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研究
——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
2019-02-22孙旭
孙 旭
(商丘师范学院 教务处,河南 商丘 476000)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加快转型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应用科技的必然选择。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高校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技术革命、社会变革、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集群,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符合度,进行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商丘师范学院根据“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和“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单位”的建设要求,借鉴相关高校好的做法,积极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现就相关思考和具体做法略作述论。
一、专业集群的概念提出及研究现状
集群发展概念源于美国学者迈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该书认为,产业集群化能够节约市场交易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产业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进而增强区域发展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概念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1],中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对其日渐重视。尤其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提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的要求后,与高职院校专业群(集群)建设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涉及专业集群(群)的概念、意义、构建原则及方法、建设内容等多个方面,推动了专业集群理论与实践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和推广。受其影响,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也积极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并对专业群和专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有效区分。常熟理工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还对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形成了一批优秀理论成果。马正兵、张向华等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并在分析专业集群建设模式及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集群建设要与地方产业集群互动互促、融合协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发展新思路[2][3]。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了“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和“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的要求,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专业集群建设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少学者就此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锋提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优化结构,并在调整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质量,认为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的“大舰战略”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方向,而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必须进行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变革[4]。顾永安认为,“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集群布局重在做好顶层设计,地方高校应构建与产业集群紧密对接的、学科与专业交叉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5]。吴仁华认为,专业集群建设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要求,但学界对专业集群内涵特征的科学认识及理论阐释落后于具体实践,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建设既要强调必须深化区域产业的具体分析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要强调产业链、创新链与专业之间的学科关联[6]。此外,介晓磊、朱士中等,在相关论著中,对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路径、方法及专业集群的理论依据、内涵外延、建设方式,专业集群与产业发展、学科建设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专业集群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原则
(一)规划设计
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要求,按照群落建设原则,以与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优势、特色)专业为引领,将若干学科基础、工程对象与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专业有机结合体。
商丘师范学院在充分研究应用型专业集群基本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和相关高校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结合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借鉴产业集群、集群通信系统及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与集群相关的理论成果,对集群发展的地缘相聚、知识溢出、资源共享、费用分担及系统化、集约性、多用途、高效能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集群发展特征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律,根据学科知识关联程度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对应关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和技术进步要求,确定了按照社会服务面向,基于学科属性和产业属性构建应用型专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汲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对专业集群建设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划。
一是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商丘市主导产业构建专业集群。根据“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突出”的具体要求,结合专业发展现实,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关、停、并、转、建”等方式,推动专业结构调整。基于社会服务面向,构建了“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文化创意、教师教育”等6大专业集群,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
二是基于产业属性构建专业集群内的专业群。结合商丘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梳理了地方政府、产业形态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明确了校企、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在学校转型和专业集群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的符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立足学科专业发展优势,以与商丘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核心(优势、特色)专业为主体,充分融合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专业,努力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专业基础较好、能够有效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专业集群,每个专业集群构建若干专业群,每个专业群明确1-2个核心专业和若干个支撑专业,全面带动集群发展。
三是按照专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围绕“核心产业-相关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思路和“关键岗位-次要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思路,推进了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式对接;按照建链、补链、强链、延展、拉伸的发展思路,在专业集群框架内新设关联度较高的应用型专业(方向),逐步淘汰关联度不高的专业。通过调整专业结构,突出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式对接;通过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套性、共享度和利用率;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校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的符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根据技术革命、社会变革及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及时淘汰与产业集群及社会发展关联度不高的集群及专业,增设与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专业及方向,集中力量构建社会急需、支撑产业、成长性好的应用型专业集群。
(二)建设原则
围绕“突出应用,强化对接;集群发展,共建共享;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打造特色,适应竞争”的建设原则,确定了逐步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形成了社会需求、教学资源和行业指导意见相结合的专业设置、调整和集群构建目标。
