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及其启示研究
2019-02-21石峰可
石峰可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英国最先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早就有所关注,但既有成果多集中于污染状况的介绍和治理措施的论述,对污染原因的探讨相对比较零散,更缺乏其对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带来的启示的分析。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在既有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为我国当前的城市环境治理的某些参照性启示。
一、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客观原因
(一)粗放的生产和失序的生活造成的污染
工业革命初期,因为水力是主要动力,工厂多设在水流湍急的河边。由于河流地势低平并能流动自洁,自然成为理想的排污场所,大量工业污水和废料直接被排放和倾倒进了河流。这些河流一旦流经城市,就造成了城市环境污染。蒸汽机发明后,工厂向城市转移,由于工厂更集中、排污量更大,城市河流污染急速加重。流经利兹的艾尔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入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却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1]。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水力束缚,但煤炭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造成近代英国城市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有学者曾经谈道:“煤烟曾折磨不列颠……100多年之久,以烟煤为燃料的城市,……在未能找到可替代的燃料之前,无不饱受过数十年严重的大气污染之苦。”[2]此外,苏打厂里排出的氯气、水泥厂里喷出的腐蚀性烟尘,以及其他化工厂释放的带有浓重异味乃至有毒有害的各色气体,都对城市空气造成了进一步的污染。
近代英国急速的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快速聚集,由于市政建设滞后导致生活秩序紊乱,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水污染方面,人口大量增加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陡增,并沿着自发形成的排污明沟流进了城市河流或死水塘。1830年时,仅泰晤士河就接纳了400余条污水沟的污水[3]。同时,人口骤增产生了海量生活垃圾,由于人们尚未形成文明卫生的习惯,垃圾随地倾倒现象极其普遍。雨天,雨水混合着垃圾堆上流下来的液体导致污水满地,自然汇集的浊流最终被排向了城市河流和死水塘。在空气污染方面,冬季取暖和日常烹饪因煤炭燃料的大量使用而“贡献”颇多。据说,“威灵顿公爵的房子早上就像一座工厂的大烟囱”[4],而万千家庭生活燃煤排出的烟尘则在低空弥漫,久久不散。同时,河流的严重污染、污水的无序排放、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厕所的严重缺乏所造成的刺鼻臭味和其他异味,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此外,近代英国城市空间拥挤,建筑密集且杂乱无章,使空气的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程度。
(二)技术的制约和政府的缺位产生的影响
虽然近代英国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如当今这样深刻,但日渐恶劣的城市环境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各种疾病乃至人口死亡的大量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随着城市环境的一步步恶化和人们认识的相应提高,英国城市随即采取了包括立法、行政等措施在内的治污行动。然而,当人们真正开始试图治理污染时,却发现各种污染防治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不具备,并因此严重地限制着污染防治措施的推行。比如,用于供排水的管道、设施及相关技术等直到19世纪中叶才成熟,大规模投入使用则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5]。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在工业革命这一技术变革过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劳动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而几乎不会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更不会预先研发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而这导致了治污技术的发展要远远晚于和慢于生产技术的变革。由于没有有效的治污技术和设备,政府的治理措施就很难得到落实。
英国城市自古就有自治的传统,政府很少干预城市事务。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适应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自由放任”理论,并很快成为英国各领域的金科玉律。“自由放任”理论从根本上破坏了英国城市市政当局仅存的一点权力,使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发展表现出突出的随意性。在工业生产方面,市政当局不仅将工厂建设、生产经营等完全当作资本家私人的事情,连危害巨大的污染排放也不愿去管,有时甚至仅倡导企业家用“最可行的方法”防止污染气体的排放,而这种倡导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在城市生活方面,市政当局认为“自由竞争能从成千上万不协调的努力中创造出一个紧凑内聚的社会模式”[6]336,它无视民众的市政建设需求,在包括供水排污、垃圾清运、污水净化、空气清洁等公共事务方面,长时间看不到政府的身影,使城市环境污染愈演愈烈。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长期缺位,极大地放任了城市污染的发生,加剧了城市污染的程度,并限制了城市治污的努力。
(三)其他客观因素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
第一,英国的煤炭质量不佳。煤炭作为工业化时期的主要能源,英国煤炭虽然储量丰富,但最普遍的是包含着大量杂质的烟煤,其20%的重量是由硫磺、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和其他化学物质构成的[7]5。大量劣质煤炭的使用是近代英国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英国的地理气候因素。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的不列颠群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由于英国地势低平,每到秋冬季节,海上吹来的暖湿气流同岛上的寒冷气团相遇,就会形成浓重的海雾,它和漂浮的烟尘混合会加剧空气污染。
第三,英国的森林绿化大减。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进口木材(增长)幅度很快,仅在1864—1899年间就增长了3倍,进口总量高达1000万吨[8]。在当时尚未形成现代环保意识的情况下,木材进口的大量增加无疑是本土森林绿化大量减少的结果,这大大降低了英国环境的自净能力。
第四,英国的传统交通运输。近代英国,马车是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统计显示,当时伦敦有约30万匹马。这么多马必定产生大量排泄物,伦敦每天要有3000吨马粪和30万升马尿排出。大量马粪、马尿充斥街头巷尾,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大型马桶[9],既恶化了空气,又污染了水源。
