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反思

2019-02-21杨秋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资格证教师资格资格证书

杨秋兰

(亳州学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0.引言

职业准入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及《职业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对技术性及通用性交广、涉及国家安全、财产及消费者利益的相关职业进行的规定,其规定的主要内容为职业准入需要经过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认定证书继而上岗。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于音乐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且重要的影响, 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创新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1.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重要性

1.1 全国统考的方式科学化且规范化

在职业准入规范设施之前,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学生在申请教师资格证是通过“教育学”及“心理学”两项的标准化考试即可通过,并且由于考试过程中的种种限制性因素,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无法切实考察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因此针对优秀人才选拔继而建设优秀师资队伍的目标无法切实实现,并严重影响者音乐教师资格证的权威性及规范性。 在美国的教师资格证申请过程中主要针对申请人的技能评价、学科专业评价及课堂行为评价为主,考试的形式有笔试、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考察参考人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及教师实践能力。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能够保证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并建立健全国家音乐教师资格证标准,使得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内容及考核方式的科学、规范化。

1.2 保证教师职业专业性的重要内容

音乐教师是一中专业性较强且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较大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性质将决定了教师行业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及严格的选拔才能更好的担任教师职业,因此基于教师准入视角下的音乐教师资格证统考主要目的是确定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避免在教师的选拔及任用过程中出现仅凭实力及理论知识任用教师的现象,通过全国性的统一考试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及任教能力。国家教育部门实行教师职业的准入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能够保证教师资格任职资格更加明确,进一步巩固教师的职业性及职业地位。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有利于凸显出教师职业的主要特点,继而使得教师形象在社会环境中的良性循环,并且有利于教师的素质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当代音乐教师的专业性。

1.3 实现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的环节

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招生数量正在逐年增长, 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使得就业问题成为社会中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教师培养机制正在向开放型转变,部分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对于教师能力及教师素质的培养,使得音乐教师的能力及素质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对于教师能力的需求。教师来源的广泛性及教师培养的开放性使得师范院校在教师资源供给的垄断局面有所打破。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能够使得有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有机会进入教师行业,因此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 能够丰富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性,并丰富教师队伍专业化结构的类型,对于优化教师转月结构有着积极的调整作用。

2.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困难

2.1 教师资格认证过程的公信力问题

我国的音乐教师资格证书的准入门槛及条件较低,并且教师资格认证的程序较为简单,认定机构的教师资质认定较低,继而无法彻底实现择优上岗的教师选拔制度。国家性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针对的主要对象为不具备规定范围内教师资格学历的人员,因此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更属于补偿性的考试。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认定中实施分级认定,并且针对不同地区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存在差异性,继而使得在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的现状。部分地区中为了获得利益继而降低教师职业准入的门槛, 继而教师的能力及素质有待提升,使得当下教师职业的公信力及严肃性较低。 近年来的师范院校毕业学生在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缺少实际性的教育能力考核及测试,因此音乐教师资格认证中流于形式。

2.2 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科学性问题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认定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内容为如何对教师的学历认证,并不具备完善针对教师资格认证人员的资格考试。 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的学历、普通话、身体素质及心里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忽视了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教育专业素质。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能够优化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性及专业性,但当下的教师资格评定中标准不够统一,并且书面性的考试内容难以考察到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育教学能力等,因此个人兴趣及品质、职业倾向性的测评中缺少客观性及标准型,继而是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不具备公正性及精准性。

2.3 教师资格证书通融性及限期问题

现阶段音乐教师资格证的通融性问题,有待解决及完善。首先,在《教师资格证书条例》中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能够在本级以及以下级教育机构中担任教师。这种具有覆盖性及通融性的规定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及音乐能力的需求不同, 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具有普遍性的教师能力将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活动的要求。其次,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后仍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终身制的教师资格证书将不利于教育行业的进步发展。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能够有效的促进音乐教师资格证书办法的合理性发展。

3.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改进策略

3.1 重建教师资格认定公信力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不断完善音乐教师资格认定的结构体系,并提高教师认定程序及条件的严格性,针对教师资格认定的权利机构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与此同时应建立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教师的选拔、考试及任用进行创新改革,建立音乐教师认可制度,通过国家性质的专业化教师认定机构进行教师资质认定,继而促进全国范围内教师资质的认定体系。 在教师资质认定的过程中应在保证严格、公平及公正的原则,使得音乐教师的任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发展。

3.2 保证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性

基于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长期建设发展战略分析,将学历作为教师资质认定的标准将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且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将限制教师资格认定的有效性。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中,将学历作为考量的项目之一,并在考试环节中针对师范生及非师范生一视同仁,继而保证音乐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及统一性。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考试内容中应更具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层级及教学对象,设定具有合理性及差异性的考试内容,继而通过考试内容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师职业观。 在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应纳入师德及心理健康的考核问题,并将心里健康考试内容纳入专业的考试内容,聘请专业的心里专家组成心里健康审查小组。

3.3 完善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

教师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行业的发展规律之中应给予充分的行业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中, 应注重参考人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考察,在理论知识考察的基础上了解参考人员的实际教学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参考人员进行抽签,针对抽取的课题进行教学活动规划,并进行简短的教学组织活动,通过学生教学计划及教学环节了解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及实际教学能力。 基于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的音乐教师资格认证,应保证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并且在持证上岗制度下,由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相社会发布考试结果。

4.结语

完善音乐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将使得教师资格认定更加严格且规范,并且将推动高等院校中秉承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制度,在教师的任聘中有限选择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职业准入规范视角下对音乐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将使得我国的音乐教师资格认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提高,继而推动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完善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多全面性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资格证教师资格资格证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