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进新时代 看铜川的幸福画卷

2019-02-22策划张桂芝胡李霞撰文许君民刘娜李鑫赵芳琳

陕西画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铜川市铜川模范

策划/张桂芝 胡李霞 撰文/许君民 刘娜 李鑫 赵芳琳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古老的漆水蜿蜒流过,满目苍翠的绿色孕育了仰韶文明的璀璨之光;

这是一块血与火洗礼的红色热土,巍峨的薛家寨,见证着这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沧桑巨变;

这是一座以奉献为基因的城市,几十年来为共和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和建材;

这是一片崇德向善、好人辈出的幸福土地,传承着文明的魂脉,讲述着蝉联三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故事……

这就是——陕西铜川!

铜川1958年建市,是共和国旗帜下诞生的工业城市,也是陕西省继西安之后第二个省辖市,从一个资源转型城市到人人幸福的宜居城市,铜川人民一路传承文明、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见证幸福,也不断校正城市的发展观、幸福观,努力拓展文明城市的幸福内涵。

红色照金

铜川市人民公园

绿色发展 绘就幸福底色

经济是文明的基石,绿色是幸福的底色。经济发展带来物质上的充裕富足,生态改善带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机活力。

——“铁腕治霾”,“铜川蓝”成为“日用品”,大唐养生园、植物园、牡丹园、申河湿地公园天蓝水绿、阳光明媚、游人如织,一草一木尽显生机盎然;

——从灰色记忆到绿色今朝,85只“铜川籍”朱鹮的繁衍生息,见证了铜川的转型发展、环境巨变;

朱鹮在铜川安家落户(邓大江 摄)

铜川大唐养生园(成亮 摄)

宜君福地湖

蓝天守望着铜川“煤矿工业”记忆(微尘 摄)

宜君旱作梯田农业生态博物馆

铜川市耀州区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绿色成为城市主色调。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实现了绿色涵养城市,品质提升城市。

绿水青山好环境就是幸福,进入新世纪以来,铜川坚持在治理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一手抓绿色循环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着力打造以航汽铝材为引领的新兴工业产业体系,以科研孵化为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以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中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产业成为新支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幸福注入了新动能。一手抓环境污染治理,关闭了22处地方煤矿,去煤炭产能占到全市产能的39.6%,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青山绿水好空气成为了常态,椋鸟又飞回了铜川,黑鹳超过百余只,玉皇阁湿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天鹅湖”,沮河流域栖息过冬的珍稀候鸟逐年增加,这些都见证着铜川市加快转型的绿色足迹。

铜川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被评为2018绿色发展典范城市之首批生态型城市,2019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奋进。

马咀欧洲风情小镇

铜川光伏产业(微尘 摄)

便捷的道路交通

全民健身(张创 摄)

在红色照金1933广场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

铜川书画公园掠影

便民服务中心

创文惠民 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社会是幸福的容器,民生是幸福的落点。文明幸福就像孪生姐妹,在铜川这座城市相伴相随。

近年来,铜川坚持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路网交通骨架,打通“断头路”10余条,城市交通快捷畅通,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便民市场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铜川市人民医院医生进社区为居民看病

优质的医疗资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姚忠智 摄)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张创 摄)

——实施政务便民举措。在全市形成四级政务便民服务网络,城市社区搭建了“智慧社区”平台,实现了居民养老、就业、社保等10大类100多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网上办理,让小城市有了“大智慧”。

在一座84万人的城市,高标准建设了3个三甲级医院,改扩建10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市共有文化馆5个,图书馆5个,各种博物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8个,432个村(社区)都有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工人文化宫、全民健身馆、城市运动公园、书画公园投入使用,铜川剧院、铜川博物馆、铜川体育馆3个项目基本竣工,公共服务质效提升、均衡发展,大量优质资源被搬到家门口,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厚度。

宜君的剪纸(姚忠智 摄)

图书馆里认真学习的孩子们(张创 摄)

铜川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

精神引领 传承幸福之魂

文明是幸福的养分,精神是幸福的源泉。人文精神孕育了崇德尚文的铜川基因,增添了城市幸福温度。

——铜川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玄奘法师在玉华宫译经创宗,为这座城市筑起了向上向善的道德本源;

——铜川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宋代山水画宗师范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柳书范画的墨彩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刚正浑厚”的气节风骨;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快乐地成长(曹树林 摄)

革命传统教育(姚忠智 摄)

参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系列油画展(张创 摄)

陈家坡会议旧址(张永平 摄)

铜川1958广场

——铜川有千年炉火不熄的陈炉古镇,有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瓷窑遗址和耀瓷传世经典,为这座城市炼就了“范金琢玉”的工匠精神;

——铜川还是孕育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战,西北革命的燎原之火为这座城市点燃永不熄灭的红色灯塔。

千年炉火不灭——耀州瓷(许煜之 摄)