一是完善专业集群共联共通、共建共享机制,发挥集群内部聚集效应,增强集群内部凝聚力量,激发集群发展规模效应和集约效益,增强集群发展竞争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突出应用,强化对接,要求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对应用型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必须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技术的需求。
三是集群发展,共建共享,要求按照产业属性,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专业集群内部优化整合专业资源,专业之间互联共通、共建共享。
四是深化改革,提升质量,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打造特色,适应竞争,要求面向现代服务业,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商丘市主导产业及发展趋势,构建专业集群,培养特色人才,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集群的建设内容与保障机制
(一)建设内容
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合作发展联盟的作用。发挥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引入更多企业参与专业集群建设,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发挥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的带动作用,加强师范专业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合理衔接。
二是建立专业集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专业集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听取他们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发挥他们的智库作用。
三是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加强行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建设,引导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推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整合校内科研平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建立若干面向专业集群的综合研究平台,依托商丘科学院等,形成面向行业产业的协调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推进学校应用型科研转型。
五是推进创新创业融入产业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商丘市主导产业,建设文创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紧密对接商丘市各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园区(示范基地),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按专业群招生与培养模式。探索条件成熟的专业群按群招生,开设专业群大类课程,学生经过1-2年的集中学习后,根据个人兴趣、学业成绩和专业发展,选择具体专业。增加专业集群内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权,放宽专业群内专业学生转专业的条件和次数。探索主辅修互换,允许学生毕业前在主辅修专业间转换专业,培养面向行业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按照“突出需求、能力本位、课程优化、强化实践、模式创新、融入双创、凸显特色”的原则,基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理念,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模式。统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统筹专业技术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统筹双主体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优化专业集群课程体系设置。通过毕业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挂链矩阵,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资源;通过培养方案调整和教务系统功能开发,在专业集群内开设专业集群通识课程、专业群必修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学生从专业集群内非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任选课程,建立专业集群内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实施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
一是进行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设施,扩展课程边界,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程实践,变革考核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实施应用型课程建设工程。鼓励开设面向专业群的行业或企业课程,吸引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按照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整合专业课程,实施关联课程的多科联教、多科联考。鼓励按照“实地、实景、实岗、实效”原则,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深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是推广项目化教学等教学模式。支持专业课教学广泛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鼓励老师积极引进教学项目,在专业群内开设跨专业课程设计等项目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鼓励跨专业合作式学习。完善选课机制,鼓励专业群内学生共同选修专业群必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或共同完成跨专业集中实践教学项目,促进专业集群内学生的交流互动。
五是建设校本应用型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在总结应用型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编写校本应用型特色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扩大课程和专业建设影响力。
4.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
一是建设产学研训一体化综合实践平台。加快实施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的“463”工程(4个大型产学研训一体化平台、60个左右专业实验室、300个左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好大型产学研训综合实践平台,整合专业实验室功能,加大综合性实验项目开发。
二是建立行业企业工作室。鼓励专业集群引进企业资源,吸收行业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一起,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共同开发设置课程,共同编写特色教材,共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进行社会服务,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三是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开放使用和运行共享力度,鼓励非本专业学生利用实验实训平台进行实践学习。
四是开展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各专业集群对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开设适当的跨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吸收跨专业学生合作完成实践项目。
五是组建跨专业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专业集群内各专业学生组建跨专业创新创业团队和跨专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开展面向行业的创新创业训练和项目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实践活动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机融合。
5.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探索设立产业教师(导师)岗位。根据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专业行业专家来校讲学,聘请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应用型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
二是实施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和鼓励教师利用实践假期,进入行业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开展应用技术研发。
三是建立专业教师交流共享机制。鼓励和引导专业群内教师定期开展学术、教学交流,鼓励跨专业教师共同承担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指导。
(二)保障机制
1.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集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基础条件和行业指导意见进行专业(集群)调整的动态机制和专业集群建立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确保专业集群规划科学合理。
2.明确责任主体
根据各专业集群的运行实际,成立各专业集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担任专业集群负责人,配好专业群、专业负责人、课程群或核心课程负责人。制定实施细则,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定期召开集群会议,研究集群发展问题,加强集群内部沟通,统筹协调资源调配,推动专业融合与教师交流。
3.建立运行机制
专业群负责人实行轮值制,由相关学院院长轮流担任,定期召开专业群会议,研究专业群发展问题,加强集群内部交流与沟通,推动专业融合和教师交流,协调资源共享,并组织好相关活动。
4.加强经费投入
在应用型示范专业遴选、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项目资助、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应用型教材建设、应用型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专业集群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并对优秀集群进行经费支持和资金奖励。
5.引进市场评价机制
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完善专业集群运行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