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葡萄咋管理
2019-02-21李钟晓
李钟晓
9月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关中大地的晚熟红提葡萄是各地客商争相抢购的时令水果之一。种植红提葡萄的大多果农,此时都把心思放到卖葡萄上,往往忽视了园子的综合管理。所以,好些人管理的园子都是“先期景象还不错,卖开果了难拾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放松了后期管理。做好9月份葡萄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大棚葡萄
1)养好叶片促积累。大棚葡萄此时已经销售完毕,主要是养护好叶片,杜绝病害发生,让叶片健康生存,为营养转化和积累提供基础保证。这一时期,应继续在清理棚内及园区病虫枝叶、烂果的同时,摘除枝干基部发黄的老叶、病叶,减少不必要的树体消耗。继续用40%稳歼菌2 500倍液+可杀得三千800倍液+1%尿素液,或者40%稳歼菌2 500倍液+必备800倍液+1%尿素液细致喷施枝干和叶片,达到灭菌、保叶的双重效果。之后,喷施以铜制剂为主的药剂保护叶片。
2)施好秋肥保翌年。9月份正是葡萄根系年生长最后一个活跃期,也是营养吸收、转化、积累最后一站。早施肥,早利用,多积累。大棚平时很难大量施肥,应利用这一空当期施好基肥。每亩施入地脉隆有机菌肥200~240 kg+优质过磷酸钙100~150 kg+调理剂(中微量元素肥)50 kg。距主蔓70~80 cm开沟施入,沟深25~30 cm、宽30~40 cm。施肥后,覆土耙平。如果土壤湿度低于50%,需要及时浇1次小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
2 露地葡萄
1)主要任务是促转色,保优果。晚熟葡萄一般都产量高、穗子大、难着色,加之9月份气温往往偏低或者天气多雨,果实增糖、着色比较慢。但市场从来都是优胜劣汰。所以,果实色度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和销路,关系到果农一年的经济效益。
虽然促使葡萄转色的方法不少,但我们坚持倡导物理着色法,反对用激素促进着色。一是及时摘取果穗上下2~3片活力较差的老叶,掏空膛内挡光的枝梢,打开光路和风路,促进葡萄果粒自然着色;二是撕开袋子底口;三是提前铺设反光膜,也有助于果粒着色。多法并用,效果很好。
2)保叶果,防病害。保护叶片,增加营养积累,具体办法可参照大棚方案。
9月份虽不是高温高湿期,但葡萄病虫害有时依然顽固,应引起重视。叶片上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褐斑病,其他病害较少。果穗正处在增糖成熟期,前期如果预防不力,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酸腐病会轮番侵袭。这就要求果农在百忙中多查看,勤修剪,巧施药。发现有尿袋现象(酸腐病),及时处理,及时用药,减少病源,减少醋蝇,减少损失。处理办法:用必备400倍液+歼灭3 000倍液+灭蝇胺5 000倍液刷果穗或浸果穗,药液干后重新套袋(用新袋)。
一些产量高的园子,应特别注意水罐子病(俗称转色病)的发生。这种病一般于果实近成熟时开始发病,先在穗尖或副穗上表现症状,严重时全穗发病。有色品种感病果实着色不正常,颜色暗淡无光,绿色与黄色品种表现水渍状。感病果实含糖量低,酸度大,含水多,果肉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一包酸水,用手轻捏即有水溢出,果梗与果粒间易产生离层,病果易脱落,失去商品价值。
水罐子病是因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引发的生理性病害。结果量过大、摘心过重、有效叶面积小、营养不足、树势衰弱,发病就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园片发病较重;氮肥施用过多,缺少磷、钾肥,发病较重;成熟时土壤湿度大,诱发营养生长过旺,新梢萌发量大,引起养分竞争,发病重;夜温高,特别是高温后遇大雨,发病重。
水罐子病的预防措施:①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加强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多元微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性。②适当增加叶面积,适量留果,增大叶果比例,合理负载。③果实近成熟时,改善架面、行间通风条件,减少营养物质消耗。④果实近成熟时停止追施氮肥与灌水。
3)巧追肥,强树势。晚熟品种本身采果晚,树体能量消耗大,果农应在采果前后1周内及时追施“月子肥”。每亩追施15-15-15的复合肥50 kg补充营养,恢复树势,为来年果园丰产打好基础。月子肥可沟施或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