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厘析
2019-02-21杨煦熔
杨煦熔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18世纪中期,古典主义与钢琴艺术得到有机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品位,同时对钢琴演奏技巧以及表演方式也有着不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钢琴古典主义派系。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键盘音乐的历史性转折点,尤其以巴赫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更是将主调音乐引向前所未有的热潮。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是指从1750—1820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也被人们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时期是新旧制度的过渡时期,音乐品鉴成为西方贵族的日常享受,并逐渐在中产阶级中形成潮流。同时,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思潮不再一味追求典雅与精细,而是更加崇尚简练、质朴、大众化。
一、古典时期音乐分析
(一)古典时期音乐作品分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追求理性思维,在平衡感情因素的同时适当融入了道德行为规范。在这一时期,主调音乐是主流,主要是利用单个曲调作为音乐主导线条,并适当添加和弦以及和声等因素。与此同时,古典主义时期是奏鸣曲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随着奏鸣曲的结构定型,古钢琴逐渐被现代钢琴所取代,其功能日趋完善,形成了以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艺术家为典型的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系,促使乐器音乐实现质的飞跃,迎来新的音乐盛事。另外,严谨、精炼的表演形式以及质朴、明朗的音乐风格,也完美地诠释了艺术内容与演奏形式的有机融合。
到了18 世纪中期,古代主义时期的主调音乐逐步取代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从音乐结构上来讲,这是由主调旋律取代多声部复调的过程。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在当时现有的乐章构建模式基础上,还对比分析了各个乐章结构之间的主题,其乐句内容和结构更为清晰明了。同时,音乐织体实现了由纵向空间到横向时间上的转化,通过多声部与复调之间的对比到相同声部在乐句主题上的对比,对分解主次差异不大的复调中的旋律线条大有裨益,促进了以单独的旋律为主,其他非旋律声部为辅或者将“阿尔贝蒂低音”作为伴奏的演奏方式的形成。“阿尔贝蒂低音”是由阿尔贝蒂(意大利)作曲家独创的伴奏形式,主要用于和弦的分解,由于带来的波动不大,所以不仅不会对原有和声造成影响,同时与和声部的融合还有助于旋律的烘托,起到伴奏的作用。阿尔贝蒂低音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受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家的高度重视,直至19世纪甚至以后,它仍然被广大音乐艺术者传承沿用。总体来讲,质朴、明朗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最为显著的特点,这完全符合法国启蒙运动的根本思想。
(二)古典奏鸣曲式的分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是古典奏鸣曲的先行者,他的作品以音色优美、感情充沛而举世闻名,其所创的协调对比主题的古典奏鸣曲为后世音乐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引路者。C.P.E巴赫所创的奏鸣曲大约在200首以上,比如说《普鲁士奏鸣曲》《沃尔腾堡奏鸣曲》等等。这些音乐作品通过精炼的节奏、高雅的韵律,实现了从早期纯对位写作形式到主调音乐风格的转变与发展,预示了奏鸣曲在性格塑造以及情绪表达等方面上的无限可能。
二、古典时期钢琴演奏要点
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主要采用主调音乐,大小调被广泛应用,和声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低音以及和声主要被用来作为伴奏。这一时期,奏鸣曲成为了时代典型音乐结构,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将对古典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要点进行阐述分析。
(一)触键。所谓触键,就是指演奏方法。在钢琴表演过程中,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连奏、非连奏、断奏以及半跳音。弹奏古典时期音乐作品时,奏法的掌握十分重要。
连奏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1.手指与钢琴键盘之间不能存在间隙。连奏比较注重乐句感,在下键过程中切忌不能高抬手指,要保证手指与琴键严密贴合。2.除非特殊要求,否则在演奏过程中,手指不能离开琴键。也就说,乐曲的任何音都要维持特定时值,尤其是对于同音连奏的乐段而言,各音符之间的相对持续时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想要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就要充分发挥手腕的力量。3.音符和音符间要保持一定的重合,即只有下一个音开始以后,前一个音才可以离键,也就是说,上一个音的结尾与下一个音的开头之间是存在一定重叠部分的。
非连奏在快速跑动的乐段种较为常见。与连奏相比,非连奏对于手指与琴键的贴合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当然,这不意味着就可以断奏,还是要注意第三关节的起落速度,要保证下指干净利落,正确无误。
断奏也被叫做跳音。在演奏古典时期音乐作品时,跳音不能过于仓促,而是以演奏音符的1/2为最佳。钢琴初学者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将跳音弹得十分短促,且音调非常尖锐。这显然是不对的,大大破坏了音乐作品旋律的统一性。在演奏古典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利用第一关节的带动力量,将跳音“抓”住,从而在有目的性地触键的基础上,提高演奏品质,以便促进钢琴演奏者对琴键掌控能力的提升。
半跳音普遍应用于速度较慢的歌唱段落或者乐章之中,它是指同一连线的音符存在的跳点。半跳音与跳音存在本质性区别,它与连奏更为相似。在保证音符特定时值的情况下,利用手腕的力量,保障各音符既存在间隙又不完全断奏。
(二)踏板。现代钢琴有延音踏板(切分踏板或右踏板)、柔音踏板(左踏板)、持续音踏板(斯坦威踏板或中踏板)三个主要踏板,其中,持续音踏板只存在于三角钢琴上。下面将简述各个踏板在古典音乐中的具体应用。
