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三个关键”
2019-02-21陈宗章
陈宗章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为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一根本性问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突出表现为“三个关键”。
一、关键是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这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与命运。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整体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性质、方向和任务。可以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保障。具体而言,青年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能够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承担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代责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把该课程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内容设计和衔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方法创新和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由此提出“八个统一”的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一要求既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又体现了其基本的内容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课程开设旨在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政治”,也是其最根本的“价值”所在。而知识又是价值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即通过知识的传授达到价值传播的目的,二者辩证地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之中[2]。可见,在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政治性、价值性和学理性、知识性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以理服人,用学术讲政治,用生活讲理论,不断增强理论自身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进而把价值导向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之中。
第二,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一要求既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功能,又表明了其基本的实现路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真正做到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在强化问题意识中坚持正确导向[3]。首先是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站稳脚跟,抓住根本,绝不能打擦边球。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同谬误性的价值观念划清界限,彻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这种理论批判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使得错误社会思潮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围绕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理论才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才能有效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
第三,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一要求体现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诸多关键要素的科学认知和把握。一方面,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统一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挖掘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要鼓励和实现多样化。在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前提下,能够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方面的主导性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第四,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科学的理论不会在头脑中自发的产生,灌输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当然,这里的灌输不是简单、机械的外在灌输,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被动的客体,更不是所谓的“洗脑”活动,而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前提条件,有效运用启发性教育方法。这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能够在发现、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还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正面灌输就是典型的显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一方面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在各类载体和有关活动之中,创设有利的教育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积极挖掘其他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是积极开发本校优势特色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关键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这一阵地的坚守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核心关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由于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类型学校发展的差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内部也存在诸多发展性障碍。比如,在现有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下,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使得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够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如,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较突出,因为缺乏职业自信导致精神状态欠佳,这种挫败感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甚至还隐藏着极个别政治立场不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教师,他们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在大学生中起到不利的作用。这需要我们下大功夫,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净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具体层面上,就是要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求”。
第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这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要求。“信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高主题和灵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建立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同时,它又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指导思想,带有明确的阶级属性。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站稳人民的立场。心中有人民,信仰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站稳人民的立场,就要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因为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永不变色,从而把忠于党和人民的深切情怀融入实际工作中去。一言以蔽之,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中有光,才能照亮别人。教育者首先是要受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务必坚定信念,不断学习,学好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看家本领,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政治觉悟、政治敏锐度、政治鉴别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第二,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这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要求。有了坚定的立场和深切的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自觉地审视和反思自己,对照标准,寻找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好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到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教书育人的根本思维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把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课堂革命。新的思维能够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野,也只有树立新的思维才能扩大其视野,这是相互支持的关系。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一是紧跟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二是树立整体、全局观念,培养国际视野和胸怀,以发展的眼光密切关注国际动态,深入分析全球性问题,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三是善于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立足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三,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品德要求。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也是大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真切的仁爱之心。作为铸造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只有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发挥出榜样示范的作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慎独”意识,把增强自我修养作为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点,做到以德立身。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道者、传播者,更是其践行者,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做到课上课下相一致、网上网下相一致、人前人后相一致,处处为大学生做出表率。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有信心、有底气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三、关键是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和管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突出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的经验,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新时代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需要全面加强和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与管理作用。“立德树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不断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基础性工程[4]。高校党委要明确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觉悟,强化政治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和管理。事实证明,高校党委和领导是否从内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和其他人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果不能准确、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就会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乃至变相执行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具体要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打折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党委要通过有效措施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方面,高校党委及有关领导要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到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去展开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具体工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力。一是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与支撑。要按照《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推进学院的标准化建设,彻底改变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些高校被边缘化的现实。二是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凝聚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学术支撑作用,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性保障。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不断提高其研究和发展水平。三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课题立项、考核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要有底气和信心[5]。只有如此,才能让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底气、有自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对于不适合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及时转岗,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总之,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是简单地压担子,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去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想方设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坚决杜绝表面服从,背后搞小动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付了事的形式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在“实”上下大功夫,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既要明方向、定任务、压担子,又要搭平台、强支持、解难题。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完善对策,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