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组织他们参观耀瓷小镇(和佳 摄)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到铜川照金视察时的重托,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守初心,我们建成了照金纪念馆、照金干部学院,举办了照金苏区“两点一存”研讨会、“照金精神”全国巡展。传承红色基因,组织编印红色校本教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举办铜川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回信精神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广泛开展“崇德尚善·翰墨铜川”“诗与远方·文化铜川”“情暖童心”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活动等。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陈炉古镇(王智荣 摄)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载誉归来

好人之城 点亮幸福之光

文明是幸福的底色,道德是幸福的基石。人人幸福,城市幸福;城市幸福,人人幸福。城市的幸福,幸福在风景,更在广大市民。近几年,面对舆论关于救不救、扶不扶等直击人心的道德拷问,铜川人向全社会做出了“铜川范本”,实现了从“铜川好人”到“铜川人好”的嬗变,“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已经成为铜川的一张亮丽名片。

铜川市蝉联陕西省正能量城市

铜川市“传承优秀家训 宣讲家风故事”启动仪式

铜川市首届文明家庭颁奖典礼

——铜川首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张水珍,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怨无悔地相继伺候了六位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谱写了当今社会一曲感人至深的“孝”的赞歌;

——帮不帮?“12.17”帮助侧翻货车的铜川王家砭村民用行动作了回答。扶不扶?“红衣女子”铜川工行员工郭晓燕扶起跌倒老人用行动诠释……他们用平凡的举止传递了人世间的最美真情;

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唐孝标爱心助学

中国好人黄宏显等走进校园,分享好人故事

铜川市礼遇和奖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铜川举行

陕西省道德模范李文强为乡亲诊治疾病

铜川市美德少年何雨昊在世界脑力锦标赛中荣获“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用嘴打字从事微商而脱贫的农村姑娘海浪;跳进漆水河、奋勇救人的铜川矿务局一中学生群体;服务乡亲的最美乡村医生李文强……“铜川好人”层出不穷。

铜川市坚持以文载城、以德润城,从文化自信中汲取道德力量,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实施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六德”工程,举办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陕西·铜川)现场交流活动,设立了“道德大讲堂”,开展了“优良家风进万家”“铜川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

截至2019年底,铜川市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7人(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33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0人(群体)荣登“陕西好人榜”,139人获得市级道德模范称号,191人被评为“铜川好人”。率先在全省市级层面出台奖励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两个《实施办法》,设立了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推进礼遇帮扶常态化。在全市形成了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2019年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铜川举行

中国好人村-宜君县迷家塔村好人群体帮忙捡拾侧翻车辆散落的苹果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

陕西好人海浪用自信乐观书写励志人生

2018“媒体最关注孝心少年”王遇雨

为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铜川分会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们

铜川市表彰优秀志愿者

为“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做周到细致服务

志愿服务 续写幸福华章

爱心筑就文明城,文明催开幸福花。铜川市众多志愿者们用爱心为这座文明城市增添光彩,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在全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提振城市精气神,让铜川这座城市格外温暖、幸福。

——热衷志愿服务、默默传递爱心、温暖他人的“公益小达人”陈宇航,小小年纪已累计参加公益活动40余次,先后被评为省、市“美德少年”。

——乐于助人、坚持多年免费为上万人次老人免费理发的“爱心理发师”侯涛,用行动温暖他人,快乐自己;

铜川N+1爱心助学协会组织“山里孩子看城市”公益夏令营活动

铜川市举办“新时代 新征程 志愿服务再出发”活动

志愿者为居民讲解创文知识

铜川老年大学志愿者义写春联

——陕西十大公益大使,铜川N+1爱心助学协会会长何娟妮,连续6年举办“山里孩子看城市”公益夏令营活动,让260多名农村孩子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文明。

如今的铜川,“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新时尚。党员志愿者是戴着党徽的“活雷锋”,文化志愿者活跃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上,巾帼志愿服务“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青年志愿服务者书写“最公益 最青春”的风采,老年志愿服务者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围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社会治安、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形成铜川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铜川率先在全省设立了首个市级志愿培训学院,成立了市志愿服务总会,全市1293个志愿服务组织、9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交通路口、集贸市场、乡村小学、旅游景点、敬老院,温暖着城市的街巷角落,2018年、2019年铜川市连续蝉联陕西省正能量城市,最美志愿红成为城市靓丽风景。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书写城市幸福故事,是政之所系,民之所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铜川将在不懈奋斗中书写新时代幸福城市的新篇章。

垃圾分类小志愿者

秦岭社区绿丝带爱心助考志愿服务车队

猜你喜欢

铜川市铜川模范
朱鹮之约
居民的烦心事谁来管?——铜川市王益区“红色物业”强“回应”
实在看不懂
实在看不清
铜川转型应融入大西安建设
铜川转型调查
铜川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开钻
没人选它当模范
赵纯厚作品选
铜川市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