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根在这里

2019-02-21马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和平统一同胞台商

马力

李复圣是最早一批从台湾到大陆做生意的代表,从1994年到大陆投资经商以来,他的发展就与祖国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88年3月我第一次从台湾到深圳,那时的深圳还没摆脱小渔村的面貌;2017年10月,当我再次踏上深圳这片土地,满眼的高楼大厦,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说起大陆这些年来的变化,台商李复圣对记者说。

李复圣是最早一批从台湾到大陆做生意的代表,从1994年到大陆投资经商以来,他的发展就与祖国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这些台商在大陆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是因为背后始终都有一个支持我们的强大祖国。”李复圣说改革开放为台商提供了宽阔的发展舞台,《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年,是台湾同胞与祖国贴得最近的40年。

一次探亲经历带来的改变

1988年3月,当油菜花开遍南方田野山岗的时候,在台湾做了十几年船员的李复圣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到湖南长沙。这是他和妻子第一次回到祖国,此行的目的是替岳父探望留在长沙的亲人,那一年他39岁。

尽管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李复圣的父母从小就告诉他是一个中国人,并且户口薄的籍贯一栏始终写着“河北武清”。李复圣的父母分别来自河北和山东,在台湾,父母浓浓的思乡情结一直保留在他年少的记忆里。“父母常常在过节的时候思念家乡的亲人,总会在每年特定的节日说起家乡的往事,虽然远隔千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是和家乡和亲人连在一起的。他们常说两岸和平统一是他们今生最想看到的。”

这次带着妻子替岳父探亲扫墓,李复圣就是为了圆父辈们一个未了的心愿。十几天的探亲访友,让这个阔别已久的游子感慨万千。“尽管之前我没有回过大陆,但涌动在身体里的浓浓血液提醒着我,我的根在这里,我早晚都要回到这里。”

第一次回大陆,还让李复圣感觉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反差。“印象最深刻的是去饭馆吃饭和买东西,都是要凭票的。亲戚朋友们的工资都在几十元人民币左右,而我当时的月工资已经达到了5-6万元,两地的收入差距还是蛮大的。”李复圣说尽管那时候大陆人均收入不是很高,但流露在普通人脸上的笑容还是让他记忆犹新。“虽然清贫,但能明显感受到祖国经济蓄势待发的力量。”

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李复圣说他就把自己的未来留在了那里。

在祖国打拼心里非常踏实

令李复圣没有想到的是,回到台湾后,他不时地对大陆和亲人多了些莫名的想念,就像父亲母亲对故土的思念。“余光中先生在《乡愁》里述说的是每一个漂泊在外游子最真实的情感,以前读没有感受,回过头来再读,终于知道什么叫刻骨铭心。”

“回到台湾后我对家人说,大陆的未来非常看好,如果现在不去闯一闯,将来就没机会了。”虽然家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李复圣看好回祖国发展事业的前景。

1994年,李复圣带着多年的积蓄和家人的期待,以台商的身份再次回到祖国。“当时在石家庄、北京、天津、上海考察了一圈,最终选择了北京。”李复圣说之所以留在北京,是这里人的素质和文化中心的深厚内涵。“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当时早晨在地铁、在公交车里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大家都在低头看报纸,一个城市的文化修养都体现在这些小的细节里。”

1995年至1997年,李复圣为当时的台湾高科技产品磁力锁做大陆代理,凭着不错的销售业绩,他获取了在大陆经商的第一桶金。“当时大陆对台商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买大哥大,只要有台胞证不但有优惠,还有优先购买的照顾,那个年代的大哥大让业务联系方便了很多。”

1998年,一心想“大赚一笔”的李复圣转行做了其他商品贸易,由于对市场的不了解,赔了个底掉。

后来在总结失败原因的时候,他说是因为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陌生,对大陆的市场他不敢放开手脚,总害怕对台商政策的变化,所以畏手畏脚最终导致生意失败。

1999年,李复圣参加了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期台商研修班,这个时候他才明白邓小平理论中提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真正含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我们每一个人发展的好,正是祖国所希望的啊,祖国已经为我们的成长打开了一扇门,铺就了一条路。”

没有了思想包袱又具备了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就在这一年,有着丰富房产经验的李复圣,在北京成立了山圣房地产中介公司。“我们协助国内和海外想到北京落脚做生意的商家寻找房源和商铺,我们把台湾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带到这里,带动了整个中介行业的快速发展。”

凭借着专业的管理和经营团队,李复圣的中介公司很快便在北京脱颖而出。“当时很多中介公司都被我们PK掉了,那时许多知名企业包括中国青年旅行社、福奈特、半亩园的门市、连锁店都在租用我们中介的店面,可见我们的实力。”

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直不太支持李复圣回大陆发展的妻子也来到了北京。“即便我们都出生在台湾,但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拼搏奋斗,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踏实。”

两岸和平统一是余生最大的期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如今的李復圣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来大陆奔前途的生意人,除了经营公司外,他还多了两重身份:“中国梦发展促进会会长”“全球两岸和平统一联盟主席”,工作的重心已全部放在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事物上。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李复圣说他马上就要进入古稀之年了,他希望通过余生的时间,在促进两岸同胞在文化交流和心灵的契合上多做点工作,他始终相信两岸同胞心灵的相通,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目前,李复圣在着手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年来收藏的一些藏品变现,积累更多的资金用在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上,让更多的台胞走进大陆,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从心灵上增强他们的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台湾来说,这是福音,是历史机遇。”李复圣说每一个身处大陆和台湾的各族同胞,都应该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和两岸和平统一的见证者。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到现在看来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仍是我们这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们这样年龄的人余生最大的期盼。”

李复圣说他已年满70岁了,目前他和妻子已经在北京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这让他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猜你喜欢

和平统一同胞台商
陈代南
刘毕新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从“胡连会”看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之推进
理想职业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