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伊犁地区玉米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9-02-22窦晓春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苗株数定苗

窦晓春

(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霍城县 835215)

六十二团位于新疆伊犁河谷西北部,霍尔果斯市境内,属于玉米制种适宜种植区,目前玉米制种面积2 300 hm2。自1998年种植制种玉米以来,六十二团通过不断引进、筛选、推广种植适宜的制种组合,栽培技术、机械化程度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制种玉米单产水平也稳步提升,部分高产田创全国纪录,逐步形成了以“矮、密、早、膜、控”为核心的玉米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团场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将该团玉米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制种组合选择

结合当地全年≥10 ℃活动积温、无霜期天数、4~9 月日照时长、7 月份平均温度、土壤肥力、灌水、渠道、农机、晒场、烘干厂等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玉米亲本组合。

2 隔离区设置

玉米制种基地安全隔离是确保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前提条件,是防止其他玉米品种花粉侵入授粉,防止玉米杂交种子质量降低的必要措施。若采用空间隔离,则东西方向间隔≥500 m,南北走向间隔≥300 m;若采用时间隔离,则将玉米制种区与隔离区内外的玉米错开播种期,进而确保制种母本吐丝期与隔离区内(外)无关父本散粉期无法相遇;若采用屏障隔离,则须有效利用当地的防护林、条田林、果园、高秆作物等自然屏障或人为屏障进行隔离,阻止外来花粉侵入授粉。

3 栽培管理

3.1 精细整地

按照“齐、墒、松、碎、净、平”6 字标准适时整地,达到待播状态。

3.2 适期早播

3.2.1 播种方式

根据玉米制种特性和机械收获要求,采用精量膜上穴播机,使用宽90 cm、厚0.1 mm 的塑料地膜,3膜6行或4膜8行,58 cm等行距(适合机械抽雄)种植模式。配备株距11.5 cm的(11穴)种盘,满足理论10 000株/667 m2的播种要求。

3.2.2 种子粒选

选种须剔除小粒、碎粒和瘪粒,尽量确保种子大小均匀、饱满无破损,从而提高制种玉米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为日后进行高效的田间管理奠定基础[1-2]。

3.2.3 种子包衣

播种前10天左右,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敌畏丹(药水比为1 ∶1 000)对亲本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止低温烂种,降低苗期病虫害发生率。

3.2.4 提前播种

将传统的4月中下旬播种提早至5 cm地温稳定在10 ℃时进行播种。播量10 000粒/667 m2,播深4 ~5 cm。播前整地时用乙草胺100 ~120 g/667 m2进行土壤化除。

3.2.5 点播父本

结合父本特性,分3个时期(根据天气和母本生理指标确定)分段人工点播父本。

3.3 保苗和定苗

3.3.1 父母本保苗密度

根据制种玉米品种特性,确定父母本行数配比,一般父母本比例为(1 ∶7) ~ (1 ∶8),理论上母本保苗株数在8 750 ~8 889株/667 m2,实际保苗株数应根据制种玉米品种的特性和长势确定,一般在5 500 ~8 500 株/667 m2。父本理论株数在1 111~1250 株/667m2,实际保苗株数800~1000 株/667m2。

3.3.2 去杂和定苗

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时,根据所需种植密度,去除母本幼苗中的偏大苗和偏小苗,保留大小均匀和整齐一致的幼苗,以确保玉米植株长势整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抽雄压力,而且也为玉米机械抽雄提供了条件;保留父本幼苗中的大苗和小苗,去除长势均匀苗。定苗过程中,无论父本还是母本,从苗期到授粉结束期,严格落实去杂制度,对于父本还需严禁异花粉的侵入。

3.4 控制母本株高

头水前1周,玉米制种母本未见叶在7 ~8片时根据母本特性,喷施玉米健壮素20 ~40 mL/667 m2控制其株高(喷施过早会抑制雌穗发育,喷施过晚则不利于去雄),务必做到不重不漏。

3.5 合理中耕

中耕坚持“早耕、深耕、勤耕”的原则。整个生育期中耕3 ~4 次,第一次中耕在玉米幼苗出齐后,耕深控制在13 ~15 cm;第二次中耕在亲本定苗后,耕深控制在16 ~18 cm;第三次中耕在小喇叭口期,耕深控制在20 ~22 cm;第四次中耕在头水前,结合开沟追肥和高培土进行。

3.6 灌溉要早要勤

由于玉米制种亲本自交系苗期生长较弱,授粉时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为严格,灌溉上应遵循早灌、勤灌的原则。一般整个生长期内,灌溉6 ~7 次,灌溉量600 ~650 m3/667 m2,头水一般在6月初。开花前后是玉米水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在授粉期内要勤灌溉,保持田间湿度,玉米在二水后抽雄,二水与三水间隔时间要短,避免受旱。

3.7 增加投肥量

一般中等肥力土壤,整个生长期内施肥量80 ~100 kg/667 m2(根据土壤肥力酌情增减)。结合秋翻全层施入尿素10 kg/667 m2、磷酸二铵30 kg/667 m2、氯化钾或者硫酸钾10 kg/667 m2。在苗期和拔节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和化控,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 ~ 3 次[3-4]。

3.8 花期调控

父本严格按3个时期分段点播,对于长势较弱、生长缓慢的父本要增加中耕次数,并进行叶面追肥,特别是在喇叭口期,要及时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与尿素混合液2 ~3 次;对于长势极弱的父本,须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加快植株生长速度。通过花期调控,使母本吐丝较父本早1 ~3 d 为宜,达到父本的散粉期与母本的吐丝期相遇的目的。

3.9 摸苞去雄

结合母本特性和生理指标,及时测算抽雄时间,当母本未见叶剩余1 ~2 片时,开始摸苞抽雄,将雄穗连带1 ~2 片叶子一起拔出, 不可多带叶片,尽量保留棒三叶,以提高产量。抽雄工作要认真仔细,不论母本植株大小,都要彻底清除雄穗,宁重勿漏,减少后期抽雄复查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也确保了种子质量。对母本生长整齐、高度一致、行距配置合理的地块,采用机械抽雄;反之,则采取常规人工抽雄。

3.10 中后期虫害防治及早衰预防

从玉米大喇叭口期开始,加强虫害防治调查和防治工作,重点防治棉铃虫、玉米螟和红蜘蛛,一般可用亩旺特15 mL/667 m2+稻腾35 mL/667 m2在开沟进水前进行一次统防统治。

针对玉米中后期需肥量大、植株高大、施肥困难等问题,结合开沟、化防化控等措施加大追肥和叶面施肥,预防玉米早衰。

3.11 砍断父本

待玉米授粉结束后10 d,及时将父本植株从根部砍断(切记不能只踩倒不砍断),提高玉米植株间的通风透光能力,充分发挥玉米植株的边际效应,提高单产。

3.12 适时机收

当玉米苞片发黄、果穗松动、籽粒发亮、籽粒乳线逐渐消失时即可进行机械穗收。收获的果穗晾晒至水分在18%以内,穗选合格后进行脱粒(否则破碎率高),脱粒清杂后晾晒至水分在13%以下时打包封装入库。若采用果穗烘干,则机收后拉至烘干厂过磅,扣杂,测水分和出籽率,按照要求倒入进料口即可。

猜你喜欢

保苗株数定苗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洮北区构建三个体系全力抗旱保苗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