业者在互联网的学习、认识、理解和运用上还比较滞后,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较少,所提供服务的附加值较低[注]参见2015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四、多元建构我国女性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构建体现性别意识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
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开展要取得实效,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有效指引和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政府优惠政策、创业项目、政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创业。政府作为主导者和主要的支持者,在女性创业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地方性配套措施,有力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和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鲜有体现性别平等的思想和理念,许多相关的政策以及配套措施都明显存在性别盲点或盲区,并且没有相应的执行机构,服务女性创业者的政策宣传和落实没有到位,对于女性创业者所能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十分有限。为此,从政府层面来讲,首先必须提高政策制定者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重视女性群体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重视女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找出并把握政策制定中的性别盲区或盲点,关注女性群体尤其是年轻女大学生群体创业的特殊性,在创业政策制定中体现先进的性别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社会上对女性创业者的偏见和轻视。其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女性创业基金,并与金融机构、社会投资和融资机构、社会组织或企业联合,引导、激励和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到女性创业中,以专门的制度和规范保障女性创业者能顺利和有效获得创业资金。其三,地方各级政府主导的创业融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应该优先向女性群体倾斜,在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基础条件、创业融资渠道等方面为女性提供支持,为女性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划拨专项资金。其四,为了鼓励和促进女性创业,政府还应该出台女性创业的激励措施,如加大对女性创业者的税费减免,纳入并优先给其发放小额贷款,简化其创业的有关流程,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等等。此外,地方各级政府还应切实保护女性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为女性创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二)社会层面:构建激发女性群体创新创业潜能的创业培训体系
在构建激发女性群体创新创业潜能的创业培训体系中,各级群团和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担负起女性创业培训的职责,在女性创业培训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性别意识,鼓励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用女性创业的成功案例讲好创业故事,宣传女性创业成果,营造良好的女性创业氛围。同时,各级群团和社会组织要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以培训教育为依托、以制度政策为保障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一,各级群团和社会组织在促进女性创业时,要及时深入基层和群众,及时向创业的女性宣传政策,倾听其需求,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女性的劳动权益,营造有利于女性创业的良好政策氛围。其二,各级群团和社会组织应当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开展面向女性的专门培训,注重在培训课程中融入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邀请成功女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在提升女性素质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通过培训提高女性创业者的自身竞争力。其三,各级群团和社会组织还可以在资金支持、创业信息、产业技能、社会关系、创业反馈和精神支持等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促进女性创业的支持体系,打造一个专业系统完整的就业创业平台,设立工作站点,提高区域覆盖率,为女性提供相关行业的市场分析、项目论证、政策分析等具体指导,提高创业的服务水平,同时调动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创业积极性,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高校层面:构建体现女性性别特点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是组织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和主导。高校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既遵循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也应该树立性别教育观念,关注和把握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特殊规律,正确面对和处理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一是要构建体现女性性别特点的创业教育体系,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必然要求。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的发展,针对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高校要努力为有创业需求的女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与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努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持续率和创业成功率。二是要构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纳入课程教育的系统中,整合教育资源,以适应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把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女性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思想观念、意志品质、方法途径上全方位开展教育,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在开设营销学、管理学、法律和金融等创业相关课程的同时,结合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开设《女性心理学》《女性成功学》等女性特色课程,使创业知识的培训更加合理。三是要创新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帮助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她们更加有勇气去创造。同时,要改革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倡导自由、轻松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四是要增加高校各个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学时和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实现教学、实习与创业三位一体,将实习基地办成能孵化学生创业实体的校内创业园区[9]。同时,各高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比赛,或组织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创业省赛、国赛,促进其锻炼能力、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并激发创业热情。五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邀请有创业经历或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担任导师,与女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或现场对话,传授其创业经验和技能等。此外,高校还应该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女大学生创业宣传活动等。
(四)个人层面:不断构建和完善女性创业的自我成长体系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创业者需要愈挫愈勇的闯劲,需要坚强的毅力与韧性,因此,女性创业者需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创业的自我成长体系。一是要着力改变传统社会偏见对女性创业的消极影响。在我国,传统两性观念和性别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性别偏见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中,女性应该“相夫教子”,而“外出打拼”“出人头地”这种事情则应该由男性来负责和完成。“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成为阻碍女性自主创业的重要心理障碍。因此,女性首先必须彻底摒弃落后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社会角色与人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年轻女性尤其是高校女大学生更要自觉培养和践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彻底摒弃“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后笑”的嫁入豪门、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和价值观。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社会主义劳动观,要努力把握时代机遇,不畏艰难、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勤于奋斗,用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二是要大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挖掘自身优势,着力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实现自由发展。当代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要主动积极地克服自身的弱势心理和心态,充分肯定自身的角色和作用。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和对自身社会角色的积极认同是女性自主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任何创业道路都可能坎坷不平甚至布满荆棘,其过程充满艰辛和困难,为此,女性创业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懂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样才能持续、健康、有效地开展创业活动。三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创业思维。在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依靠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开展创业活动显然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并终将被抛弃。当代女性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学好创业专业知识,打好良好的创业基础,还要更新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创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实习和创业实践活动,逐步树立共创共享、合作共赢的创业战略思维,坚持拓展互联网创业思维,学习和探索“互联网+创业”的新模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创业机会,获取和整合创业资源,组建和优化创业团队,提升创业的技术含量和持续发展潜力,努力将我国女性创新创业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女性独特的贡献,并最终实现女性的全面、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