第五,英国的治污缺乏经验。面对近代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不仅自由放任的理论限制了英国政府的手脚,而且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先行性和开拓性,使其在污染防治上没有规律可以遵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致使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观原因
(一)错误的自然观和环境观加剧了城市污染的程度
由于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自身生存又几乎完全依赖大自然,人类对大自然普遍怀有尊重、感激乃至崇拜和敬畏之情。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发生改变,逐步形成挑战乃至征服自然的倾向。其间,基督教《圣经》的“上帝造人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别从人文和科学方面为近代西欧征服和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使人类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和能力。由此,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欧国家首先是英国人,便开始了对大自然无所顾忌的改造活动,大自然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当地环境的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自然界作为其生产生活的环境而存在,并密切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虽然人类早就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但在早期的行动上却很少将其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因为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完全免费的公共资源,人类无需为使用它而支付任何成本。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随着英国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活动的大大增加,自然环境更多地参与到了生产生活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还是习惯性地按照传统忽略环境使用的成本,如同“公地的悲剧”一样,城市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由于其典型的外部性和缺乏明晰的产权归属,被人们抱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态尽可能地利用甚至无度地滥用,在不知不觉之中大大超越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追求财富的社会风尚边缘化了城市的污染防治
近代以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除了西欧中世纪对人们物质欲望的禁锢,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则释放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生产能力,两者的结合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追求财富的风尚。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丝毫不顾及城市环境。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只知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从不关心原料使用和生产工艺是否清洁环保,更不会主动安装净化设备。在工业布局上,工厂车间的选址和工人住宅的建造,都以便于生产和降低成本为第一考量标准,从不考虑城市的秩序和环境问题,更不会自觉建设排污设施。另一方面,其他阶层也被追求财富的社会洪流裹挟而忽视了环境污染。工业革命过程中,由于主要的社会财富来自于机器所带动的生产,人们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普遍崇拜生产,人们普遍相信产业革命是“一场财富和繁荣的收获”[10]。然而当人们关注生产带来的财富时,其间的环境污染却被人们普遍忽视了。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为了经济发展目的放松了对环境污染的规制也加剧了英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无疑是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又是当时英国“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所具备的实力和地位最重要支撑,在当时污染治理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唯有停止工业生产,而停止工业生产就意味着英国自动放弃其工业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当时列强竞相角逐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是绝不会为此而“迷途知返”的。
(三)落后的环境认知和理念放任了城市污染的发生
虽然英国是迈向近代文明的先行者,但近代英国公众的环境认知却相当落后。比如,尽管当时英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是燃煤,但在很长时间里煤烟并不被视为有害物,甚至到19世纪中叶,人们(还)多将疾病归咎于动植物腐烂所发出的瘴气,并认为烟中的酸性物质和碳是强效消毒剂[7]2。对当时的英国民众而言,环境污染几乎完全是个新词汇,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它会产生什么实质性危害。很多人甚至将污秽的环境当作“正常而又不可避免的”[6]350,他们把环境污染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代价,并视其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有人“提到噪声、震动、污物等就会被认为娇气”[5],市政当局的疏散计划因此往往难以得到支持。
尽管追求财富的社会风尚和自由放任的主导理念使人们不关注环境污染,也不主张治理污染,但城市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和污染导致严重危害的事实迫使英国政府和社会有所行动。比如,面对频繁爆发的霍乱疫情及其造成的超高死亡率,从19世纪中期开始,政府和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改造英国城市的供水和排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危害。然而,这些做法同时暴露了英国人在环境治理理念上的落后,因为这种以改造城市供水排污设施为主的污染治理方式既非源头治理也非全面治理,它既没有对包括工业生产、城市生活、交通运输在内的污染源头进行整治,也没有对不会立即致命而仅仅是造成疾病或引发不适的空气污染进行治理。而事实上放任了城市环境污染的持续发生,使英国人继续遭受环境污染之苦达百年之久。
三、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带来的启示
当今的中国和近代的英国虽然在时空条件方面有根本性差异,但同样面临着城市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和治理城市污染的重要任务,考察和分析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能为我国当前的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以下启示。
(一)推动工业集约发展,提倡文明简约生活
