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02-21历敬宜
历敬宜 辛 苑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展现的价值越来越大,尽管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科技的应用力度不足。但是,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生产工具的伟大变革已经慢慢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在这种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1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机械设备生产贡献更大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使用机械化设备可以提升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这种新的作业方式的应用,最明显的进步体现在机械化生产的贡献率上。但由于我国农村区域分布相对零散,再加上地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总体水平较低,整个设备的使用普及率较低。另外,对于大力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的农村区域,在农田基建、产业化经营以及规模化种植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都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1.2 提高土地的产量
我国耕地的可灌溉率可达80%,由于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抗旱工作可以借助机械化工具来完成,从而更好地保证土地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中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3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将会大大减少。通过机械化生产还能促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及现代化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劳务资源,这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利用农业机械化生产还能有效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村产业链的形成,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1]。
1.4 刺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农业机械化生产能解决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机械化生产促使农业产业的机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匹配发展,这对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将会逐步体现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及现代化方面。
2 农村机械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重视设备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转型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背景下,政府部门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有必要出台与之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机械化设备带来的便利条件,还应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从而充分调动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外,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应提前做好市级分析,应统计市场需求及供需关系,并利用机械化生产进行体系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并及时将创新研发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创新管理理念进行融合,借助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力量,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应用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全面发展[2]。
2.2 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普及率,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在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背景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升。而农业机械设备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带给人们的方便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这对于持续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依然有很多区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性非常强,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速度,政府部门需要牵头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管理工作,助力农业经济发展。
另外,还应出台针对性的政府扶持政策,对于购置农业机械设备装置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并提供保障制度与资金支持制度。还要做好农业生产人才的引进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3 提升农业机械服务社会程度,建立健全农业发展制度
农业机械设备在推广过程中,对于农业的社会技术水平、社会发展及劳动力的转型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环境下,需要做好机械服务工作,并不断完善管理理念。同时,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为进一步协调市场的劳动力供需关系。需要在推广机械化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及时提升农民对新型设备的操作水平,必要时需要建立机械生产服务站,提高农民对设备的应用水平。农业机械操作者大多是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对于设备使用的全面功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因此,需要提高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具体要提高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及安全素质。农业生产人员需严格管理设备,同时通过宣传培训提高操作者的知识储备,在安全生产中逐渐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3]。
3 结语
机械化生产对于农村生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机械化设备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相关技术及管理方式的应用。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工作,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好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支持。而且应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生产优秀人才的协调平衡工作,助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