右踏板是使用频率最多,也是极易被乱用的踏板。按照用途不同,右踏板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切分踏板与节奏踏板。前者又被叫做音后踏板,该踏板是要在音下去之后才能更换,主要是为了提高各音符衔接地连贯性,与后来的浪漫主义作品不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踏板上标注记号的行为并不多见。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1801)以前,大多数钢琴作品都是由古钢琴弹奏的,之后才出现的现代钢琴,在当时右踏板的应用并不成熟。因此,如何确保旋律无间断,提高乐章的连贯性,发挥右踏板的真正效用,在不影响古典主义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其组织以及颗粒性,就只能由演奏者的艺术表演技巧以及音乐才能所决定了;节奏踏板的使用过程中,要求演奏者手脚步调一致。在古典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例如sf这类需要加重的音符或者在情绪波动较大的地方,便是节奏踏板的用武之地。
左踏板在意大利文中是一根弦的意思。对于三角钢琴而言,左踏板会让琴键向右整体移动,所以击弦机无法全部打击三根琴弦,而是只能打击其中的一根或者两根琴弦,这样发出的声音自然而然会变得柔美许多。以《鸣奏曲》(贝多芬)op.110第三乐章为例,乐曲从开篇就应用了左踏板。左踏板的踩踏力度对音色的转变有着决定性影响,其声音柔和度会随着踏板踩入深度的加大而提高。因此,演奏者在使用左踏板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点。
中踏板主要用于保持踏板踩下之前的音符,而对后续音符将不再延留。因此,中踏板又被称作持续音踏板。古典主义音乐中,延音踏板的使用并不常见。
踏板的使用过程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其一,右踏板禁止在下行音阶或者下行经过句中使用。尽管教科书中不会对此进行强制性要求,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不然,演奏的声音将会出现重合,给人以浑浊的声效。其二,即为手指踏板的使用。假如某个声部的同音连线是跨小节的或者是长音的,这个时候宜用手指踏板。在古典主义钢琴音乐作品中,存在很多手指踏板的典例。手指踏板会在保留声部长音的同时,加速其他声部。同时,手指踏板并不需要依靠机械设备,而仅仅凭借手指就可以实现作曲家预期的清晰效果,这恰恰符合古典主义音乐简练的主体风格。
(三)装饰音。在巴洛克音乐时期,装饰音是最具代表性的音乐风格之一。到古典主义时期,装饰音被沿用采纳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与创新。古典音乐作品中,装饰音主要由颤音、波音、逆波音、回音构成。其中,颤音理论上是应该以上方二度音为首音,但是假如前一个旋律与该颤音的上方二度音一致,那么为了不影响旋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则会将本音放在该颤音的起始位置。由于作曲家对于颤音结尾部分是否添加尾缀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这就需要演奏者凭借自身的演奏经验以及艺术涵养自行处理。当然,也需要对不同作曲家的音乐版本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从中汲取精华,形成演奏者独特的风格;波音或者逆波音理论上是需要跨三个音的。但是,假如主音音值过大,波音也可延长至5个音符。注意这并不适用于逆波音,也就是说无论主音时间多长,逆波音原则上只能是保持三个音;回音可以在匕方二度音或者本音当中任选其一,作为开端。不同的是,前者需要弹成4个音,后者则需要保持5个音。
上述这些装饰音的特点与巴洛克时期相比,相对比较简单,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古典主义时期的装饰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在长音符之前,往往会存在2~3个或者更多的小音符,这些音符主要由三十二分音符构成,《钢琴奏鸣曲》k.279(莫扎特),第一乐章的17、19 小节就是典型的例子。钢琴初学者通常会将长音符误弹成节奏正拍,而把前面的那三个小音符提前弹奏。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将首个三十二音符作为节奏正拍,而主音需要紧随装饰音之后。傅聪之前就明确指出长音符之前的3 个三十二分音符可以有效推迟主音,这在后期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中的沿袭尤为显著。以大作曲家肖邦为例,他通常会在乐谱上用斜线将装饰音标注,同时将三十二分音符的首个音与节奏正拍(左手位)的低音的位置对齐。
三、古典时期钢琴演奏技巧训练
在古典时期的钢琴作品中,音阶以及琶音是最为常见的演奏技术,其节拍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可以这样说,音阶与琶音是演奏古典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关键所在。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卡尔·车尔尼作为贝多芬最得意的弟子,他在作品849、299以及740等练习曲中,将古典时期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十分精细的分类。这些曲目主要针对古典音乐的演奏重、难点而专门设计的,与肖邦的练习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时至今日,车尔尼所创作的练习曲已经成为了钢琴乐曲教材中的关键内容,是钢琴初学者的必修曲目。对其分类对比分析以后,很容易发现音阶以及琶音再练习曲中出现的频率最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音阶的训练技巧。音阶是由全音、半音与其他音按照一定顺次排列起来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八度、三度、六度以及十度几种基本类型。正常情况下,音阶训练音域是在24个“大调式”“小调式”的基础上,跨越4个八度。不同调性的音阶均会有其固定的训练指法,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指法错误,那么将会直接影响乐曲的整体练习效果,甚至还会出现旋律混乱的状况。因此,如何提高指法的连贯性、完整性是音阶训练的重中之重。在日常训练中,人们往往会忽视手型以及节奏的重要性。而在车尼尔的众多练习曲目中,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旋律的速度令人乍舌,这说明在演奏古典时期钢琴作品时,需要演奏者具备连续、高速弹奏十六分音符的能力。由此可见,手指技能以及弹奏速度在演奏古典音乐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琶音的训练技巧。与音阶类似,琶音音域同样是4个八度。它虽然也有固定的训练指法,但是不同于音阶指法的复杂性,琶音指法体系显然要简单不少,其训练关键就在于和弦分解技巧的掌握。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练习者需要注重对琴键掌控能力以及手指间距性的训练,从而提高乐曲演奏的连贯性、整体性。钢琴演奏者手指的独立性对乐曲的演奏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性影响,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