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

2019-02-21肖雯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技能培训

肖雯

2018年,中国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提出要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并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三方面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2018年,中国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简称《规划》)出台,提出要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并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三方面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谷腊村的致富路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城乡间地域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开始向农村发展,但农村发展仍然存在短板,需要不断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物流、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谷腊村是观山湖区两个低收入村之一,以传统种植为主,大部分村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2014年,谷腊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等,并逐渐成为全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因缺少稳定销路、缺乏贮藏设备等问题,成为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谷腊村要想实现乡村振兴,要靠完善配套设施破题。2017年,谷腊村同步启动冷库和温室大棚建设。冷库占地约260余平方米,共分为7间不同温度的贮藏室,储存量达到2万多斤,将延长农产品的“生命期”,帮助村民们解决销售难题。温室大棚占地约1600余平方米,目前已使用部分大棚种植白菜、芹菜、萝卜等。

2018年以来,谷腊村将进村公路进行了大规模修整,路面宽度由原先的4.5米拓宽至6.5米,完成“组组通”农村公路建设3公里,“机耕道”建设3.2公里。同时,还新安装路灯182盏,修建防洪大沟2.2公里。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谷腊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谷腊村的果园从400亩扩展到了800亩,共种植樱桃、脆红李、草莓等16000多棵,带动250余户村民种植。谷腊村村支书窦家美说:“2017年,我们打造的200亩樱桃园吸引了来自周边村寨、清镇市、观山湖区等游客约500多人前来采摘,这增加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同时,谷腊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实业公司进行合作,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每年保底收益为600元人民币,产生收益后,合作社按照51%的比例进行分红,同时,合作社将得到的分红按70%的比例给入股的村民进行分红。此外,公司入驻后,用工方面优先考虑当地村民,工资为每天100元。谷腊村的产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理:全力提升就业能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关键就在于汇聚一批优秀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力资源队伍。

201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采取五项措施“按需培训”,提升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能力。

一方面,大理市整合各级各部门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技能扶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妇女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全力提升农村少数民族劳动者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根据农村劳动力缺少集中培训时间的实际,大理市采取“订单式”“入村式”“晚上培训”等灵活的培训方式,使务农、培训两不误。鼓励培训学校带着专业老师、教学设备等深入乡镇、村委会就近就地开展培训。

与此同时,大理市扩大培训覆盖面,通过统筹培训资源,合理分配培训项目,将有培训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培训范围,确保让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至少得到一次技能培训机会,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因地制宜组织培训。大理市在洱海环湖各乡镇,针对洱海保护治理“三线”划定和旅游市场秩序整顿以来,部分餐饮客栈服务业中的暂时性失业人员开展中式烹饪技能培训;结合贫困山乡产业发展特点以及留守劳动力中农村妇女较多的实际,对19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开展订单式手绣工制作技能培训,投入专项就业补贴资金30余万元,引进刺绣产品订单项目,全力打造手工艺“太邑刺绣”品牌,实现“扶持+培训”“产品+销售”“特色+定制”的订单式扶贫。

另外,大理市還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岗位供给+推送服务+上岗就业”一条龙服务方式,指导培训学校带就业岗位开展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实现就业。2017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9226人,参训人员就业率达96%。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过去,城里人有社保、医保,农村没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随着“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

近日,山东平阴洪范池镇一群穿着特制衣服的人员活跃在大街上,有的清扫积雪,有的清扫光伏板,有的到农户家发放取暖安全明白纸。这群人是洪范池镇设立的扶贫专岗人员。

2018年以来,洪范池镇开展了贫困劳动力资源核查,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身体状况、就业意愿、技能特长进行摸底,特设了办公场所保洁员、村保洁员、光伏发电养护员、扶贫协理员等就业扶贫专岗,按照每月120元标准发放工资。实施扶贫专岗工作以来,以身边的小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大脱贫”,为群众脱贫探索了新路子,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及巩固提升,达到了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更好服务了农村公共事业,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脱离贫困,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广西省柳州市柳北区,集中力量开展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打通了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柳北区整合各村“农事村办”站点、村级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开展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参照乡镇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人员;投入专项经费70万元,统一配发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每年为行政村安排3000元工作经费,确保公共服务正常开展;明确服务中心功能,重点向群众提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窗口服务。

同时,柳北区积极主动搭建平台,做好农村各类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农民群众就业与创业服务,发动用工单位163家,提供岗位2821个;为90名农民申请获得创业贷款资金843万元;辖区农民群众养老参保1.3万多人,医疗参保6万多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14.9万元,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补助43.6万元;做好卫生健康服务,完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要不断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才能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进一步富裕,走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劳动力技能培训
会议·培训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拼技能,享丰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