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019-02-21赵祥伟
赵祥伟
(靖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 靖西 533800)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农作物的种植脱离了传统种植方式和手段。科学化的种植技术手段与精准的施肥用量都有效促进了农作物种植效率的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中的一类重要技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与土壤提供肥料的性能,确定农作物的肥料需求量、施肥时间及施肥方式,更好地调节了土壤供肥与农作物需肥的矛盾,针对性地向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必要元素,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平衡,节省种植劳动力,增加种植收益,减少种植成本。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一项先进技术,其在我国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测土配方施肥在施肥技术水平上确实优于其他技术手段,能在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对施肥数量及施肥时间等进行合理确定。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肥料供给,能以较经济的肥料用量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还能以适宜的肥料供给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作物增产率,是改善农产品种植质量、获得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1]。
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于水稻种植,能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和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重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中的原理、技术要点、技术规范及技术流程,以保障水稻种植效率的提高。
2.1 田间试验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运用于多种不同的农作物,能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农作物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技术内容也是不同的,需进行针对性研究。水稻种植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进行田间试验,以获得水稻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肥方式[2]。由于水稻种植地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也不同,因此进行田间试验时,还需对土壤养分进行检测,建立较为标准的施肥指标体系,构建水稻施肥模型。
2.2 土壤测试
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具体运用中,需对土壤条件进行有效测试,以土壤测试结果作为肥料配方的制订依据,有效调整水稻种植期的肥料供给方案。土壤测试是对土壤养分的测试,在我国农业与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当下,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不同农作物所需的施肥结构和肥料需求量也产生多样性变化,大大影响了土壤环境。为更好地促进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需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养分情况进行测试。只有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搭配肥料,进而有效控制施肥,获得较高的水稻种植效益。
2.3 配方设计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对施肥配方进行设计。水稻种植中,需根据不同生长时期水稻对肥料的需求量和土壤的供肥能力进行科学测试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设计施肥配方。总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配方设计中,需有效结合实际种植情况,以数据和专业意见为基础进行综合性设计,保障施肥技术的有效性[3]。
2.4 施肥原则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遵循合理的施肥原则。只有遵循以产定肥的施肥原则,才能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需严格控制水稻的种植和生产对肥料的需求,以土壤情况制定水稻种植产量,以种植产量的确定决定肥料的供给情况,以水稻生长过程中所缺乏的肥料元素进行针对性补充。结合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控制水稻生产必须元素的使用平衡性,如氮、磷及钾等。虽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较广泛的技术层面对水稻种植情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针对性,但是实际使用中需更加重视施肥原则,以保障施肥效果,获得水稻种植质量和水稻产量的综合性提高[4]。
2.5 校正试验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有一定实际效果,但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变化等,也存在一定偏差。为保证施肥配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更好地大面积应用于水稻种植,需加强对施肥配方的校正。不同施肥分区单元设置不同的配方肥料用量,对比不同配方在施肥中能获得的增产效果,以改善施肥配方,并进一步优化施肥技术。只有通过多重校正试验,才能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准确性。
2.6 示范推广
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多处于试验期。为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需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完成市场化运作,给更多的水稻种植户提供示范效应。需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给更多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示范和技术解说途径,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进行有效监测,达到更好的推广目的。同时,需收集种植户对示范区内种植效果的评价,以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3 结语
水稻种植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有利于改善水稻种植水平的科学研究,在促进水稻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控制水稻不同时期的施肥量,减少肥料的浪费,并提供给水稻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搭配土壤供肥能力向水稻不同生长时期提供最佳肥料配方。为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建立相应的示范区。通过宣传该技术的有效性,以提高种植户的重视,达到水稻生产质量与水稻产量的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