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粳稻生产问题与主要技术对策研究
2019-02-21何文涛
何文涛 孙 艳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我国的常规粳稻生产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主要技术对策处于落后状态,制约了常规粳稻的生产。当前,常规粳稻生产的主要技术更新与改革出现了问题,有关专业技术部门要对当前常规粳稻的生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研究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技术对策。
1 常规粳稻生产问题的产生原因
我国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所以对水稻的种植加大了资金投入,也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相关技术的管理。当前,常规粳稻的生产取得了很大进步与发展,但是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技术研究人员不断努力给予解决。
1.1 常规粳稻出苗不全
常规粳稻出苗不全的问题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浪费了种子资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种子质量不能达到种植标准[1]。如果种子储存的时间过长,内部的各种化学生物酶可能产生变化,本来一些有促进种子生长的生物酶性质发生改变,将导致种子失去原有的正常生长必须的环境条件,减弱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生命力,导致常规粳稻出苗不全。此外,一些新发出的种子内部含水量过高,导致种子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酶浓度降低,减弱了相关生物酶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苗率降低。种子生长初期所处的环境温度、细菌与真菌的环境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子的生命力,所以需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播种过程中种子的播种深度、施肥过程中肥料的选择,都会对种子的发芽率产生很大影响。播种密度过密可能导致种子很难萌发或者减慢发芽时间,长时间不发芽的种子可能因长时间深埋地下而腐烂,最终不能出苗。肥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过多加入有机肥但田地排水不能正常进行,将导致有关化学元素的浓度上升或者下降。浓度过高可能让种子刚发芽的根部产生中毒现象,导致种子不能出芽;浓度过低,则化肥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为原因造成很多的失误也可能降低相关种子的出苗效率。有关技术人员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对种子进行事先处理,可能会使健康的种子没有种植就产生腐烂或者病变,且小范围病变很难发现、易传染,从而造成大面积腐烂与病变,最终导致出苗率降低。播种过程中播种的数量和密度、前期耕种土地的质量以及播种方式等,都会对最终的发芽质量与效率产生巨大影响。选用不同的播种方式,播种的深浅控制程度不同,过浅或过深都可能导致种子不能发芽。播种深度太深,种子容易腐烂在土里;播种的深度太浅,种子不能从土地汲取足够的养分[2]。所以,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播种方式,才能保证常规粳稻的出苗率。土地的湿度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湿度过高可能加速种子的腐烂。所以,要做好田间的通风处理,保证种子在土内正常生长。此外,种子受到长期曝晒也会影响种子出苗,幼苗出土后由于长期曝晒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秧苗死亡。
1.2 杂草的危害难以把控
常规粳稻生长过程会受到非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杂草的危害是最典型的危害之一。如果常规粳稻的生产环境过于湿润,将引发杂草成长。这样杂草会与常规粳稻相互抢夺土地的养分,阻碍常规粳稻的正常发育,影响常规粳稻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吸收,给常规粳稻的生长带来消极影响。杂草一旦生长起来,繁殖能力强,数量庞大,且种类多,仅仅一种除草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杂草问题[3]。此外,除草剂也可能对常规粳稻的生长带来影响,可以选择清除土地内部的杂草种子,但这个过程十分复杂,要在相关杂草防治上做好研究,选择最佳的除草时机。
1.3 结实情况难以把控
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重要内容都是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播种时间往往是固定的,也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做出一些调整。但是,如果播种时间选择不合理,一些种类的常规粳稻在早种植或者晚种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结实率低的情况[4]。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结实率,要在合理的时间播种常规粳稻,使常规粳稻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中生长。一般不能够让常规粳稻的种植延后或者提前,否则会使常规粳稻的生长环境温度偏低或者偏高,从而影响常规粳稻的正常生长。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提前或者延后进行常规粳稻的种植,一定要合理选择可以早熟或者晚熟的常规粳稻进行种植,以很好地解决常规粳稻结实率低的问题。所以,必须重视常规粳稻的种植时间与品种的选择。
1.4 常规粳稻易倒伏问题
常规粳稻发芽后扎根在土地内,如果种子扎根的土层较浅,可能导致常规粳稻的根系难以深深进入土地。如果遇到一些大风天气,会产生常规粳稻易倒伏情况。如果田地间相关常规粳稻的种植密度过大或者发生一些传染性水稻疾病,也将导致常规粳稻产生易倒伏情况,影响常规粳稻的产量,且给秋季收获带来麻烦。对于倒伏的粳稻,必须选择人工收割,大型机械自动化设备不能实施收割,给相关常规粳稻的种植与收获带来了困难。
2 常规粳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对策
2.1 科学处理种子与计算播种量
根据常规粳稻种植到收获的各方面内容,采用科学方法计算播种密度,合理选择常规粳稻播种方式,并且要采用科学方法事先处理种子。例如,播种前在太阳下对种子进行曝晒;根据水稻生长环境,选择适合常规粳稻生长的浸泡试剂[5]。科学处理种子能够解决常规粳稻在出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粳稻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科学控制杂草
要想控制常规粳稻生长过程中杂草的危害,要清除稻田内所有的积水,选择合理的除草试剂,对稻田进行整体喷洒。以上操作如果在粳稻还没种植前进行,可以减少相关杂草种子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杂草带来的一些危害。此过程在播种后也要重复进行,以进一步保证杂草不影响粳稻的生长。
2.3 做好种植前的整地工作,合理选择播种方式
整地能够为种植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要对土地进行仔细的前期处理,保证常规粳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根据当地的稻田环境,适当选择一些大型机械自动化设备帮助进行前期整地,要合理设计播种过程,选择相对合理的播种方式、播种密度以及播种深度,根据稻田的生长情况,选择各种不同的肥料加以控制[6]。不同时期应该运用不同类别的化肥辅助常规粳稻的生长。
3 结语
通过对常规粳稻生产问题与主要技术对策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出现一些生产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各类常规粳稻生产问题提出了详细的技术对策,希望能够引起有关专业农业研究人员的注意,提高对相关常规粳稻生长过程的重视,制顶更好的技术方案,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