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无疑是其粗放的工业生产,其历史教训和源头治理的理论启示我们,工业化过程中要想减少污染的产生,必须推动工业的集约化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优化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提高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率,以及改善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组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而不能只依靠设备和工人数量的大量增加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的无限供应。
近代英国城市生活的混乱无序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方面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结果,但也同市民尚未形成文明有序的生活方式有关。这提示我们,在当今的城市发展中,在加快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宣传文明生活方式的益处和制定城市市民文明生活守则等方式,在物质相对充裕的今天提倡文明有序和简单节约绿色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
(二)加快环境技术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近代英国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治理,同其环境技术和设备落后导致的“有心无力”状况有关。英国的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产技术的提高,努力预防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而且要加快环境技术的创新研发,以便在不可避免的污染产生后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治理。为此,我们必须有长远眼光,预先谋划、提早布局,决不能再走英国的老路。
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块“公地”,自然环境在近代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备受啃食和践踏,并由于政府的缺位而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英国的这一经历告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各市场主体谋求经济效益而漠视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政府决不能袖手旁观,在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市政建设、立法执法、公共服务、环境绿化、习惯养成、发展谋划等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积极进行环境绿化,科学发展城市交通
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净化空气和水源等重要作用,近代英国森林绿化大量减少并因此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治理并非仅仅是指污染物的治理,还包括更为重要的环境保护,其中积极进行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环境绿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环境绿化既包括开展城市环境绿化以美化和舒适化城市人居环境,也包括进行更为广泛的国土环境绿化以调节气候和净化环境等。
交通运输是现代城市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近代英国广泛使用蓄力并导致“马粪危机”的状况启示我们,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外,政府还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长远眼光和整体观念。要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城市交通运输网,既要多措并举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更要与时俱进地治理城市交通运输中产生的空气和噪声等污染。
(四)弘扬“天人和谐”观念,增强环境成本意识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近代英国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加剧了城市污染程度的教训启示我们,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的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成本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外在环境往往被当作“公地”而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近代英国因长期忽视环境成本而最终大大增加了社会成本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增强国人的环境成本意识,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既要着力降低传统有形的物质成本投入,又要不断减少经济发展对外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这样才能既增加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特别是长远的生态效益。
(五)确立先进环境理念,关注社会长远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前驱。要想有效治理环境,首先要确立先进的环境理念。近代英国环境知识匮乏和治污理念落后放任了环境问题发展的教训启示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加快普及科学的环境知识,又要尽快确立先进的治污理念,并在提高人们的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对污染进行源头和全面治理,坚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末端和片面治理模式的弊端。
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财富增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但绝对的物质主义却容易使人迷失前进方向。近代英国追求财富的社会风尚的形成边缘化了污染防治任务的教训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用眼前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更要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要在经济发展中谋求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综上所述,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难以避免的客观原因,也有认识偏狭的主观原因。这意味着其污染治理必须在找准污染原因“对症下药”的基础上统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发挥作用,而战后英国进行污染防治的举措和成效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梳理近代英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并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予以分析,无疑将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