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9-02-21沈中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重点学术

沈中辉

(黑龙江大学 科学技术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一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打造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高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还能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大环境”下,高校要适应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以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或集成创新为先导的高水平实验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始终坚持德育优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各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

1 加大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1.1 找准定位,加强政策引导和内涵建设

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地方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高校重点实验室具有重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通过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其引导和带动下出台一系列管理政策,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4]。高校可依靠多年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装备优势,找准定位,整合各学院和各学科之间的优势资源,凝练出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构建出符合高校实际的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领导及重点实验室主任要坚持实践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以提升项目层次、彰显研究领域特色、突出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推动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6]。高校要明确重点实验室主任职责,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对重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不断为重点实验室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确保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可通过制定重点实验室岗位人员聘任制度、考核与津贴标准、成果奖励制度、文化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和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合力。高校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前,要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让他们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当中。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能够深刻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并照章办事,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1.2 鼓励开展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高校建立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的重点实验室,打破院系及学科之间的学术界限。只要在国家相关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无论创新型人才隶属于哪个院系,只要从事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相近或有意开展跨学科领域研究的,都可以固定人员或流动人员的身份到重点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享受重点实验室提供的优厚科研条件。这种跨学科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将更好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肥沃的科研土地”[7-8]。同时,高校还可依托这些重点实验室孕育出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并从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和研究生队伍。这种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缩小各院系之间的科研差距,真正起到创新型人才的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和共同提高。

1.3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日常运行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作为重点实验室学术指导机构,一般由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审议重点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规划重点实验室的长远发展目标。为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力,重点实验室应该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让委员们为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把好脉导好航,为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让重点实验室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更好的学术环境,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挥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用,高校要鼓励重点实验室设立由博士生导师和各研究方向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重点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委员会[9]。日常运行管理委员会负责重点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总结和执行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意见,讨论并执行高校重点实验室在日常运行及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通常表现出开放、灵活和好奇的个性,并且大多具有如下特点:精力充沛,心理素质强,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新事物的领悟能力强,善于自我学习;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敢于冒险尝试,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基础知识过硬,专业水平高,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新想法和新思路;道德品质优良,善于沟通与交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2.2 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由此可见,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0]。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创新型人才搭建起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使其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的摇篮。高校重点实验室要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并争取到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离不开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科研团队。所以高校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到创新型人才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把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结合起来;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利益,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潜能和整体素质,给予创新型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研究性、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3 通过多种模式,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国家赋予重点实验室的四大职能,高校要积极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制定保障机制,鼓励创新型人才积极参加国际知名的学术会议,通过近距离与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让创新型人才及时便捷地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而激发灵感,促成诸多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另外,高校可通过举办重点实验室内部交流会,把获得科技合作项目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提高创新型人才的业务水平,使创新型人才形成合力,共同发展。高校重点实验室也可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和创新基金,吸引和汇聚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到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促进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宣传出去,努力挖掘新的合作点,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2.4 支持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在适当的条件下,高校要对已取得一定学术成就的创新型人才赋予一定的权利,并支持他们发展。让这些人在高校重点实验室中担任重要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和领导方面的能动性,努力培养他们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生力军,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单一的应试型教育模式转变为高水平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做出贡献[11-12]。

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构建高水平、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大量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其中还不乏海外引进人才。如何能让这些引进人才更好地融入高校当中,尽快在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开展科学研究尤为重要。这就要高校对他们充分信任的同时,对他们倍加关怀。高校应制定与引进人才相关的待遇政策,委托人事部门派专人跟踪了解新引进的创新型人才融入情况。积极组织创新型人才参加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培训,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对于科研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尊重和保护他们的科研成果。

3 结语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求他们能够团队协作,业务精湛,还要求他们带领着一批热爱科学,思维活跃的学生,在国内外前沿学科领域做出成绩。高校要利用好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合作经验丰富、渠道通畅等优势,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模式密切与国内外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合作关系,争取以开展实质性合作、为国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形式践行发展对外关系,并将合作研究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提升重点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水平、扩大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强、研究水平高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型重点学术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重点推荐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