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稻9号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2019-02-21曹帆
曹 帆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委员会,江苏徐州 221116)
1 铜山区小麦的基本情况
铜山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水稻品种主要有徐稻5号、徐稻8号、徐稻9号、连粳11号、连粳12号、华粳5号、京粳1号、苏秀867、津稻263、徽两优996、C两优608、C两优396等,全区种植水稻面积4万hm2,由于水稻晚播面积扩大、品种抗性不强等原因制约我区水稻产量及品质的提高。
1.1 品种种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明确。
水稻新品种井喷,经营主体多,各大种子企业争占市场,水稻品种都多达15~20个,主导品种不明确,种植大户和农户对稻米和面粉市场发展趋势和选用品种缺乏了解,盲目种植,“混种、混收、混贮、混加工”现象严重。
1.2 水稻直播面积扩大,缺乏早熟优质耐低温品种
淮北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受温光资源限制,稻麦季节衔接紧张,争温争时矛盾突出,在选择稻麦品种时间必须考虑下茬。麦茬直播稻播种时间推迟至6月中下旬,对适宜品种要求很高,熟期早、后期灌浆快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兼顾产量和品质,现有早熟品种总体不符合要求,需要筛选利用品质优、产量高、耐低温、抗病抗倒伏的新品种,尤其是理化品质和食味品质兼具的早熟品种。
1.3 规模化标准生产程度低,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
目前本地区优质稻麦生产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优质稻麦生产主要依靠种粮大户的自发种植,品种分散,规模小,即使有徐稻9号等优质稻品种,但规模化程度低导致优质稻米和面粉的生产、加工难以持续。二是加工水平整体偏低,目前稻米和面粉加工企业很多,但小型化居多,设备落后,管理粗放,简单加工可以,但距离中高端加工水平有较大差距。三是品牌意识不强,区域公用品牌少,企业品牌“弱而乱”,市场竞争力低。四是对新品种优质、高产、高效及节本的栽培技术研究不够,不能充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2 徐稻9号品种特性
徐稻9号:该品种具有抗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等)抗逆(耐高温、耐低温、抗倒伏)高产、优质、优良食味等优点。2012~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667.9kg/667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75%;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629.2kg/667m2,比徐稻3号增产7.25%。国家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5.9d,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1天。株高96.7cm,穗长16.4cm,每穗总粒数140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g。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0.71%;中感稻瘟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3.7%,垩白米率23%,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1.3%,胶稠度82mm,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2016年参加江苏水稻好品种试验,在白马湖试点理论产量750.54kg/667m2,位居15个中熟中粳稻品种第1位;睢宁县官山镇14hm2机插稻好品种展示方,经徐州市种子站和睢宁县农委实产验收,平均产806.1kg/667m2。该品种含半糯和香型基因,米饭外观具有良好的白度、光泽度和完整性,香味纯正,嚼起来有弹性,口感香甜,而且冷饭不硬。2016年12月参加“首届江苏百姓品米节优质大米品比”荣获二等奖,2017年12月参加“第二届江苏百姓品米节优质大米品比”荣获一等奖,2017年7月荣获“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三等奖。2017年起被省农委列为江苏淮北及沿淮地区优质粳稻主推品种,20余个县(市、区)选作优质粳稻产化主导品种,徐州沿湖、淮安凌桥、盐城射阳以该品种加工保装的“徐稻王”、“黍馨”、“凌桥”、“射阳大米”等稻米品牌在省内和上海、安徽、湖北等地已产生一定影响,2018年江苏农垦米业集团、益海嘉里米业集团已扩大该品种订单种植,产业化前景良好。
3 徐稻9号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3.1 秸秆全量还田全苗壮苗技术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对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的平衡等朝有利提高作物产量方面转化,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土壤疏松、易耕作,保水保肥能力强,因此,秸秆还田对土壤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小麦收割后,按照“同步碎草→碎草匀铺→旋耕深埋→泥浆沉实→薄水插秧→足苗早发”的关键技术实施水稻栽插,每个环节均有相应机械装备支撑。水稻栽插后依据麦草腐烂速度,实时排出有毒废水,同时适量增加氮肥用量,促进苗期早生快发。
3.2 高效施肥技术
围绕稻麦“低产变高产,高产变优质,周年增效益”的生产目标,以“精种、调肥、抗逆”为核心,科学合理进行肥料运筹。徐稻9号适宜中上等肥力水平种植,要控制氮肥用量,同时增施磷钾肥并巧施穗粒肥。产量650~700kg/667m2稻谷,需纯氮总用量为18~20kg,有机肥需占20%以上。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适量磷、钾肥,约施45%复合肥30kg/667m2和尿素10kg/667m2;分蘖肥分二次施用尿素12~15kg,以促进前期早生快发;穗肥分2次施用,以促花肥为主,在主茎叶龄余数3.5~3.0叶时施45%复合肥10kg/667m2和尿素4~5kg/667m2,在叶龄余数1.0叶时据田间长势施尿素2~3 kg/667m2作保花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为保持徐稻9号的优良食味品质,全生育期宜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后期尽量少施或者不施氮肥。
3.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限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遵守GB 4285-1989、GB/T 8321等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农药使用的要求,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实施农药交替使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小麦以赤霉病、锈病、蚜虫、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为重点,水稻以稻瘟病、纹枯病、螟虫、飞虱为防治重点,筛选使用环保型农药品种,把握安全间隔期,同时采用无人机、乘座式喷药机等新型施药器械,提高药液雾化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3.4 防灾减灾应变技术
水稻栽后受麦草腐烂影响,易出现对僵苗、死苗现象,可增施钾肥或锌肥缓解症状。前、中期宜采用浅、搁、湿润灌溉方式,注意不要长期淹水,否则,易加重病虫发生,也易造成后期倒伏。穗分化期遇高温热害,要保持田间有浅水层,起降温减灾效果。后期断水不宜过早,尤其是降温偏早的年份,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青枯死苗,影响产量。
4 经济、生态效益
与其他同类型稻麦品种比较,徐稻9号(国审稻2015049)熟期早、产量高、食味品质优,其米饭外观具有良好的白度、光泽度和完整性,香味纯正,嚼起来有弹性,口感香甜,而且冷饭不硬,适宜作为优质食味软米开发。
徐稻9号在铜山区推广面积达1.67万hm2,通过以上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百亩方平均产量均超过700kg,最高单产达806.1kg/667m2,水稻平均产超过650kg/667m2,水稻每亩新增纯收益150元以上。按照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0.7、推广规模缩值系数0.9计算,减去总推广费用后,共产生总经济效益15359.8万元。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增强了铜山地区水稻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改变了水稻生产施肥过量、用药混乱等不良习惯,大幅降低了农药及化肥施用量,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